傣族“九大名医”
傣医药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是千百年来无数傣民族医药学家历经沧桑总结沉淀出来的智慧结晶。流传于世的丰富的傣医药学论著表明,在傣医药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医药学人才。然而,由于傣族大多信奉佛教的原因,医药典籍多为佛教经书的组成部分而无个人署名,在历史典籍中少有相关人物的记载。尽管如此,为了纪念他们的贡献,傣族民间依然传颂着一些古代名医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九大名医”。
帕牙比沙奴 “帕牙比沙奴”研究创立了“雅麻哈比扎哈聋”,该方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麻木、关节疼痛、偏瘫、腰痛、头痛等症。画像中老傣医正在炮制调配的药材正是方中主药“景几”(小茴香)、“景郎”(黑种草子)、“景丁洪”(音译)、“景毫白”(萝卜子)、“景亮”(蜜蜂花)。背景中的病患形象代表着正忍受着痛症等待治疗的人们。
帕雅迪沙把莫哈阿章 “帕雅迪沙把莫哈阿章”创立了可治“五蕴”疾病,调平“四塔”,祛除“百疾”的处方“滚嘎先恩”,直译为“价值万银方”。据《档罕赞天》、《档哈雅龙》等文献记述,“帕雅迪沙把莫哈阿章”创此方时主要用来解除毒性和预防疾病为主,并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摸索,使得此方后来不仅用于治疗上述疾病,对五心烦热、心慌意乱、精神萎靡、不思饮食、妇科诸疾以及因“五蕴”(情志变化)、“四塔”(风、火、水、土)失调所致的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在系列画像中为与其他傣医形象有所区别,所以特意构思了“帕雅迪沙把莫哈阿章”正在为病患调配处方的形象。
帕纳来 “帕纳来”研究创立了方药“雅阿他纳来”,主要用于治疗哮喘、胸闷心慌、小儿高热、腹痛腹泻、头昏眼花、失眠等症。在傣族民间,为了使方药更有效,傣医们往往会在用药前念咒语进行驱邪和祝颂,称为“保水”(口功)。“帕纳来”的形象创作正体现了这一过程。
波迪先 “波迪先”研究创立“雅勒罗松桑”,由“匹囡”(胡椒)、“里逼”(荜茇)、“沙英”(甘草)、“辛蒋”(小姜)组成。主要功能为治疗贫血、心慌乏力、食欲不振、消瘦、尿痛、黄疸等,曾被誉为“天下宝药”,或号称“治疗天下所有疾病的方药”。方中四味药看似简单,却是民间随手可得,疗效卓著的常用药。画像中“波迪先”手持的正是方中的主药“匹囡”(胡椒)。 腊西达俄 “腊西达俄”研究创立了“雅桑”。传说“腊西达俄”曾四处行医,足迹遍步村村寨寨,所治疾病不仅限于人,甚至包括牲畜、家禽,是造福人间,受人尊崇的傣医。画像中作为背景的村寨,即代表了“腊西达俄”走村窜寨的行医历程。 腊西达迪 “腊西达迪”研究创立“雅达尖达巴帕”,此方被誉为“宝儿药”、“宝康药”。传说“腊西达迪”医术高明,能治男女老幼,涉及“四塔五蕴”的各种病变——这一特点在画像中得以充分体现。 腊西达叫 “腊西达叫”研究创立“雅叫帕中补”(亚洲宝丸)。“雅叫帕中补”在傣医民间享有盛誉,广泛用于治疗发热、心慌头晕、脘腹满闷、恶呕作痛、全身酸痛、烦躁不安、虚弱乏力等症,具有调气和胃、止痛安神之功。画像中为了表现“雅叫帕中补”(亚洲宝丸)所治疾病广泛,特意设计了多个苦于头晕心慌、脘腹满闷、全身酸痛虚弱乏力的病患形象,以体现“腊西达叫”创立“雅叫帕中补”(亚洲宝丸)的贡献。 腊西达菲 “腊西达菲”研究创立洒随(今称“雅解”,即解毒药),是傣医最常用的解药,具有清火解毒之作用。“达菲”意为“眼睛像火一样红”,所以“腊西达菲”的形象眼睛是红色的。 龚麻腊别 很多文献记述说,“龚麻腊别”是一千多年前傣族医学理论的主要编著者、传播者,他不仅在中国傣族地区有着很高的声誉,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民间也被广为传颂,常常被民间傣医当作“傣医祖师”供奉。“龚麻腊别”的画像展现了他在山洞中苦修的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