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农民吞也的画家梦
吞也正在绘制模具。
生活有多精彩,梦想就有多绚丽。一位憨厚老实的傣族农民,仅仅读过小学一年级,竟然步入了瑞丽市农民画师的行列。在德宏傣族风情第一寨——瑞丽喊沙村,傣族农民吞也的画家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走在喊沙村的林间小道上,除了能够感受到干净的水泥路面,雅致的“干栏”式傣家竹楼,郁郁葱葱的果树繁花,还有一面面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的农民画墙让人目不暇接。傣家农田丰收的喜悦景象、凤尾竹下恋爱的浪漫温情、庭院养猪的和谐温馨、泼水节的纵情狂欢、祭祀祈福的神秘莫测等等,傣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一幕幕场景,都被这里的农民画师、画家们搬上了画纸、印在了墙上。 画墙里的阁楼下,41岁的农民画师吞也拿着尺子和笔,正在摆弄着制作模具。“这几天天晴,村子里正在抓紧搞民居改造,我得赶紧把民居改造的几个模具赶制出来,要不然就耽误全村的工期了。”看到记者来访,吞也站起身来,一脸憨厚的笑容。他邀请我们到他家客厅去乘凉喝茶。在步入客厅的那一瞬间,记者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二层楼的傣家客厅面积比较宽,客厅四周的墙上挂满了一幅幅色彩艳丽的画,每一幅画的装裱都十分精致。坐在客厅里,仿佛置身一个颇具民族元素的画展现场,环顾四周都是美的享受。 看到记者的疑惑和好奇,吞也主动介绍起他家的这些画。这些都是瑞丽的农民画师、画家们的作品,2011年在文化惠民政策和乡村旅游开发的带动下,瑞丽市在喊沙村拉开了农民画村建设的序幕,同时设立了农民画展室。“为了给农民画展营造一个原汁原味的展示环境,市里决定把展室设在我们家,把全市最具代表性的农民画搬到了这里。但凡有人来参观,还可以一并欣赏我们傣家的竹楼,体验傣族人的生产生活。”说到这里,吞也开始有些自豪起来。 吞也与农民画的缘分,还得从他的父亲相很说起。相很是喊沙村较早的傣族民间艺人,1999年还获得了云南省文化厅颁发的“云南省民间艺人”牌匾。吞也从小就和父亲四处做工,在跟随父亲多年的耳濡目染中学会了不少傣族民居和寺庙修缮的绘画、雕刻和制模等手艺,在内心深处也埋下了当画师、画家的梦想。但是说到自己为什么小学都没有毕业,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傣族男人仍然有些后悔:“要是早知道还有今天这么好的政策和条件,多读几年书就好了,只怪自己小时候不懂事。”尽管文化理论近乎空白,但这似乎没有对吞也的绘画技艺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一切都源于父亲的感染,同时还得益于市文化馆组织举办的农民画培训班。 瑞丽历史悠久,是傣族文化艺术的发祥地之一。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里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瑞丽农民画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早在1975年,瑞丽文化馆就组织举办了第一届农民画创作培训班,组织农民艺人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作品。1988年,瑞丽市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自那以后,瑞丽长期坚持开办农民画、剪纸创作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画师、画家。农民画家们创作的《我家的甘蔗丰收了》、《泼水节的传说》、《丢包》等作品获得了嘉奖并被送往瑞典、挪威等国展出。 2012年,随着瑞丽试验区建设政策优势的拉动,瑞丽启动了喊沙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建设,喊沙农民画村建设项目也随之提上议事日程。一个集农民画研究、创作、展示、收藏、流通、认证为一体并具有傣族农村风貌的农民画村正在形成。吞也作为喊沙村土生土长的傣族村民,又有绘画、雕刻、制作等技艺功底,在全市农民画师培养人才选拔过程中,他毫无争议地成为喊沙村仅有的2个农民画师之一。 正是这样的惊喜和鼓励,让这个41岁的傣族农民喜出望外,多年的手工技艺终于得到了认可,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这不,一年多来,村里村外的农民画上墙、民居改造工程,吞也没有少费心思。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和其他资深农民画家的作品一道漂亮地印在了村寨的文化墙上。介绍着自己一笔一画勾勒和涂抹出来的作品,吞也脸上洋溢着难于言表的自豪和幸福。而说到自己最想画的题材时,吞也说,在他心中,美丽的画卷太多了,有魅力金喊沙的竹楼蕉林,有中缅边民友好往来的和谐画面,有丰收时节的金色稻田,有游客如梭的热闹场景,更有自家一对孪生女儿健康成长的甜美新生活,他只想抓紧时间学习,画更多的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大家都喜欢的农民画家!
本文责编:龙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