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对西双版纳傣族基础教育现状的考察与思考
作者:张晓燕x    点击率:2788  转自: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10/10/12 9:57:01

对西双版纳傣族基础教育现状的考察与思考
来源: 作者惠寄 作者: 张晓燕
                         

摘 要:西双版纳傣族基础教育发展滞后,除了历史因素即教育起点低的原因外,还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传统文化、宗教、语言、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等因素的影响。改善傣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应从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多元文化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缅寺和社区相互作用的有效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字:傣族教育;基础教育;民族地区教育

 

建国以来,经过将近60年的发展,西双版纳的基础教育从总体上说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表现在义务教育逐步普及、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力量逐渐增强等方面。但与内地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考察傣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分析其滞后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发展傣族教育与实现教育的民族化和现代化的融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傣族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础教育质量不仅受学校师资力量的影响,还受当地生产力、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在考察西双版纳傣族的基础教育时,不仅走访了当地的一些中小学,对傣族儿童所在学校的教学设施和他们在校学习状况进行了了解,还深入到傣族村寨,对他们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生活状态、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和访谈。通过实地考察继和文献研究,傣族的基础教育较以前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傣族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对教育的认识度和期望值不高,整体的学习氛围不浓。小学阶段,傣族儿童基本能坚持到学校上课,辍学现象基本不存在。但是,到初中阶段以后,学生的间歇性辍学现象逐渐增多,最高可达到30%以上,学生自由散漫,旷课严重。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的的傣族学生屈指可数,学习成绩让人担忧,有几所中学的学生中考及格率为零,平均分只有20多分。绝大部分傣族学生初中毕业后无心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即使考上了重点中学,去读的学生也少之又少。同一学校,傣族的学生学习明显没有汉族、哈尼族的积极性高。“控辍保学”成为近几年当地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之一。

其次,傣族家长对知识和教育的价值认识不高,对子女的学业多偏向“放任”的态度。小学阶段,儿童还不能成为劳动力前,家长很愿意把子女送进小学,主要是因为如今上学费用少,学校还可以让学校帮忙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何乐不为”?但是,到了中学阶段,小孩可以成为劳动力后,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一部分家长认为:大学毕业后未必能找到工作,花了钱读完书回到家什么都不会做,还可能养成懒惰的习惯,倒不如,早日回家干活赚钱来的简单。傣族普遍流行“读书无用”论,每学期开学前,到村里动员傣族家长送孩子读书是老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最后,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状态,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不高。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与学生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应该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地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但是,当教师满腔热血走进教室却发现教师里只坐了一半的学生时,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何而来?于是,这些教学理论在傣族教育中尤其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对当地儿童的逃学、厌学现象更是无可奈何。加上教育法是一项“软”的法律,学校和教师能学生的管束是有限的,只能在口头上鼓励学生入学,不可能强迫学生读书学习。因此,傣族儿童在学习方面随性而为,学习的积极性不如其他民族的事实已经成为教师们心目中“公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厌学和频繁的间歇性辍学中不断消失。

二、傣族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看,西双版纳傣族的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汉民族和其他较发达地区的教育相比较,总体上仍有很大的差距,教育质量明显滞后。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教育起点低以外,还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习俗、观念、传统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学校的教育体制是否符合当地社会的生产需要和发展要求,是否能与傣族人民的价值取向相融合,成为另一个值得思考的、影响着傣族基础教育的问题。具体地说,傣族基础教育发展滞后,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地理因素。在自然环境上,西双版纳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与内地相距甚远,又有崇山峻岭和多条大河相隔,是历史上著名的瘴疬之乡。在建国以前的历史上,傣族没有办过一所学校,解放以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傣族的教育事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内地的教育依然是落后的。无疑,西双版纳的傣族教育具有“先天不足”的特征。

2.生产方式因素。按照经济文化类型的分类,西双版纳属于热带雨林的稻作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稻米,茶叶、橡胶、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傣族人居住在土地肥沃、易于耕作,且水利发达、交通便利,总之在农耕方面得天独厚,割胶和采茶等经济作物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居民只要不是非常懒惰, 经过较为简单的劳动就能够自给自足, 这种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不需要很多的知识和技能, 只要具备一般的文化知识和简单的生产经验就足以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总之,简单的生产方式在奠定了傣族人生存基础的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对学校教育的低需求。

3.传统文化因素。无论从我们的实地考察情况还是从文献研究来看,傣族是一个热情的、淳朴的、勤劳的、安分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容易满足的民族,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据有的学者分析,傣族人民独特的文化与价值观与在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农村公社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农村公社是原始社会解体时期形成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以村社土地公有和生活资料个人所有的二重性为特征的社会组织形态。这是一种原始平均主义的、自给自足的的经济结构形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傣族文化。历史上,村社制度在保证傣族人民自给自足生活的同时,也使傣族社会日益封闭、保守、狭隘,并形成了一个个缺乏交流和往来的傣寨。 然而,这样一种安于现状且缺少竞争的民族在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教育的热情上程度到底能有多高,就不言而喻了。

4.宗教因素。傣族信仰小乘佛教,男孩到了一定年龄都要去做和尚的民族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佛教具有近千年的传播史,渊远流长,深入人心。在傣族地区,佛教已经成为当了和尚或“纳佛”才能得到超渡的思想观念,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人们的风俗习惯。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和文化的载体,起初为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傣族社会带来了语言、文字、数学、天文、历法、艺术、建筑、道德等方面的先进文化,丰富了傣族教育的内容,也一度使缅寺成为固定的教育场所,填补了没有学校教育的空白。总之,从形式到内容,佛教的传入曾使傣族教育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在21世纪的今天,宗教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在我们国家是非常明确的,每个公民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同时一切宣扬宗教的教义和活动是不能进入学校的。自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地区以后,傣族村寨几乎均有缅寺,男孩到一定年龄就会进寺院做和尚,现在这种习俗依然如故。小乘佛教中的一些教义,如无常无我、一切皆空、涅磐解脱等观念,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生活观乃至价值观,使部分傣族学生无心学习。此外,在做和尚的这段时间,男孩白天到中学上课,课余和周末、寒暑假须到缅寺里学习念经,加上频繁的宗教活动,奔走于学校与寺院的“和尚生”精力不济,学校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5.语言因素。语言障碍是影响傣族教育质量的因素之一。解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祖国内地与西双版纳地区的联系密切,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越加频繁,傣族人民接触普通话的机会明显增多。现在,傣族人多能与当地汉人用汉语进行交流,但是只能限于简单的生活交际,至于复杂表达和交流依然存在问题。西双版纳的中小学教育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学制,使用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语言,忽视了民族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会使用两种语言,但是有的汉族教师是不会傣语的,即使是在语文课堂上,大部分老师也都是只使用汉语教学,没有结合傣语,“双语教学”流于形式,这样使得汉语底子薄弱的傣族儿童听不懂、学不会。大部分傣族儿童小学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进入初中以后,课程门类增多,难度增大,学生更是难以应付了。

6.学校教育因素。民族地区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师配置等方面与内地一样,课程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明显不够。西双版纳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一样,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都是国家课程,注重普遍性的知识,教材的内容多围绕城市文化的知识体系。对于傣族儿童特别是农村的傣族儿童来说,教学内容远离他们生活实际,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中无法使用。且教材内容难度偏高,傣族儿童学习难度相当的大。虽然有的学校也开发了校本课程,诸如茶叶培植、摩托车维修之类的选修课程,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兴趣,但是依然收效甚微。此外,中小学开设的一些必修课程,特别其中的社会学科如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代表的是主体民族的文化,文化背景的差异增加了傣族儿童课程学习的难度。

三、对进一步发展傣族基础教育的思考

教育需求是人们对于受教育的一种渴求和欲望,可以分为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教育要解决的特殊矛盾,即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在亚热带稻作农业生产方式下的西双版纳地区,大自然赐予了人类丰富的自然资源,傣族人只需要掌握简单的农业经验和技能便能从自然界那里得到富足生活资料,获得生存的基础。加上傣族人的传统的悠闲自得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对外界的需求和依赖性远不及内地人那么强烈。因此,傣族人对教育的需求,希望通过教育获得立足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的愿望自然就不及内地人那么强烈了。自然环境对教育发展的作用,以及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之重要在西双版纳的傣族社会中可谓发挥到了极致。总之,对教育需求的有限性,使傣族人民在观念上忽视教育的重要作用。

我国推行的是至上而下的统一的课程计划,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而这种至上而下的课程设置是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和主体民族的文化为基础的。就傣族地区而言,课程设置与教材类型与内地城市的普通学校教与没有两样。与此同时,由于受教育评价体系的限制,基础教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中之重,而开设的傣文课以及与傣族文化有关的选修课程也成了傣族民族教育的点缀。总之,与民族特点有关的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事实上,傣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意识扎根在他们行为和意识的方方面面。基础教育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与傣族本民族的价值取向各自对傣族儿童发挥着作用,而这两种作用没有形成合力。因此,基础教育和傣族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融合在一起。总之,基础教育与傣族文化之间存在的一定的价值取向上的冲突,这也是傣族地区教育质量一直上不去的本质原因。

西双版纳的傣族基础教育不是孤立于其他民族的教育,而是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教育。考察中,我们发现,民族学校曾按民族分班,后来认为没有必要就合班了。因此,每个班成了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的组织,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缩影。因此,要提高傣族基础教育的质量,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施方面,必须考虑其他民族的影响与作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思想对我们克服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出现种种狭隘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意义。

基于以上的分析,针对傣族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措施以供思考: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教育的认识,是发展傣族基础教育现状的基本前提。社会上存在的“读书无用论”以及只为了仕途经济才注重教育的观念不符合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从政府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必须使傣族群众转变过去只注重宗教教育的观念,使他们对现代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有理性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他们都需要教育。这样,他们就能自觉地、积极地监督自己的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同时儿童自身也乐于学习。简言之,使傣族人们树立了理性的教育价值观,并将这种教育价值观变成自觉行动,是傣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的、不竭的动力。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构建多元文化课程是实现傣族与其他民族在教育上共同进步的必要措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和尊重民族间的差异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有的态度、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种文化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共同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因此发展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必须坚持与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此外,民族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学校没有按民族对学生进行分班。如前所述,每个班都是“多元一体”的缩影。在课程建设中,将各民族的文化精华有机的融于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通过课程内容的多元文化性构建,实现各民族学生的多元化价值选择,使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和理解社会中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实践和理论工作中不断探索。

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发展傣族基础教育事业的保障。民族地区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同时,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吸纳优秀人才的关键,也是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保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傣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

最后,建立政府、学校、缅寺、家庭、社区等发面的相互作用的有效机制。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的其他各个子系统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考察中,我们发现当地教育部门为了改善傣族的基础教育现状花费了异常多的心血,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上社会转型的因素,使民族地区的教育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因此,发展傣族的基础教育,不能单靠学校的努力,还必须把政府、学校、缅寺、家庭的力量纳入到发展民族教育的体系当中。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曹成章.傣族村社文化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编.走向辉煌的中国民族教育.民族出版社[M]. 2003.12.

[4]和福生.云南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J].云南教育,2005,(10.

[5]沈小碚.论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构建的基本理念[J].民族教育研究,2007,(1.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静悄悄的“土地变革”——勐海县“曼杭混模式”调查
 下一篇文章: 西双版纳傣族教育战略发展之所见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