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鲜红的手印,在1978年的冬天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摁在了一份“包干合同”上,他们当时没有想到由此揭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土地革命”,迎来了中国农村伟大改革的黎明。
131个鲜红的手印,在2006年的冬天由云南省勐海县曼恩村委会曼杭混村民小组的党员和户主摁在了一张“土地整治”同意书上,他们也没有想到一场静悄悄的“土地变革”由此引发的“曼杭混模式”冲击波,其历史意义对西双版纳边境地区来说并不亚于小岗村创举带来的影响。“曼杭混模式”缘何产生?又具有怎样的意义?能否在更大区域推广?还存在什么有待完善的问题?为回答这些疑问,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云南日报社联合组成调研组,走进曼恩村委会曼杭混村民小组,走访县、镇、村、村民小组的干部和群众,寻找答案。
“曼杭混模式”的辐射效应
“曼杭混模式”是边疆傣族农民的一大创举,闪耀着群众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中的智慧光芒。曼杭混村民小组是一个傣族自然村,2006年底,时有131户644人,集体耕地875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和茶叶,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集体土地实行“大包干”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村民们很快就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步过上了衣食不愁的生活。然而,多年来,在这同一片土地上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种植,低产低效的生产循环,村民收入长期低水平徘徊,增收缓慢。
据家住曼杭混村的曼恩村党总支书记岩帕介绍,30年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时,村里的耕地按好、中、差分为3类,又按人均2亩标准分配,这样就出现了一家人有八九块“巴掌地”。由于村里的农田高低不平、田块狭小杂乱,田埂横七竖八,沟渠不配套;农户承包的田地分散且相互交叉,不便机耕、管理,实际利用率较低。水稻、包谷、甘蔗、果蔬……农户们各种各的,相互影响。如这家人要种水稻,那几家人要种甘蔗;这家人要喷药灭虫,那家人要收获蔬菜,无形中产生了矛盾。更大的问题是,田块太小,大的农业机械用不上,产品不成规模,没有特色,生产成本高、效益低,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
如何才能改变农业生产低产低效现状?如何才能加快少数民族村寨奔小康的步伐?曼恩村党总支书记岩帕和村民们都在思考。岩帕认为,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彻底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走商品化、特色化、集约化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把一家一户分散的承包耕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平整、统一分配、统一种植。2006年10月25日,岩帕与自己所在的曼杭混村民小组党支部统一思想后,决定在曼杭混村进行试点。通过召开党支部大会、村干部会,召集“寨老”、户主座谈,反复宣讲耕地统一整治的好处,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并把自家15亩多的自垦田交归集体,进行集中整治,由此,带动全村群众积极参与。统一思想后,党员、村干部和群众在耕地统一整治“同意书”上摁下了鲜红手印,村党总支将摁满鲜红手印的耕地统一整治“同意书”,呈交到县政府。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把曼杭混村列为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村。
曼杭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2007年2月实施,总投资414.39万元。其中,财政农发资金310.43万元,村集体、群众自筹30万元,投工投劳70多万元。项目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对村民的承包地、自垦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整治,建设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建成田间机耕路2100米、灌溉渠4340米。共整理出耕田1800亩,新增土地300余亩,变成为“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连片良田。整治的耕地重新分配中,包括新出生的婴幼儿在内每个村民都得到了人均2.3亩的耕地。原来自垦田多的农户虽然只得到了平均分配的耕地,但大家没有过多怨言,因为他们佩服的岩帕支书家,原有32.8亩田地,重新分配时只得到了18.2亩,整整少了14.6亩。
整治后的耕地,分为优质稻“标准水田”、“吨糖田”和“稻鱼共生”生态示范田3大片,灌溉便利,全部实行了机械化耕种,统一了作物品种、耕种时间、病虫害防治,农民劳动强度减轻了、生产成本下降了,粮食、甘蔗作物的产量、质量明显提高,开发项目实现了当年实施当年见效,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平均每亩增收达600多元,傣族村民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夯实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2007年12月25日,省委书记白恩培到西双版纳考察工作时亲临曼杭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示范区,对曼杭混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将“曼杭混模式”在全镇每个坝区村委会选择1至2个村小组试点。两年来,已在全镇12个村小组进行了试点。2008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省委书记白恩培、省长秦光荣的陪同下亲临曼杭混村田间地头与村民亲切交谈,肯定了曼杭混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的做法和成效,各族干部群众倍受鼓舞。
两年来,项目区实际总投资5815.23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4893.73万元,州、县财政配套及项目区农民投劳折资921.5万元。按“曼杭混模式”综合开发,完成土地综合治理48788亩,新建排沟渠68151米,机耕路路肩带沟渠46477米,平整土地13140亩,项目区农田水利化程度由原来的40%增加到70%,“靠天吃饭”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2010年项目区已种植“滇屯502”优质水稻3.88万亩,“吨糖田”1万亩,复种指数提高80%。据有关部门测算,水稻亩均可增收115元,甘蔗每亩可增收1100多元,稻鱼共生田除收获粮食外,每亩仅所产鲜鱼及田埂种菜即可增收近1000元。
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展办领导在实地调研后说:“‘曼杭混模式’破解了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一道难题。这种模式具备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适宜于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集约化的产业化生产;符合现阶段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又推进新农村建设,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财政局局长洪国正说:“农业综合开发解决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农户一家一户想干而又没钱干的事。如果村民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拿出来,财政即使有钱也没有办法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曼杭混村民主动将集体土地收回来统一平整,极大减少了我们工作的阻力。”
“曼杭混模式”在勐海县其他乡镇产生了辐射作用。勐海镇曼赛龙村群众自发组织、自筹资金、企业支持,投入55万元参照“曼杭混模式”建成570亩甘蔗高产示范田;勐宋乡借鉴“曼杭混模式”经验,规划投资8000万元创建汉麻产业基地、高山蔬菜基地、林竹产业基地、中低产田地改造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山区综合开发。“曼杭混模式”使勐海县各族农民群众看到了“吹糠见米”的成效,纷纷要求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7月21日,曼恩村党总支书记岩帕再一次将摁满曼刚、曼恩等7个村民小组658个鲜红手印的《要求土地综合整治的群众意见书》,郑重送到前来勐海检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省农业综合开发办领导手里,迫切要求把7个村民小组的3993亩农田也列为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部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整治,综合开发。 勐遮镇党委书记刘应枚说,现在坝区各村的干部群众要求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愿望强烈、热情高涨。群众表示,只要能参与农业综合开发,不管是修路还是建沟渠需占用田地,大家都心甘情愿地让出来。我们的愿望是把勐遮坝子全部18万多亩水田,都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全部建成适宜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稳产农田。
“曼杭混模式”的裂变效应
勐海县4年的“曼杭混模式”试点、示范实践,在农村体制的重构中产生了诸多“裂变效应”,使许多令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困惑的“三农”难题找到了有效的破解方法,其成功经验给人们许多启迪。勐海县副县长岩总深有感触地说:“曼杭混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基础的根本性改善,同时促进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有关要素的萌发,托起了边境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希望。”
“曼杭混模式”提升了生产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勐海县农业人口26.5万人,耕地70.8万亩。一家一户在四处分散的小块田地上耕作,只能小打小闹,是无法进行产业化生产的,就更谈不上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了。实施曼杭混村模式综合开发,使零散的农田变成“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的连片高稳产农田,初步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土地实现了增值,为吸引“资本下乡”创造了条件。曼纳麻村民小组村民岩温罕说,耕地统一整治后,他家将重新分得的11亩承包田全部租赁给浙江老板种西瓜,每亩800元,他和妻子、儿子又给种瓜老板打工,每月收入1200元,收入比自己种一季水稻和一季瓜菜高出一倍多,还学到了种瓜技术。目前,曼纳麻和曼光两个村小组有772亩租给外地瓜商种植西瓜,农民除得到土地租金外,每月给老板打工还有一份劳务收入,两项相加,实际从每亩土地获得的收入达2000多元。现在,通过整治的农田每亩发包费涨到1000元,农民还不愿出租了。
“曼杭混模式”突破了“空壳村”瓶颈,在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上取得新突破。自取消村“提留”后,许多村成了“空壳”村,普遍陷入“没钱办事”的窘境。村组织、村干部的号召力、向心力变弱了。正如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书记的榜样普发兴所感叹:“村集体没有实力,连小老板也看不起你。”曼杭混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后,党支部和村民小组从新增的土地中预留出250亩作为集体公益田,与龙头企业景真糖厂签订了为期6年的转包合同,每亩租金一年300元,村集体每年有7万元收入。勐遮镇推广“曼杭混模式”的12个村民小组,每个村都留出了少则40多亩、多则100多亩的集体“公益田”,由村民小组党支部、村民小组采取出租、合作经营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年收入都在2万元左右,基本解决了“空壳村”问题。集体有了钱,许多事就好办了。曼杭混村民小组会计岩光说,集体的钱主要花在:1、村民小组内公益设施建设,道路维修、环境卫生。2、村民小组干部岗位补贴,3至4人,每人每年补助标准为500元至1000元。3、村民小组日常办公费用。4、老年人节日慰问和开展活动补助。5、村民子女考取中学(中专)给予500元奖励、考取大学给予1000元奖励。
“曼杭混模式”激发了群众民主管理意识。曼杭混模式从诞生到推广,都是经过召开各类村民会议商议,最后由“一事一议”村民大会通过,然后村民自愿签名按手印决定的。这个过程就是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曼杭混模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农民为主体、政府辅助和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充分尊重全体农民的意愿,统一群众的思想,因此群众投资、投劳的热情空前高涨。村党总支书记岩帕说:“村干部要想说话让群众听,办事让群众信,单靠干部个人自觉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制度措施,要把监督的权利交给群众,公开就是让群众更有效地监督。”曼恩村在各个村小组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党员大会推选出1名村党总支纪检委员,通过群众大会推选110名村小组党风廉政监督员,使村务工作都在群众的监督之下运行。村务公开栏里,大到10多万元的惠农补贴,小到村治安联防队员巡夜防蚊用了1.5元的清凉油,都一笔一笔公布得清清楚楚。
“曼杭混模式”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曼杭混模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宣传、贯彻落实的过程。曼恩村党总支书记岩帕和村党总支“一班人”,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曼恩村委会,村民说起村党总支书记岩帕,说起村里的共产党员,都称赞他们是村里的“主心骨”,致富的“领头雁”。村党总支和村民小组党支部成员,用行动积极践行省委提出的“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正如岩帕所说:“一面旗”,旗帜就是样子。一名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只有举着旗帜、扛着锄头往前走,不怕苦、不怕累地带头干,真正做出样子,群众才会拥护你。“一团火”,这个火就是烈火。一名农村党员基层干部,不能只说不干,身上要有熊熊燃烧烈火一样的激情,群众才会信服你。“一盘棋”,就是一名农村党员基层干部,不能心里只有自家的小算盘,不能只看到寨子门口,而是要站在高山上向四面八方看、向远处看,科学谋划全村长远的新农村建设。曼根村党总支带领群众成立优质稻米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加工、贮藏、技术、信息咨询、销售服务。社员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耕种、统一供农药化肥、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统一结算”。党总支带领党员带头种植优质稻、带头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带头向社员提供技术服务,带头兑现销售合同。农民群众很快算通了两笔帐:生产成本每亩降低70多元,销售收入每亩增加40多元。党支部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党员的威信越来越高,党员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以曼恩村委会为例,2008年新增党员10名,2009年新增党员23名,2010年新增党员42名,目前,全村有党员250名。在勐遮镇,今年“建党节”前,全镇有370名青年加入党组织。7月24日,镇党委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参学人员就达394名。
“曼杭混模式”的局限性
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化生产。“曼杭混模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只是一村一寨的试点,而相连大片耕地仍然高低不一、缺少配套水利灌溉体系,难以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的现代大农业发展格局。各试点村的耕地虽然统一规划、改造成了连片标准良田,统一了品种种植,但生产方式仍是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商品规模很小。同时,缺乏实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初创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织结构松散,力量单薄,缺乏经营经验,带动力不强,离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标准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整体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农业基础欠债多,引水渠等水利设施陈旧、老化,农村小型水库、水坝病险较多,有效灌溉率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田间道路狭窄、土质路面,晴通雨阻,不便于大型农机和运输车辆的通行,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多数乡村道路为沙土路面,路况较差,一到雨季通而不畅。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滞后。勐海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布局,只有宏观构想和粗线条的初步规划,没有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科学、详细的规划;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缺乏市场前景研究,导致规划起点低、规模小,不够科学;另外,规划实施缺乏约束力、随意性大,造成基地建设、产业发展乏力,效益不高,难以持续发展和提升。如勐遮镇的滇屯502、勐混镇的滇陇201两个优质稻,形成了一定品牌效应,市场前景好,却因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实力龙头企业带动,只能小敲小打,难以规模发展、做大做强。又如,当地蔬菜生产自然条件优越,一年四季可种植,相连的著名旅游城市景洪和缅甸小勐拉县的市场需求大,完全能够建成景洪市的“菜园子”。但是,缺乏产业规划和产业指导、扶持,只有零星种植,缺少特色,难以形成商品规模,效益较低。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勐海粮食仍处于原粮种植、销售阶段,粮食和农副产品的整体加工转化率低,缺乏具有实力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普遍存在“五多五少”的现状,即: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产品多,中高档产品少;单一产品多,系列产品少;传统技术产品多,高新技术产品少。粮食和农副产品形不成优势品牌,效益较低,竞争力较弱,发展后劲乏力。
对现代农业发展投入支持不够。工业是勐海经济发展的“短板”,缺少大型企业,具有优势的蔗糖加工业,由于原料供应不足,生产性能不能充分发挥;普洱茶加工拥有最好的“大益”品牌,但当地的茶厂普遍散而小,全省各地的普洱茶生产一哄而上,加之普洱茶市场起伏不定,影响了勐海普洱茶产业做大做强;后发的新型工业正处于起步或孕育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能力微乎其微,县财力薄弱,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绝大多数项目主要靠上级政府的扶持,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力不强。勐海县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村寨,多数农民群众由于文化程度低、观念陈旧,科学种植、养殖的水平不高,多数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对新农村实用技术的学习掌握能力弱,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体力型多、技能型少,生产型多、经营管理型少,部分农民存在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掌握简单农技,怕读书学习,影响了农民整体技能的提高。县、乡镇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力量较弱,也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完善“曼杭混模式”的对策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西双版纳现代农业发展应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标准,以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动力,立足长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缩小与内地先进农业地区的发展差距,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为此,当前和今后几年内应着重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
创新、发展曼杭混模式。认真总结曼杭混模式试点的成功经验,以现代农业的标准要求,创新、完善、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的曼杭混模式,立足长远发展目标需求,进一步提高土地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标准、水平,使农田基础设施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标准上,都更加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长远发展的要求。重点在勐遮、勐混、勐阿、勐满4个粮食主产坝区镇,实施曼杭混模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整镇推进,从根本上改变粮食主产区的基础条件,根据农田的自然条件,按照少则1万亩、多则5万亩至10万亩连片规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平整、统一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坚实基础。
加快边疆地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公共设施,是推进现代农业进程的基础条件。一是要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加大农村投入的有利机遇,逐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统一领导、统一规划,整合农、水、土、林和财政等农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集中财力,加快基本农田建设;二是保护农村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和村集体组织积极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少数民族农村的实际,在项目选择、规划时,认真倾听农民的声音,集中多数农民的合理要求和正确意见,科学规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优先实施解决农村中最迫切、最急需修建的水利、田间机耕道路工程。三是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个体、私营、外资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农业。
打造全国粮食基地县品牌。勐海是全省、全国粮食基地县和产粮大县之一。为确保在全国的粮食生产地位、打造优势粮食品牌,一是实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制度,确保保护区农田不受侵占;二是科学规划,建立3至5万亩以上的连片优质稻、超级杂交稻优质、高产、高效“两高一优”粮食片区,带动区域内增产技术推广,实现粮食生产的基地化、区域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三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扶持粮食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和保护各族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播种面积;鼓励扶持农户购买各类先进农业机械,实现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四是总结推广双季稻种植成功经验,力争两年内将双季稻面积扩大到6万亩以上,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农增收。四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山区着力发展优质玉米、饲料玉米基地和马铃薯基地,提高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特色农业区的农民联合起来创办专业合作社。二是县政府建立优质稻、蔬菜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以基地为平台,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立项,扶持发展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打造优质农产品。三是从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使其真正发挥出龙头带动作用。
实施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带动战略。实施农业标准化、品牌化是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要加快勐海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生产,不断提高标准化、区域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要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逐步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培育和发展一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增强边疆特色农业的竞争力,促进农业的科学发展。
(调研组成员:杨昆 沈向兴 赵汝碧 乐志伟 庄俊华)
原载2010年第9期《社会主义论坛》“实例解析”专栏
本文责编: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