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献记载,贝叶经最早起源于印度,公元7世纪前后传入斯里兰卡,再经缅甸、泰国传入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贝叶经是傣族人民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宝库,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傣族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天文、历法、军事、武术、体育、生产知识、自然科学、医药卫生、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宗教教文、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可以说,是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被形象地称之为“贝叶文化”。 贝叶文化是对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代表了整个傣族社会的全部历史和文化,是傣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统称。广义地说,“贝叶文化”是一种跨国、跨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写传抄的经书、唱本和广泛存活于民间的傣族传统文化。它不仅记载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还记录下了傣族古代社会历史、生产生活及文学艺术。
为抢救、收集、整理、翻译、出版贝叶经,2001年4月,州政府与云南大学共同召开了首届全国贝叶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广泛交流,提出了许多有利于西双版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学术观点,专家们首次提出了“中国贝叶经”的概念,促成了我州整理出版《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的决定。这次会上,州政府还成立了中国首家贝叶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12月,州政府与云南人民出版社签署合作协议,决定用4年的时间翻译、整理、出版《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 2003年以来,州民研所抽调了大量的人力,对贝叶经古籍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共收集到经书400多部,其中贝叶经书150多部、棉纸经书200多部、唱本40多部,收集古籍目录2000余条,其中书籍类古籍目录1200余条、讲唱类800余条。并到省古籍办等单位查阅贝叶经书,加上原收集的贝叶古籍,基本上摸清了家底。在此基础上,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流传面广、影响大的130部作为《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入选篇目。几年来,《中国贝叶经全集》的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得到了省、州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全州共抽调了近50名傣族专家学者、高僧及汉族学者,整理并翻译《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为此,西双版纳报社与山东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傣文字录入排版电脑软件。2003年4月,在纪念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暨泼水节之际,《中国贝叶经全集》第一卷《佛祖巡游记》正式出版发行,在西双版纳以及其他傣族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掀起了贝叶经研究的热潮。 2004年底,由于云南人民出版社人事变动,云南人民出版社与州政府解除了出版合同。2005年4月,州政府与昆明汉慧经贸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出版发行《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协议。双方定于2007年底前全部完成全集的翻译、整理、出版工作,并确定了具体的时间进度表。 2006年4月,第二届全国贝叶文化研讨会在我州召开。会议期间,州政府在总佛寺隆重举行了《中国贝叶经全集》1—10卷发行仪式(第一卷也重新出版),这表明了《中国贝叶经全集》的翻译、整理、出版工作已初见成效,也表明了中国大规模抢救“树叶上的文化”———傣族贝叶经已硕果初现。目前,《中国贝叶经全集》已正式出版发行10卷。 下一步,我州还将系统开发贝叶文化的子项目:出版《中国贝叶经全集》连环画,力争在今年10月1日出版第一批连环画,到明年泼水节期间发行;制作《中国贝叶经全集》的通俗读本,把翻译、整理的《中国贝叶经全集》用适合于普通人群及旅游者阅读的语言,制作成现代汉文版简读本;把《中国贝叶经全集》中最美的神话故事及传说改编成为影视作品和歌舞。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深入开展贝叶文化研究,吸收贝叶文化中积极的因素,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快西双版纳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责编:帕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