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公畹系南开大学教授,我国有名的语言学家之一。1943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大片河山,中华民族的抗日救国战争处于火热的持久战阶段。刑教授受一个人类学研究机构的派遣,踏人了哀牢山下花腰傣聚居的红河上游谷地。在近五个月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和红河流域的人文地理考察中,使这位来自北方的年轻语言学者,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人生历程。红河流域美丽的自然风光,花腰傣等少数民族奇异的风土人情,地方统治者残酷压迫各民族群众的现实,以及刑教授同当地村民躲避国民党军队抓壮丁等令人心惊的经历。使邢教授“因之我之痛苦里,深深地了解我的民族兄弟”,为了“宣布那些边疆民族的痛苦生活中恐怖与战栗,挣扎与奋斗,揭示当时统治阶级的凶残与腐败,暗示一种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到来。”邢教授用他深沉的思索,凝炼的文笔,构筑了一篇篇融西南边疆风光与民族性格为一体的作品。1956 年,他把反映在新平漠沙期间经历的七篇文章结成一书一一《 红河之月》 。 该书起于“灯”,终于“燎”,共七篇。即《灯》、《峡谷》、《祭衣》、《怀乡歌》、《红河之月》、《白大爹和古碑》、《燎》,因写的都是红河上游哀牢山下的人和事,故以第五篇“红河之月”为集子的书名。七篇文章借的是小说题材,语言的表述、情景的描写、人物个性的刻画、主题思想的展露等,有着19世纪后期俄国文学作品的气质和风格,深邃雄浑。作品以文载史,文史并茂,使文学和历史最佳结合,完美统一,达到了绝妙境界。作品先后发表于“民生导报”、“每周文艺”、“经济日报”、“文艺周刊”、“大公报”和“星期文艺”,得到沈从文、冯至、杨振声、朱光潜、李广田等知名人士的赞誉。 《红河之月》是第一部反映红河上游新平花腰傣聚居区人民生活的现代文艺作品。邢公畹教授也是我国较早涉足花腰傣居住区,研究花腰傣语言文化的学者之一。
宰勇辑自陶贵学主编的《新平花腰傣文化大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