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花腰傣是人们对居住在红河谷中上游傣族的一种称谓,因其服饰腰部的彩带层层束腰而得名。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是我国花腰傣最大的聚居地,人口占总数的80 %以上,被称为花腰傣之乡。 花腰傣的名称最早见于清朝,也叫“花摆夷”,自称傣雅、傣洒、傣卡,而“苦菜花摆”则指居住在新平县平掌乡富库村的傣角折。据史书考证,繁衍生息在哀牢山脚、红河岸边的花腰傣是在迁徙过程中被遗留下来的傣族群体。由于地处偏僻且居炎热瘴气之地,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完整地保存着傣族先民古朴原始的自然崇拜、祭祀、巫术、染齿、文身等原生型傣文化,这些傣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化特征和族群特性。礼俗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包括生命道德、文化传承、民族认同、生态保护等。《花腰傣礼锄用八个章节讲述了花腰傣生育习俗、恋爱习俗、婚礼习俗、丧葬习俗、社交习俗、祭祀习俗、节日习俗、生活习俗。花腰傣通过这些特定的礼俗开展社会活动,又通过这些活动反映其思想、态度、情感、行为。 花腰傣礼俗是花腰傣的精神文化成果,来自于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同时又真实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并通过各种习俗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反映着花腰傣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与深层的民族心理,在传承和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极大地影响和造就着花腰傣的民族性格。 花腰傣习俗一直伴随着花腰傣人漫长的历史发展,并反映、积淀着各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透过这些形式和表现方式,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性格,还可以认识其深层的心理文化和意识。 通过此书,我们把最有花腰傣族群特点,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出来;品味此书,既可体味到古越文明的远古,古滇文明的灿烂,也能感受到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壮美。
编者
2010年8月
编辑 宰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