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大力发展民族教育,落实教育惠民举措,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如今,无论是在山区、农村,还是在城市,各族群众的孩子们正笑逐颜开地享受着现代化的优质教育。
■ 完善双语教学 在景洪市曼播完小学校操场上,学前班的孩子们正在嬉戏追逐。在他们的欢声笑语中,不时夹杂着傣话和汉话。自2004年以来,曼播完小在学前班实行双语教学,是全州开办双语学前班较早的一个学校。目前正打算在小学一、二年级继续开展双语教学。 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西双版纳州按照“一个课程标准、多样化教材”的要求,在傣族聚居乡(镇)中小学开展了傣汉双语教学。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瑶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学前班、小学低年级开设了“民语辅助教学形式”, 初步形成了科学的“双语教育”体系。由于教学方法符合民族学生的特点,不仅学生的傣文水平达到教学要求,而且汉语文水平也达到了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双语教育”能培养既掌握本民族语言、又能熟练使用汉语的“兼通”人才,受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大力支持。目前,全州在15个乡(镇)、64所学校、202个班级开设了傣汉“双语双文”教学;在31个乡(镇)、77所学校开设民汉“双语单文”教学。为加快推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州政府还投入民语教材编译费30万元,编译了《西双版纳傣文学前教材》和《西双版纳傣文小学教材》。教材内容包括优秀的傣族传统文化、名著、名篇、叙事长诗、诗歌、成语、巴利语诠释、神话故事、傣族传统天文历法等内容,展现了傣族优良的伦理道德思想及哲学思想,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受学生及家长的喜爱。 操场上,身着各族服饰的学生们做着整齐划一的“民族课间操”;教室里,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宛如百灵鸟儿在歌唱……在西双版纳州各个学校,这样的场景处处可见。为了让孩子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熏陶,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西双版纳州把民族团结、民族文化教育纳入课堂,将民族艺术送进校园,让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如今,一些学校还结合校情,开设了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武术、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壁画、慢轮制陶技艺、手工织锦技艺等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形成了办学特色,使学生对民族文化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在西双版纳,身披袈裟、肩背书包的“和尚学生”,是学校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由于西双版纳州傣族、布朗族几乎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长期以来,傣族、布朗族群众把佛寺不仅当成宗教的活动场所,而且当成教育机构和学习文化的场所,“佛寺即学校,佛爷即老师,和尚就是学生,经书就是课本”的观念由来已久。为打破旧观念、旧模式,消除傣族、布朗族小和尚学生“听不懂汉话、看不懂汉字”的现象,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又不影响傣族、布朗族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经过与宗教界人士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凡是入寺当和尚的适龄儿童少年,学校教学时间必须到学校上课,双休日或晚上才到寺庙从事宗教活动。由于正确处理了宗教与教育的关系,全州绝大多数和尚都能进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甚至还有部分和尚进入了更高等级的学校学习。
■ 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教育 西双版纳州居住着傣、汉、哈尼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多数分布在边远的贫困山区,“去上学,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一直是那里孩子们的梦想。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学校,并且留得住、学得好,西双版纳州大力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促进教育和谐发展,让更多少数民族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彰显真正的教育公平。 克木人主要居住在山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近几年来,西双版纳州采取了特殊措施制定规划,加大发展克木人的教育,结合民族教育工作制定出台了《西双版纳州克木人2008—2010三年(教育)扶持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坚持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结合,与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相结合,与校点布局、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克木人学校项目建设。通过争取省级补助资金718.1万元,扶持克木人发展教育项目开工建设。目前,10个克木人就读校点的项目建设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惠及了三市县的10个村委会、19个自然村的少数民族学生,缩小了城乡办学差距,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