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 繁荣发展民族文化
作者:王承才x    点击率:2260  转自:民族时报 更新时间:2010/8/15 18:14:32
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 繁荣发展民族文化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王承才(壮族)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实现云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全省各族群众福祉的希望所在,是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的基础所在。尤其是桥头堡建设更引人注目、令人振奋,这是中央和中央领导对云南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是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部署,将使云南由对外开放的末端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为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发展高度,也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放眼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云南是一个集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为一体的省份,民族众多且和谐共融,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灿烂多彩。特别是云南各民族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人民世代友好往来、和睦相处,既有着以邻为善的历史传统,更有着血脉相通的人文渊源。桥头堡战略的顺利推进,不仅要依托于大通道、大基地所涉及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的一面,也要依托于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各民族文化之间密切交流、相互包容,形成和谐相处、共促繁荣氛围的“软”的一面。“软”“硬”兼修,相辅相成,才能最终实现并持续发展云南的大开放格局。因此,筑牢民族文化发展根基,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创新民族文化拓展模式,汇聚民族文化建设人才,不断加强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也就成为桥头堡建设的内在必然要求。

    一、民族文化建设对于桥头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是文化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标志着文化建设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对于桥头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文化建设是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助推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国家软实力的表现,云南地处中华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的交汇地,与西亚和非洲文化圈邻近,有相似的文化底蕴,自古就与这些国家有着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具有广阔的文化吸纳和辐射空间,深化与西南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基础,具有先导作用,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必然极大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民族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交流合作能够促进经济贸易的繁荣。近年云南举办的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昆明旅交会、中国昆明国际民族工艺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奇石博览会以及其他各种文化产业活动,实现了对内联动和对外互动的双向交流,促进了中外之间的文化贸易,为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向世界提供了支撑,一批原生态歌舞艺术以市场化方式走向国际国内演艺市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等经济合作当中都离不开文化交流合作的促进。可见,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够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经济资源,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桥头堡建设中经济合作、通道构建打好基础。

    (三)民族文化建设是安定和谐的粘合剂。文化交流具有相互性,目前,澜沧江—湄公河边境艺术节、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德宏中缅胞波节、丽江雪山音乐节等活动已经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搭建不同层次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云南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东部地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达到了增进友谊、扩大共识、增强互信的目的,有利于为桥头堡建设营造安定和谐的边疆文化环境。

    (四)民族文化建设是国家影响力的提升机。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云南神奇秀美的山川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越来越为世人所认知,吸引着国内外的大量游客。云南给外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云南民族文化迅速走向世界。加强民族文化建设,通过云南展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团结和睦,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中国对外开放的美好文化形象,有利于落实国家战略层面“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安邻、富邻、睦邻”外交方针,将极大提升中国的国家影响力。  

    二、桥头堡建设为民族文化发展带来新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得到长足改善,民族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在此基础上,云南积极发展各层次各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而桥头堡建设“通道、平台、基地、窗口”四大战略定位为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通道:文化交流更为便利。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枢纽,桥头堡建设中包括了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这条大通道将使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更加便利,为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在物流、人流、信息流的流通上提供了硬件保障。

    (二)平台:文化合作更为深入。桥头堡建设中,通过进一步办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昆明旅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和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等重要展会,举办一系列高水平、有特色的体育赛事和文艺活动,“请进来”、“走出去”,把云南建成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交流合作的平台,为中外文化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广阔前景。 

    (三)基地:文化资源更为富集。桥头堡建设将形成两个基地,即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商品基地和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基地,这同时也将使云南的文化资源更为富集,通过打造文化企业,推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中介机构,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繁荣云南文化艺术、活跃民族文化市场、助推民族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窗口:文化影响更为广泛。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云南同时也是我国对外展示友好合作诚意、展示改革开放成果、展示中华文化、促进相互了解的重要窗口,包括云南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在云南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文化影响具有更加广泛的空间。

    三、云南发展民族文化的优势和不足

    从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来看,云南发展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云南地处我国与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结合部,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是我国不绕经马六甲海峡通往南亚、中亚、印度洋,进入欧洲、非洲最为便捷的陆上通道, 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交流当中南方通道的辐射区域,具有地理位置最优、面临市场最广、与东盟及南亚和中东国家互补性最强、对外连通条件最好等区位优势。桥头堡建设将扩大和深化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和合作,发展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同时,云南是南亚次大陆经济圈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汇点和重合点,这两大区域的崛起也给云南乃至西南省份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

    (二)资源优势。云南素有 “民族文化聚宝盆”等诸多美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趋势来看,民族文化资源是云南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云南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庆、祭祀等等,构成了云南特有的“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山川田野各显千秋的人文景观,为云南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增强了云南塑造新形象的底蕴。

    (三)“大同”优势。云南的26个世居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各民族文化各异、习俗不同,但都能和睦相处、彼此包容、相互欣赏;云南有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多种宗教,各种宗教在云岭大地共生并存,信教群众彼此尊重、各得其所;云南大多数民族有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自觉形成了爱护森林、爱护水源、爱护环境的良好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云南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境内外同一民族同宗同源 、友好往来、亲如一家。这一切,构成了罕见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宗教与宗教、境内与境外四位一体的“大同”氛围,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美美与共,世界大同。”客观上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和扩大其影响营造了强烈的“气场”。

    (四)品牌优势。过去十多年来,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由政府主导、民族文化主打,龙头带动、旅游助推、民资撬动、文化事业产业互动的特色发展路子,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深受赞誉的知名品牌,被称为“云南现象”、“云南模式”。文化作品如《云南印象》、《云岭天籁》、《云南的响声》、《丽水金沙》、《蝴蝶之梦》……民族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三月街”……民族特色浓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如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都已成为云南的“名片”,为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

    (一)基础设施滞后,文化流失严重。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国“六五”规划就提出的“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云南至今仍未完全实现,特别是边远贫困的民族地区欠账更多。全省到去年为止仍有20多个县级图书馆、600多个乡镇文化站需要建设,有200多万农村人口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有42个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情况十分严重,仅就云南的民族古籍来看,约有8万册(件)散存于民间,目前正以每年约上千册(件)的速度流失。

    (二)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长期以来,由于受“边疆思维”的惯性约束,人们“守土固边”、“守边关、保家园”的意识较强,在对外交往中思想还不够解放,表现在民族文化建设上也是一样。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民族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但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仍然存在视野不够开阔、层次不高等问题,强势的大手笔、大动作不多。

    四、在桥头堡建设中繁荣发展云南民族文化

    桥头堡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在桥头堡建设中繁荣发展云南民族文化。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抓根本,强基础。民族文化事业是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和源泉,加强民族文化事业已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决定》(云发〔2009〕13号),从今年起,我省已设立每年2000万元省级民族文化抢救保护经费,结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和我省即将出台的实施意见精神,一是要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程,主要抓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古籍和语言文字的抢救保护;二是要实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工程,主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品牌、图书杂志出版、标志性建设项目;三是要加大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边疆文化长廊、“两馆一站”建设、百县千乡宣传文化中心建设等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建成一批与民族文化大省到民族文化强省相称的标志性民族文化设施,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二)创特色,兴产业。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而文化产业的一大特点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最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抓住了文化产业,就抓住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开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渠道和突破口。因此,要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突出云南民族特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制造、电信、交通等产业相融合,使文化产业成为云南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三)扩影响,促交流。在桥头堡建设中繁荣发展云南民族文化,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既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又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借鉴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提高云南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同时要努力挖掘云南民族文化与东南亚南亚民族文化的相似点,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和云南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四)活机制,聚人才。在桥头堡建设中繁荣发展云南民族文化,关键在人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适应桥头堡建设要求,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尽其才、各展所长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拓展人才培养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造就一大批民族文化建设的领军人物和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外向型人才、科技型人才,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工作者队伍,努力形成各类文化人才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桥头堡建设战略的稳步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将迎来繁荣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贝叶文化十论
 下一篇文章: 论明清时期南甸土司的汉化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