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傣族的“泼水节”与象脚鼓舞
作者:冯百跃x    点击率:5120  转自: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更新时间:2010/6/12 11:20:46

 

傣族的“泼水节”与象脚鼓舞

 

    摘要 通过历史考察,梳理傣族称谓形成、傣族形成与发展、傣族象脚鼓起源等情况,在描述象脚鼓表演这一民间文艺形式基础上,着重分析象脚鼓表演中摆鼓、甩鼓、晃鼓的手、脚舞动动作,揭示傣族象脚鼓历史渊源及其舞动特征。
  傣族自称“傣”。关于“傣”的含义,有的说是“自由”,有的说是“人”。在《后汉,书》中,就把傣族先民称为“掸”。“掸”从单音,本读为“胆”,后转读为“擅”。“胆”、“擅”与“傣”音相近。建国前,傣族有多种称谓。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称为“傣泐”,德宏地区的称为“傣纳”,耿马、澜沧一带的称为“傣绷”,元江、新平、金平等地称为“傣雅”。汉族把内地和边疆的傣族分别称为“旱傣”和“水傣”。内地傣族因接近汉族、吸收汉族文化较多,称傣族为汉傣,讹传为“旱傣”,而把保持民族特点较多的西双版纳、孟连、瑞丽等地的傣族名称。可见,“旱傣”、“水傣”这两种称呼本不是傣族的族名。建国后,人民政府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决定统一称为“傣族”。

一、“水”滋润下的傣族

  傣族有人口1159231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等地区。这些地处边疆的傣族其居住地方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他们世世代代劳动生息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与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山川环抱的平川上。
  傣族居住地属亚热带气候,气温较高,终年无雪,霜期较短,雨水充沛,河谷平坝其地势低洼潮湿,天气炎热。这些地区森林密布,土壤肥美,四季常青,宜于农耕,物产丰富。因气候的影响,傣族人的房屋建造须适应上述特点。史书说他们“楼居无城廓”,并称他们的房屋为“干栏”。傣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干栏”式竹楼,是“巢居”形式的发展,以西双版纳的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的竹楼,已因民族间文化的互相影响和地理环境不同而发生了变化。
  傣族人喜欢水,爱洁净,勤于洗濯,而炎热的天气,辛勤的水田劳作,更加深了人们对水的感情。学者高立士曾指出:“只要一提起傣族的历史文化,人们就会很自然地首先联想到水及与水有关的事物。”史书将傣族描绘为“一日十浴”,或许并非夸张。另一位黄惠焜也说:“用水来形容傣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水,被傣语称为“喃木”,雨水被称为“喃风”,井水被称为“喃播”,山箐,①水被称为“喃木慧”,热水被称为“喃还”,冷水被称为“喃嘎”,洪水被称为“喃木老”,下雨被称为“风多”……。这些都表明,傣族对水有着很细致的观察和认识。傣语称风为“垄”,称气也为“垄”,认为风和气吹在人身上是凉的,是看不见的水,风和气会在空中慢慢变化,从看不见摸不着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变成雾和雨,最终变成了水,成为人类生存顺臾不可缺少的东西。
  根据传说,傣族的创世神王以及地球、人类都起源于水。宇宙中原有7个太阳,把地球烤成一个万物均不能生存的火球,是在天神的帮助下引来雨水,才把熊熊大火浇灭,拯救了地球,也为万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可以看出,傣族人民对水有一种天然的神圣感和崇敬感,并将水与土地、森林、粮食、生命等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对水的重要性的特殊认识。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但佛教传入前鬼神崇拜的原始信仰至今仍有余绪。村寨中佛寺很多,男子未成年时,要到佛寺识字、读经,过一段僧侣生活。一年中,与宗教有关的活动很多,如修功德“作摆”的佛会、斋僧礼佛的“赕佛”活动,以及原始遗存的插秧、收割时的祭祀等。这种交织的宗教观念影响着人们劳动生活,也反应在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之中。

二、“泼水节”梗概

  傣族有许多与水有关的节日活动,其中最盛大的节日便是泼水节,节时人们要进行赛龙舟,比划船,跳象脚鼓舞、孔雀舞、嘎光舞、依拉贺舞、鱼舞、蜡条舞、赛诗以及泼出幸福的水等盛大民间文艺表演活动。
  泼水节本是傣历年,傣语称为“楞贺尚罕比迈”也叫“金比迈”。“楞贺”指傣历六月,“比迈”即新年。“尚罕”一语,据说源于梵语Sang Knanta,西双版纳的傣族老人把这个词解释成“年岁”、“寿岁”,也有人说它是“沙卡”,即傣语历法一词的谐音。“楞贺尚罕比迈”就是傣历六月新年,也可以称为“尚罕”、“楞贺尚罕”、“尚罕比迈”,傣语“金”意为新“金比迈”意为新年。338傣历新年由太阳运行的位置决定。每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白羊宫339的时候①,新的一年便开始了。
  傣历新年要过三天或四天。第一天称为“腕多桑利”,类似汉族的除夕。第二天称“腕脑”,傣语中“脑”有腐烂之意,即让日子自己烂掉。“腕脑”即“空日”,意味这一天不属于过去的一年,也不属于新来到的一年。而是空掉之日。当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时,要有两个“腕脑”日。第三天或第四天称为“腕帕雅腕玛”,意为“日子之王”,也就是新年第一天,即元旦。339傣历岁首的“日子之王”,并无固定日期,具体日子,是用复杂的公式推算出来的,一般说来,傣历年多在夏历清明节后十天左右,相当于公历4月中旬。建国后,为安排庆祝活动方便起见,泼水节都定在公历4月份。
  傣历为什么在六月过新年?祁庆富认为:“这与傣族地区自然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规律分不开。傣族分布在我国西南边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那里不像我国北方那样四季分明。一年中,二月至五月为热季,六月至十月为雨季,十一月至一月为凉季。通常,凉季和热季习称为旱季。傣历五、六月份,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也是自然界生物新陈代谢之时。到了六月,雨水又开始滋润干渴的大地,万物又恢复勃勃的生机,农事活动也随之进入紧张繁忙的播种季节。如同汉族的春节安排在春耕大忙季节来临之前一样,傣历年也规定在大自然万象更新之时。”338傣历年间,在举办的各种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中,象脚鼓舞、孔雀舞、嘎光舞、依拉贺舞、鱼舞、蜡条舞等特别受广大傣族人民以及各地来宾的青睐。
  象脚鼓在傣族人民的这一泼水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西双版纳的男子,从少年、青壮年,到了上了年纪的老者都会跳象脚鼓舞。一般来说,由一个男子边击鼓边领跳,其他人陆续加入舞队,踏着有力的鼓点,欣然甩胯抬脚起舞,有的象脚鼓舞还要边唱边跳。舞队逐渐壮大,每到高潮时,场面热烈,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跳象脚鼓舞的男子,身挎两头蒙着牛皮,状似象脚的长鼓,鼓的腰间系上彩带,斜挎在舞者的左肩上,边击鼓,边跳舞。随着热烈欢快的节奏,脚步踏地有力,双膝曲直交替,身体上下起伏,宛如漫步在丛林中的大象,其步法稳健有力,舞姿潇洒自如。
  象脚鼓,傣语称“熬滚”,意为人的影子,象脚鼓就如美丽的傣族妇女一般,穿着紧腰、窄袖短衣,下着筒裙,显露出修长苗条的身材。象脚鼓的鼓身常饰孔雀图案,有时鼓尾中还插上几根孔雀毛,而孔雀是傣族人民最珍视和喜爱的鸟类,它代表着吉祥如意,代表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样,象脚鼓似大象的足,而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中象征五谷丰登、生活美好,从象脚鼓中我们看到了孔雀和大象,无不表现出傣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在傣历年的盛大泼水活动中,少不了傣族人民的民间文艺表演,作为最有代表性的象脚鼓舞、孔雀舞、嘎光舞在这民间文艺表演中绝对不可缺少,而这三种民间表演形式的舞蹈,都不能没有象脚鼓点的伴奏参与。因此,傣家有一句谚语:“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象脚鼓一响,脚杆子就痒。”象脚鼓,可以说是傣族人民的象征,它反应了一个爱好音乐,能歌善舞的民族,一个性格温和,一个有着美好向往的民族。它随着傣族人的心在一起跳动,永不分开。
  孔雀舞的原生态表演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男子仍然占据主角的地位,他们头戴佛塔型金冠,慈祥的菩萨面具。表演时,舞者将细竹和绸布做成片片羽翼连在一起,系于腰间,左右两侧各五片做翅膀,后面三片做尾翼,并用绳子分别系在手臂和手腕上,自由操纵。充分表现着孔雀的漫步林间,水边嬉戏、飞跑追逐、展翅飞翔,以及最精彩的开屏抖翅等。各种运动姿态、动态都靠足够的臂力和手腕的功夫。
  嘎光舞、傣语意为“围着鼓跳舞”,“光”即鼓在云南的德宏、西双版纳、耿马等地区流传。舞蹈表演形式自由、时间、地点不拘,男女老幼皆可参加,是民族风格浓郁的自娱性文艺项目。参加者合着鼓乐声自由起舞,膝部规律地屈伸、颤动、身体前俯、后仰,突出了傣族民间舞蹈的“三道弯”和“一顺边”的美学特征。依拉贺舞……,鱼舞……,蜡条舞……。
  除此之外,泼水在傣历年间成为重要活动之重,我们知道傣族是个喜爱水的民族,他们近水而居,新年伊始,洁净的水在他们心目中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泼水,表达了傣家人美好的祝福和追求。
  泼水节时,不论男女老幼,不分民族国籍,也不管相识与否,大家可以无拘无束地互相泼水。泼水又分“文泼”和“武泼”。所谓的文泼,是对长者和尊敬的人礼节性的祝福,正如一首民间叙事诗所描写的那样,用树技叶蘸水轻轻地淋洒,也可以用鲜花蘸水。所蘸的水,还要用鲜花瓣浸泡过。淋洒的部位,一般是脖颈后。在泼水前,还要向被泼者说一些吉祥如意的祝福之词。至于武泼,是名副其实的“泼”,不管是用水碗,还是用水盆、水桶;不管是在广场上、佛寺前,还是在马路上;不管对方正要泼你,还是毫不戒备;不管是劈头盖脸,还是背后袭击,你手中的水尽可以一古脑儿地泼出去,被泼者霎时间变成了“落汤鸡”。这种泼水,可以追逐、可以躲闪、可以阻挡、可以偷袭、可以拦截、可以逃避,但被泼者不能发怒。银花飞溅,欢声雷动,泼水节使节日充满了狂欢气氛。
  泼水节虽然是节日的一项主要内容,但并不是节日期间任何时候都可以泼水。在西双版纳,只有“日子之王”那天可以泼水,时间限定在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在德宏,整个节日期间每天都可泼水,但时间必须在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七时半。
  泼水是傣族的一种古老习俗,这种习俗开始于何时已难考究清楚。这一习俗是怎样产生的呢?对此,傣族人民中流传者许多美好的传说,其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七姐妹杀魔王”的故事,梗概如下:
  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一个凶残的魔王,他魔法高超,刀砍不进,枪刺不入,水淹不死,火烧不化。这个家伙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他强抢了七个美女为妻。他的第七个妻子是人间公主婻粽布341美丽、善良、聪明、勇敢。有一年六月傣历新年之际,婻粽布趁着魔王酒醉,假意奉承,从魔王口中套得一个秘密;不可一世的魔王也有致命的弱点,就是用自己的头发勒自己的脖子。待魔王睡熟后,婻粽布机敏的拔下一根魔王头发,勒在魔王脖颈上,这时,魔王身首分离。但他的头却变成一团烈火,滚到那里烧到哪里。为了阻止魔头之火蔓延,婻粽布和另外六个姐妹轮流把魔王之头抱在怀里,火就不再燃烧了。她们就这样轮流抱着魔头,直至它腐烂为止,为了洗掉七姐妹身上的污垢,人们向她们泼水。由此,留下了泼水习俗。这个传说表达了傣族人民憎恶残暴,歌颂善良的美好心愿,同时,考虑到傣族地区的气候特点,很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联想:魔头之火不正是烤焦大地的旱魃,而泼水不正是喜降的甘露吗?

三、象脚鼓的起源传说

  象脚鼓,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傣语称“光亚”或“光吞”,意为长尾巴鼓或短鼓,象脚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思芽和临沧等地。明朝人钱古训写的《百夷传》一书中说:傣族“以羊皮为三、五长鼓,以手拍之”。这里所说的“三、五长鼓”正是指的象脚鼓,其长度有三尺至五尺的意思,可见在明代以前,傣族就已经有了象脚鼓。
  象脚鼓呈敦圆筒状,上是鼓首(鼓膛),形如菠萝;中为鼓腰,圆筒,较细;下是鼓尾,似喇叭喷口,外径与鼓面相当或稍小一些。鼓身用攀枝花树或芒果树圆木镂空制成,具有震动均匀,共鸣悦耳,轻巧和不易开裂变形的优点。鼓面蒙麂皮或黄牛皮、羊皮、虎皮、用麂皮条或牛筋条绷拉,可随时根据气候干湿度调整面皮,或松或紧,使音响适中,从鼓腰以下,镌刻似棕榈树干的圈状槽纹,层层下叠,亦可雕画南瓜藤、蚯蚓花、蕨菜花、荷花等图案。尾部不蒙皮,在喇叭口内画千瓣莲花花瓣,状如金莲盛开。一般用土漆刷成黑底或红底,以金、黄、白、蓝等色涂花。用红布带系首尾两端,挎于左肩,及胯部;挎带上有“鼓衣”装饰,“鼓衣”一般用彩色丝带、毛线绳或实心圆形布条编成菱形网状,嵌挂上小圆镜及亮珠,下垂各色缨穗绒球,恰好罩住挎鼓的肩头和臂膀,鼓尾处缚二束孔雀尾翎(或雉鸡尾毛)。敲击时飘袅飞舞,绚丽瞩目。
  象脚鼓分长鼓、中鼓和短鼓。大象脚鼓,又叫长鼓,是象脚鼓中最为长大者,一般长130-160厘米。常与锣、镲合奏,不单独演奏。中象脚鼓,又名短鼓。各地规格不一,常见者长60-70厘米。可边击边舞,变称“象却鼓舞”,有单人舞、双人舞等,傣族村寨有比赛此鼓的习俗,小象脚鼓,呈矮脚杯状,仅长30-40厘米。
  关于象脚鼓的起源有很多种传说,其中能被傣族民间广泛流传的有:
  传说一,在很久以前,离边界不远的一个寨子里,住着两夫妇。丈夫岩相,是一个本分的庄稼人。妻子叶罕,不但家务熟练,待人和气,而且还从她父亲那里学会了一套高超武艺。有一年,敌人常到边界烧杀掠抢,岩相从妻子那里学了三十天的武艺,披挂上阵,英勇杀敌,保卫了边界的安宁,后来因寡不敌众,战死在疆场。叶罕强忍悲痛,抽泣着把自己的丈夫安葬在一棵埋冬罕树下。叶罕悲伤极了,每过三天。她要到岩相的坟前去祭奠一回。有一次,她去上坟时,刚祭完毕,坐在树下痴想,忽然听到一阵低沉雄壮的歌声,用心一听,原来是身边那棵埋冬罕树里发出来的:

  最好的埋比欧竹哟要做箭,
  最好的钢铁哟要打刀,
  最好的快马哟要上阵,
  最好的男子哟要把家乡保!

  叶罕听来听去。那悲壮激昂的歌声,竟像是岩相唱的!歌声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叶罕简直听得入了迷。歌声中,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十分熟练地挥舞着祖传宝刀,高喊着向敌人冲杀过去。这以后,叶罕每次来上坟,都能听到那熟悉的歌声。直到听过多少遍后,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后来,叶罕想:既然这树会唱歌,这歌声我又永远听不够,不如把它砍了抬回去,天天听到自己亲人的歌声。于是她就把那棵埋冬罕树砍了下来,那棵树的根脚有一段是空的,叶罕就把那段空心埋冬罕树截下来抬回了家。从此,她就能天天听到丈夫岩相的歌声,为了不让灰尘掉进埋冬罕树里边,她就用一块结实的山羊皮把树的上端包起来,用索子扎得紧紧的。从那时候起,傣家人就学会了做象脚鼓。而且,都像叶罕做得第一个那样,一定要用埋冬罕树做。一定要用岩羊皮绷。而且敲象脚鼓时一定要用糯米粑粑粘住鼓面。一切做好了,嘿!你就听吧:“嘣叭叭嘣,嘣叭叭嘣,嘣叭叭,嘣叭叭,嘣叭叭嘣。”据说,敲象脚鼓时,如果你的头向左边靠一点,还能听到岩相那雄壮有力的歌声呢!
  传说二,听老人们讲,有一对青年夫妇为躲避头人索要欠债逃进深山老林。一天,他俩走得精疲力竭,就在一个深水潭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嘣~嘣”响声。由于水潭四周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芒果落进水潭的响声,向四周发出了动人的回声,这声音驱散了他俩的忧愁,给他们带来了欢乐。
  为了摹仿这响声,他们吹下芒果树,依照大象脚的形状,把圆木挖空蒙上牛皮,制作成鼓,鼓声犹如芒果落进水潭中的响声。从此,他们俩居住在深山里,以击鼓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有一次,正逢林外附近傣族人庆祝“泼水节”,他俩就背着鼓去跳象脚鼓舞,其鼓声和优美的舞蹈受到“泼水节”中人们的热烈欢迎。不久,象脚鼓与其舞蹈就在傣族地区流传开了。
  传说三,相传在远古时候的孟遮地区是一个碧波荡漾的美丽湖泊。可湖畔却盘踞着蟒魔和龟魔,它们四处造孽吞食人畜。后来一位傣族武士带着一群猎人来到湖边,消灭了吞噬人畜的蟒兽,用其皮蒙在空心树和竹筒上敲击取乐,于是便形成了鼓。几年后,有两位驯象人把鼓改制成为象脚的形状,从此以后傣族民间便有了象脚鼓。
  无论那种传说,都表明,从很古老的时候起,象脚鼓和象脚鼓舞,就是傣族人民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并经过不断加工、提高,使象脚鼓成为傣族民间舞蹈必不可少伴奏乐器,象脚鼓舞也成为一种节庆日比较完美的、独具傣族民间特色的一种文艺表演形式。

四、“泼水节”中的象脚鼓是一种完美的舞蹈表演形式

  象脚鼓与舞结合在一起是傣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完美的舞蹈形式。
  象脚鼓本身是傣族民间舞蹈必不可少的主要伴奏乐器,只有在象脚鼓的伴奏下,傣族的民间舞蹈才跳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有一位民族艺术家曾这样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讲,象脚鼓声是傣族民间舞蹈的灵魂。”45这个是非常形象、贴切的,凡是到过西双版纳或德宏傣族居住区的人们都能见到这样的情景:当种完谷子,田野披上绿装时,傣族人民就要敲响象脚鼓,尤如春雷来临……。收割季节,当粮食满仓,傣家人就要跳起象脚鼓舞欢庆丰收,尤其是在“泼水节”或“赶摆”时,象脚鼓敲得更响亮,象脚鼓舞跳得更欢快,有时通霄达旦地敲啊、跳啊、唱阿,使节日的气氛异常热烈。
  象脚鼓舞傣语称作“光黑拉”、“烦光”,也叫做“嘎光”,168是由男子表演的自娱性民间舞蹈,妇女只跳伴舞,表演者以左肩背鼓,左手扶住胸左侧的鼓首,右手击鼓而舞,这种舞蹈可由一人跳,也可由两人对跳,还可以由许多人一起跳。舞步稳健、豪放、有力、热烈而又潇洒,其舞动特征如下:
  第一,手上的舞动特征。因为鼓是靠手敲打的,手上的技艺表现得很充分。右手击鼓前要以肘部带动握拳的手猛烈向下敲打鼓面的同时,左肩要快速往前推,右肩拉回。这样,动作显得稳健有力。手在敲打鼓面时,一般用拳、掌、指三种方法敲击:拳敲,即手握成拳,用拳心、拳底、拳背、拳腕敲击;掌敲,用掌心、掌肌、掌背(鱼脊肌)敲击;指敲,用五指、四指或二指、一指敲击。击鼓时,以右手为主,敲出各类鼓点,左手配合,或敲或按,掌握音量强弱或做出某些特殊的效果。
  有些技艺娴熟的鼓(舞)手,在乐极之时,也用肘部内侧,膝盖及足跟,脚趾敲鼓,跳出各种舞姿,变幻无穷的鼓点中,有共鸣瓮钟的空击(即左手不触鼓面,右手敲打鼓心),有干脆清晰的边击(用手掌或手指击鼓边)。有雨打芭蕉似的按击(一手按摸鼓皮,一手敲打),随着情绪变化,或快或慢,随心所欲。
  第二,脚下的舞动特征。舞者膝部的上下起伏富有韧性,小腿蹬地时快速有力,当舞者身背长象脚鼓做出“前点步半蹲屈伸”、“后点步半蹲屈伸”、“踏步全蹲屈伸”、“八字步半蹲屈伸”等起伏动作时,他们常常敲鼓的动作与上下起伏配合得非常紧密,一般来说用手敲击时,膝部就弯曲,而抬手时膝部立直,当以一腿为主力腿,另一腿做悠腿,抬腿、踢腿等动作时,上身显示出傣族舞蹈的“三道弯”运动特征,另外,跳“嘎光咬”①或“嘎光龙”44之前,舞者敲击各种鼓点,而后双腿微微下蹲,先退步再悠腿自转数圈,以示四面八方,听着,要起舞啦!做稳重慢节奏鹭鸶趱脚,孔雀扒沙、猴子倒退和后踏步等脚下舞姿动作时,多是向下压低重心。以大腿支撑长象脚鼓首,令其鼓尾落地,舞者呈马步深蹲且身体斜侧对鼓面边击鼓边舞蹈,表现出其舞姿稳健,铿锵有力的舞动审美特征。
  第三,摆鼓、甩鼓、晃鼓的舞动特征。摆鼓、甩鼓、晃鼓是针对跳中象脚鼓而言的,跳中象脚鼓在傣族生活地区更为普及,舞姿变更加丰富多彩,德宏地区的傣族跳“嘎光”时舞者腰、腹及臀部前后晃动幅度较大,犹如大青树上附生藤子的弹性伸缩,双足屈伸灵活,上身及双臂起伏自然,有内在呼吸感,从运用鼓的动态看,跳法大致可分如下三种舞动形式。
  其一,摆鼓。用基本屈伸步转圈,踢腿跨步半蹲,交替进退,摆动鼓尾。其二,甩鼓。通常二人对跳,后弓箭步左右交替进退换脚跳,进步时先扬鼓首,退步时将鼓尾甩上肩头,喇叭口朝天,面皮朝地,复原状后二人跳开,再迎面合拢,对着面上步跳成前弓箭步,将鼓尾甩高划一大圈,而后错步跳开。有的是舞伴击钹,鼓尾上甩时,钹从下绕,交替划圈,反之亦然。西双版纳的傣族甩鼓时,更具风味。二人相对,将鼓尾翘起靠近,前弓箭步屈伸颤动双腿,颠晃身躯,稍顷,转身换位,背靠背地向上甩鼓,相互晃身扭头微笑,风趣诙谐。这种舞姿常用于高潮,称作“团在”,意思是指舞姿如花,变化多端。其三,晃鼓。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均有原位上下左右晃动身子从而使鼓晃动的舞蹈动作,有时晃鼓横行,有时晃鼓进退,一般舞者都控制鼓尾的摆动幅度,还有的舞者在晃动身体和鼓首的同时小幅度地晃头,中幅度地扭腰,大幅度地摆殿。
  综上所述,觅寻傣族象脚鼓的民间舞动特征,无法抛开傣族的悠久传统历史文化以及傣族人民对水的依赖,对水的热爱。水的使用和火的使用一样,给人类文明增添了光彩。人类有了火可以熟食,增强体力,促进成长;人类有了水就获得了生命之源,水滋润着万物,勤于洗濯,有益健康。傣族人民喜爱水,勤于洗濯,是水文化的特征之一。人们劳动归来,再疲劳也要在水边或汲水洗濯后才吃饭。傣历年的重大意义在于泼水节,有了泼水节傣族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丰富多彩。傣族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伟大民族,傣族的象脚鼓是这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更是泼水节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无论傣族人的音乐、舞蹈、歌声都离不开象脚鼓的伴奏和参与,有了象脚鼓,傣族的音乐才能悦耳动听;傣族的舞蹈才能激情奔放,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傣族的歌声才能响彻四方。为此,本文从对傣族的认识入手,在阐述象脚鼓起源传说的基础上,用一定篇幅叙说象脚鼓在傣族人民最重大的节日——泼水节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以及概概出泼水节的这一古老习俗的传说,最后从三个方面总结出象脚鼓的民间舞动特征。由于使用象脚鼓的民族较多,分布地区较广,即使同一民族,因所处地域不同也存在差异,各具特色,在本文内很难将傣族象脚鼓的民间运动特征一一囊括,也正是这个原因,也使得象脚鼓舞的运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许多爱好者采拾不尽,为之倾倒,这也正是笔者慎选此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Journal of Nanjing Art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2008年1期
    冯百跃,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1960-,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创作。)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中国·德宏第二届葫芦丝文化节”举行
 下一篇文章: 布朗山见证男孩“升和尚”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