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完家强这部摄影集时,一种愉悦由心而生.犹如春风拂过一池碧水,荡起欢快的涟漪,又像秋叶载着斑斓的色彩,在梦境中飘舞。跟着家强的镜头去做了一次诗意浓浓的旅行,感悟了大自然的奇妙,触摸着各种鲜活的风情。无言中,家强把他对美的感受传递给你,让你成了一个兴奋而快活的俘虏。 家强当过记者,做过报社总编,以前就在报上发表了数不清的作品,那时更多强调的是新闻要素,目的在于报道任务。虽也是瞬间,也属创作,但角度不同,个性要服从任务。调来文联后,我们就在一起了,大家相处甚好,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论文艺,涉及内容与报社的同仁有所不同。行当不一,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家强的聚焦开始发生了变化。短短几年过去,作品面目一新,收获确实不小。这些年家强不断远足,视野更加开阔,创作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镜头下的山川河流,风俗民情,甚至那些可爱的小动物,都让你感受到生机的勃发和那种来自天然去雕饰最本质的美,不得不使你对大自然充满敬意,让你深信万物有灵。 关于摄影,我们听到过不少故事,为一张作品蹲守几十天,上上下下踏破铁鞋,如何坚韧走不拔,如何劳尽心血等等。这是一种令人感动甚至让人敬畏的创作方式,有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在其中燃烧,可敬可佩。然而艺米之路多种多样,好作品的产生也并非都要如此,也非人人都要这样做。家强的作品轻松明快,不吓人,不累人。这和他顺其自然,不刻意而为之的理念有关,甚至和他个人的性格也有关。他为人真诚平和,善良厚道而不失智慧,在生活中不时会讲出一些幽默风趣的笑话,把周边的人搞得很愉快。换一句话心态平和的人,往往不求险奇,不夸张,不故弄姿态,往往是在平淡中平静地释放自我,作品亦然,绝不会为一张作品弄得死去活来,耗尽心血,把自己和作品塑造成很怪的样子。对于家强来说.美是一种不经意间自然得来的,而不是刻意的产物,审美的角度也应该是多元的。家强以一种轻松而不刻意的方式达到雅俗共赏,有广大的群众性,更具有现实意义,这恰恰体现了当下更多人的一种自在状态。家强取得的可喜成绩,并非空穴来风,也非全凭才气,是他在是想及艺术多方面长期积累,不断求索的结果。从他编写的一系列丛书看,就可知他的深厚功底,他通汉文又通傣文,作为个人的文化底蕴,汇合了汉文化与傣文化的两大支系,在他的艺术河流中自然就闪现出多彩的浪花。家强穿行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神圣的雪域,静谧的村庄,奔腾的河流,欢快的牛群,一花一果、一草一木都在他的心灵中卷起过激动的浪花。当他的足迹伸向欧洲的乡间小道,或是漫行于东南亚的神秘色彩中,异国的风情仍然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惬意,美是没有国界的。然而他镜头对准更多的还是德宏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这块土地的美丽与灵秀给他以灵性和智慧,他要像乌鸟反哺一样,报答故乡,把对故乡的深情,把故乡的美,通过他的镜头介绍给更多的热爱生活的人们。 如果问,有什么不足还应该提一提,我可能会说,集子中多少还有着一些新闻的味道;同时又会说,这种味道是否真的属于“不足”,至少目前我还未完全弄明白。 家强的镜头,为我们采撷了愉快,采撷了大自然最纯美的色彩,让我们一起跟着他去旅行。
2009 年10 月
作者简介
龚家强, 男,傣族,原籍梁河县,生于盈江县,1982 年1月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20 余年,主任编辑,曾任德宏团结报社党组副书记、副社长、副总编辑,德宏州第三届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学会副主席2003 年6 月调到德宏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历任州文联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主席。主编《傣汉辞典》《傣族“三大悲剧”叙事长诗》《德宏傣文书法作品选》。与他人合编《德宏傣族文学概要》(傣文)《傣族农民宝典》(傣文)。组织编辑出版《德宏诗歌选》《德宏散文选》《德宏美术作品选》《德宏摄影作品选》。
编 辑 宰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