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谚语蕴涵的和谐理念解读
王军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民族的语言,必然承载着该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元素,谚语具有“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的功用,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谚”注为“传世常言”,即“世代流传的(蕴含深刻哲理的)熟语”;通过对谚语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解读出某一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西双版纳的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语言优美的民族;傣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丰富多彩的谚语。这些谚语是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对社会、对自然的思考和充满哲理的人生体验,尽管谚语“简单通俗”,译成汉语后直白如话,但却蕴含着傣族人民洞察一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闪烁着和谐理念的光芒。本文以林川、刀文学两位先生整理翻译的《傣族谚语手册》为主要材料,试图对傣族谚语中蕴含的和谐理念作初步解读和分析,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传统文化的支持。
一、企盼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们常说傣族是“水的民族”,性格温顺,热爱和平。应该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傣族社会必然经历了数不清的动乱、战争和灾难;但我们也发现,相对而言,西双版纳的傣族社会在相当多的历史阶段呈现一种地方安宁、社会安定的和谐状态,这应该与傣族人民性格温顺、热爱和平、想往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分不开的——不少谚语就反映了这方面的诉求。
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安定和谐。因此,不少谚语强调了
家庭的和睦:首先,夫妻之间要“夫同苦,妻同穷”,同甘共苦是夫妻恩爱的基础;“夫在哪里,妻子相随”,夫唱妻随才可能建立起和睦的小家庭;“夫出主意妻帮忙,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同类的谚语还有“一粒米费千万力,夫妻相爱白头到老”,表达的都是对相亲相爱“白头到老”爱情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其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傣族传统文化中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讲的是“生男爱,生女喜”,对自己的子女,父母多能做到“搂在胸口前,抱在膝盖上”,“吃肉想着儿女,啃骨头想起狗”,做事尽可能“合子心,符侄意”;对子女的教育也多是和风细雨的温言软语,强调父母亲“睡前不骂子,饭前不骂儿”——正是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傣族地区很少见到父母打骂儿女、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的现象。再次,子女和小辈要敬重父母和长辈,因为“蚂蚁堆是田中宝,老人是村寨长老”,所以“要尊重老人,要知父母养育恩”。这种对父母和长辈的敬重还应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鸡飞上楼别用棍打,老人在楼上脚步要轻。”显然,这种夫妻恩爱、怜幼尊老的风尚是非常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
2.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村寨内的团结、协调,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宁。因此,傣族人民非常注重一村一寨的团结、和谐。他们强调:“一棵树不成林,一家人不成寨”,村寨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落水同为鱼,落田同为稻”,四面八方的人聚居在一个寨子,就成了关系密切的亲戚朋友;一个个小家庭聚在一起,才能“开田垦地,共建村寨”;村寨内出现生产、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全寨人要“同出主意,共商事宜”,同心协力去解决和克服;对村寨内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决不能扩大和激化,应遵循“家庭纠纷,在家说清;寨里纠纷,寨里解决”的原则,化干戈为玉帛,保持村寨内的协调一致,实现“常唱歌,寨欢乐”的理想。傣族人民这种注重村寨内的团结、和谐的观念,突出地表现在寨中举行的重大活动中,诸如敬神礼佛、建房盖楼、栽秧割谷、婚丧嫁娶等,大多是倾寨出动,全员参与,很少有人袖手旁观,正所谓“忙时互相帮,有饭一同吃”。笔者在傣族村寨插队时曾亲历过这样一次捕鱼活动:全寨人无论男女老少,凡是能出动的人都带着各式各样的捉鱼器具走下竹楼,上百人的队伍沿大开河顺流而下,一边捉鱼一边尽情地欢叫、歌唱,堪称场面蔚为壮观的“围渔”盛事,真正印证了“要有吃,同出主意,想丰收,互相帮忙”的谚语。后来,笔者与几个知青朋友30年后重返插队的曼么老寨,又是这个寨的父老乡亲全寨出动,在晒场上为我们举办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全寨的老女男少和我们几个知青围着十多张藤篾饭桌从烈日当顶的中午一直欢聚到星月交辉的深夜……在深为傣家父老乡亲盛情所感动的同时,笔者对傣族群众注重村寨团结和谐的理念有了更具体、更生动的了解和认识。
3.社会的和谐是与地方的安宁和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村寨与勐的和平与安宁,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对此,傣族人民自古就有深刻的认识。他们把寨与寨、勐与勐之间的关系视为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上下寨,船同河,鸡鸭声相闻”、“田同沟,两地同河”;在地域上紧密相邻的寨与寨、勐与勐之间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当然应该“牙靠肉,舌靠嘴”,在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实现寨与寨、勐与勐之间的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一旦小家庭与村寨乃至整个社会三者之间出现利益冲突时,处理的原则应是“家事不如寨事,寨事不如国事”,以村寨和地方的利益为重,以保持地方的安宁与和平为重。当然,企盼社会安定和谐的傣族人民历史上也曾多次经受了动乱与战争带来的灾难,这使他们对动乱与战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两象相斗小草遭殃,两勐相争百姓遭难。”因此,反对动乱与战争,企盼社会和平安宁,始终在傣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注重人与人的和谐
人是构成社会组织的主要元素,社会的发展、进步主要依赖于人的活动。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傣族谚语蕴含的和谐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注重人与人的和谐。这种人与人的和谐理念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使是在交通极不方便的古代社会,人与人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两座山不会相逢,人与人会相见”,相见时要“左手递饭,右手递鱼”表示友善。人与人的这种密切联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傣族谚语形象地表述为“八哥靠牛,牛靠八哥”。八哥是亚热带一种以昆虫和植物种子为食物的黑羽鸟,常栖息在水牛背上啄食虻蝇等昆虫,水牛也因此而免除了虻蝇的叮咬之苦。正所谓“稻谷离不开田,鱼儿离不开水”,人与人之间就像八哥与牛、稻谷与田、鱼儿与水一样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同类的谚语还有“牙靠肉,舌靠嘴”,它与汉语成语“唇齿相依”可以互为诠释。人与人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旦受到破坏,就会出现“牙巴脱,颈也歪”的局面,这与汉语成语“唇亡齿寒”表述的人生哲理是一致的。
其次,人与人之间要团结互助。一是要加强沟通与联络,尽可能多地“登门走访,促膝谈心”,因为“互不往来路冷清,互相交往路热闹”,“客不来寂寞,路不走草深”;加强了沟通与联络,就能做到“身在远,心相近”,“有吃同举筷,无吃一起找”。二是提倡团结互助,因为“一捆箭大象踩不断,团结一致打不烂”;在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要积极施以援手,“见人做重活不袖手旁观,要关心相助”,因为“孤独无依,遇事困难”,“一人做事寂寞,一人办事困难”。在这种团结互助的观念影响下,如前所述,傣族村寨内举凡建房盖楼、婚丧嫁娶、渔猎农耕等活动多是举寨出动,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一人(一家)有事,全寨帮忙。应该说,这样的人际关系正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石和保障。
再次,注重亲戚间的往来与沟通。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特点,即傣族社会特别重视亲戚关系,所谓“鸡有羽毛,人有亲戚”,因而有关亲戚间往来沟通的谚语特别多。一是强调亲戚就是亲戚,不能分贫富贱贵,如“刀砍水不断,再穷是亲戚”,为人应“破衣可丢,穷亲不弃”,完全没有“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居闹市无人问”的势利;二是强调亲戚之间要保持往来和沟通,“好亲戚要常来往,好朋友要常拜访”,因为“宝石三年不擦拭成石头,亲戚三年不来往变生人”;三是强调亲戚多了有依靠,所以“要有三位祖辈,要有三村亲戚”。
三、追求人自身的和谐
人是有思想的高等动物。面对权力、地位、金钱、欲望等种种诱惑,人总是脆弱的,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经常处于一种矛盾即不和谐的状态,这就要求人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达到身心的健康与和谐。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关于通过修行实现自我完善、行善积德便会消除痛苦、得到解脱、进入永恒欢乐的理想境界的教义对傣族人民有着深厚的影响,许多谚语就反映了傣族人民加强自身修养、追求身心和谐的思想观念。
“为人不道德,如同花不香”,这是要求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样的谚语还有“满山都是直树,为人要有涵养”。由此可见,那些有着深厚道德涵养的人,才是人们喜爱、尊敬的“香花”和“直树”。反之,“人无涵养,牛不穿鼻”,没有道德涵养的人就成了未经驯化穿鼻的“野牛”了。
为人要坦诚正直,就像“明对明,露天晒白布”一样;面对矛盾的双方要“站在中间,不偏不倚”,力求公平、公正和公允;待人接物要正直,“不挑拨是非,别挑拨他人吵嘴”。
待人要热情礼貌。“鸡上窝咯咯叫,客人进屋要打招呼”,不能冷落了客人;“待人热情,相敬如宾”才是待客之道。
处世要学会感恩。要“以情对人,以义报恩”,“吃饭不忘种田者,吃鱼不忘捕鱼人”,那种“吃人家的饭,反拉屎在饭桌”的人是不知感恩、恩将仇报的卑劣小人,必然受到全社会的唾弃。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美德之一。“为人要守信,当和尚要守戒”;无论男女都应做到“女不失信,男不变心”;如果出现失信的情况,那就应该“见凶兆不应再做,言而无信不再为友”;与人交往时说话要负责任,心口如一,不能“嘴说一样,心想一样”,因为“话经说出,如刀刻木;石头断裂,无法焊接”,这与汉语成语“言必信,行必果”表达的道理是相同的。
此外,有的谚语是戒贪的,如“不贪他人物,别爱占便宜”;有的是提倡谦和礼让的,“同走一田埂,握拳不让路”是一种不好的品行,“互尊互让,道路宽广”才是为人处世的理想境界;有的是提倡吃苦耐劳的,如“酸能吃,苦能吞”的人才是意志坚强、可以成就大事的人;有的是强调自省、自律、自觉的,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一日洗一次澡,一天梳一次发”,即孔夫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处处都应严于律己,“丢了斧查本寨,刀砍缺怪自家”,不能出了差错就把责任推给别人,而应该“先审自己墙,先洗自己牙,审人先审己”,“说话要思前想后,说人先说己”;有的是鼓励勤学求知的,如“最大的虎是斑斓虎,最魁梧的人是有知识的人”,这是对“知识就是力量”的最生动的阐释,而要有知识,就应勤学勤问,即“要有知识勤学,要有本事勤问”,勤学之外,还要注重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学习,即“想见猴子吃芭蕉花,就得进森林”,注重向师长学习,即“亲近为师者,先进变后进”……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傣族谚语中关于忍耐、制怒的谚语较多,仅《傣族谚语手册》中就收录了9条。如“忍一次不迟,等一会儿不晚”、“忍一下可当官,忍九次坐金殿”、“发怒不出门,闹市不说大话”、“说话别动辄生气,家里有客别发怒”。因为不能忍耐和随意动怒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头人生气钱来,百姓生气破财”;只有努力做到 “今日想动怒,强忍到明天”, 人才可能做到心态平和,身心和谐、健康。这些谚语与汉语中的“退一步海阔天空”、“百事忍为先”是异曲同工的。傣族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倡忍制怒的观念,应该与佛教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佛教文化影响的结果是使人心胸宽广,对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能忍则忍。正是在这种忍耐、制怒的思想观念的长期熏陶下,傣族才形成了温顺如水的性格特征,傣族社会才可能建构起相对协调平和的人际关系,许许多多的傣家人也因此而成为品行端正、修养有素、身心和谐的脱俗之人。
四、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
传统汉文化在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更多的是倾向于人与自然的混元一统,即“天
人合一”。而在傣族传统文化中,更多的是强调大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对自然是一种依附关系、依赖关系,他们把自然敬奉为“神”和“父母”,即“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天地间谷子至高无上”。最令人惊奇的是,在广为传播的一条谚语里,傣族人民把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和森林、水源、田地、粮食、人类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了极为准确、精练而又深刻的表述。这则谚语就是:“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源,没有水源就没有农田,没有农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笔者曾不止一次地感叹,世界上恐怕还没有哪一个民族能用如此简洁直白的语言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描述得如此准确、到位。从这条谚语里,我们不难解读出傣族文化对自然的尊重、崇拜、敬仰和依赖。可惜的是,这条谚语未收入《傣族谚语手册》中,但该书收录的内容相近的16条谚语,仍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傣族人民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崇尚与向往。
一是突出强调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如“有水就有鱼,就田就有谷”,人类的食
物鱼和谷必须“有水”、“有田”才能生产出来,“没有水不能养鱼,没有田不会撒秧”;就像“稻谷离不了田,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类一刻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为“鱼离水难过,鸟离树寂寞”,人类一旦失去了森林、水源、土地,就没有了食物,就难以生存和发展。
二是通过对自然的神化来保护自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傣族社会基本上属于农耕社会,田地、水源特别是涵养水源的森林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人们往往把森林、树木加以神化,即“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林有护林神”,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龙林”和“神树”,“神树”是不能随意砍伐的,“龙林”(逝者灵魂安息之地)内严格禁止狩猎、采集和进行其他有害活动,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的作用。据统计,全州30余个自然勐(坝子)和600多个村寨,通过“龙林”这种形式保存下来的森林达3~5公顷,西双版纳也因此而保存了中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成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所以,傣族谚语才特别强调“枝叶茂盛,鸟喜藏身”和“虎胖靠竹林,竹林茂盛因虎在”,茂密的森林是所有生灵(包括飞鸟、走兽和人类)永远的家园。
三是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强烈憧憬。“爱水又爱鱼,爱田又爱谷”的傣族人民理想中的家园被描述为“田里有谷,水里有鱼”、“园地千丘,种果成林”、“莲不变色,水不污染”、“居住清洁,住宅花开”。应该说,傣族谚语所描述的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家园,并不完全是“水中月”、“镜中花”,即使是今天,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外游客仍然可以在西双版纳领略到森林茂密、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稻香鱼肥、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情景。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千百年来傣族人民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结果。
五、 余论
1.本文的研究材料主要取自《傣族谚语手册》(西双版纳傣文、汉文对照)一
书,该书所收录的谚语流传地区为西双版纳。笔者在引用时,在不改变谚语意义的前提下,对少量谚语的译文作了语言文字方面的调整;个别谚语如“有水就有鱼,有田就有谷”,我们主要从字面意义上进行解析,但不排除它具有“强调两种事物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比喻义。
2.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存在等级差异、阶级对立的历史条件下,傣族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必然存在严重的矛盾和对立,谚语所表述的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只能是傣族人民的一种向往、追求和愿望,但不能排除在某些时期、某些地区、某些方面或者与其他民族相比,傣族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得较好,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当然,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傣族人民对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的追求、企盼才可能真正实现,傣族谚语所蕴含的和谐理念才能成为真真切切的现实的和谐。
3.在现实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当前,人们的许多作为正越来越多地背离傣族谚语所表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枝繁叶茂,鸟喜藏身”的热带雨林在不断受到砍伐。更深入地解读、领会和实践傣族谚语中蕴含的和谐理念,必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保护好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友好的生态之州、小康之州、和谐之州——这也正是本文的最终目的所在。
[附记] 本文承蒙西双版纳州政协文教委主任刀瑞廷先生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谨此深表谢忱。
参考文献:
林川、刀文学整理翻译:《傣族谚语手册》(西双版纳傣文、汉文对照), 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单位: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责编:帕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