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论傣族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区域性
作者:赵世林 田蕾    点击率:3842  转自:傣族网/傣族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二集) 更新时间:2009/9/14 21:59:36

 

论傣族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区域性

 

赵世林 田蕾

 

 傣族文化是在特殊生态环境中产生的。“水、林、田、粮、人”的生态文化观点是傣族生态馆的核心内容,一切的生产、生活、祭祀等活动都是围绕着水进行的,在傣族的古歌、农耕、祭祀、习俗等方面都有着极其生动地体现。大凡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特质的文化都与环境有关。我们对于傣族生态的氛围的研究不能脱离傣族文化,同时研究傣族生态文化势必要研究傣族所生存的文化生态。在生产力发展较慢、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的情况之下,人们对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傣族在云南分布地区广泛,其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区域性,促生了傣族文化的地区差异,即文化的区域性。这种区域性也促生了傣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研究傣族的生态文化的区域性这个课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    研究傣族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内涵  

今天,环境决定主题已基本被人与环境模式的出现所取代。这一模式认为环境起着一种“限制性的”但非创造性的作用,或者说,认识到了复杂的共同的相互作用。但是,环境决定人类生物差异的解释继续表现出强有力的、决定性的影响。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葬送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不能只顾当代的发展而限制了后代的发展能力。  

傣族文化与人、生态环境是有机的整体,一个完整的、平衡的生态链,缺少或破坏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造成生态的失衡。保护这种生态文化的区域性,能更好地维护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土壤,对于傣族地区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要依本区域的自然生态特征和人们早已形成的价值观念以及该地区民族的生态审美心理,寻求最佳的生态平衡点。  

区域生态系统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人的活动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人的活动占据主要地位,但人类不能摆脱自然生态过程的制约。资源、生态、经济相互联系构成了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生态系统,任何一种要素的变动势必会对整体和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傣族各个区域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本身,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动态机制系统。人们为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依赖自身智力、体力和社会经济机制,不断开发利用自然。同时,以生物的繁衍生息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样需要不断适应环境和强化自身的生存,发展机能,在提供人类所需物质和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也需要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系统中得到能量补偿。傣族人民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绚烂的民族文明,而这些民族文化又积极地保护着他们赖以生存的这方水土。

二、    文化生态与傣族文化    

生态原是生物学的概念,指生物与其生长环境的交互关系以及生物彼此间的交互关系。文化生态就是文化生长与形成的环境和背景以及这些文化生成要素的交互关系,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氛围等等。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交互作用,往往形成一种文化的生成机制,对文化的类型、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文化对这个生成机制又产生能动的作用,在传承、积累中发展,对这些客观要素产生影响,而且越来越具有决定意义。文化生态是文化产生、发展、传承的土壤,使这种文化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相对封闭的地区,生态更是产生这种特有文化的决定因素。当这块土壤受到破坏或者丧失时,在它之中所产生的文化也将一并消失。同时,在这种特定生态环境中产生的文化,最终又维系、调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理的动态平衡,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大约有90%的傣族分布在北纬25°以南的地区,而与西双版纳处于同一纬度的世界上许多地方,基本上都是沙漠,如西双版纳的西侧,是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叙利亚沙漠、内夫得沙漠、内忑沙漠、鲁布—哈利沙漠、巴基斯坦沙漠、印度塔尔沙漠,东侧是加利福尼亚沙漠、墨西哥荒漠。但是中国云南傣族所生活的地区,则是另外一种情形,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和煦的风送来佛塔的铃声、潺潺的流水,俨然一派世外桃源的风光,这是北回归线附近幸存的唯一一片热带雨林。傣族主要生活在河谷坝区,这里气温高,降雨充沛,土地肥沃,水利灌溉便利,平坝的周围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傣族人民在能动地适应这种生态的过程中,产生了专门的技能、经验,并逐渐运用这种知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   

 傣族依山滨水而居,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傣族的谚语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这世代相传的谚语体现了傣族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之根本。有了水,森林茂密;有了水,粮食丰收;有了水,人类的生命才得以维持。在傣族人民的心中,奔流不息的水也拥有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是神圣而纯洁的。人们热爱水、崇拜水,是希望水能赐福于他们,同时也是为了在遇到伤害的时候得到保护。傣族的文化就是水的文化。所谓水的文化,就是傣族在长期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的实践中,基于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知与调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通常包括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利用水资源的技术,管理水资源的制度,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信仰、技术、制度三元结构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对水资源的认识与信仰处于核心地位。傣族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首先是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垄林”属于原始宗教的祖先崇拜的产物,它是傣族氏族祖先和部落祖先居住过的地方的总称。傣族每个寨每个勐都有自己的“垄林”。“垄林”内的一切动植物、土地、水源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为求得村民的平安、六畜兴旺,傣族人民还要举行隆重的“垄林”祭祀。“垄林”是原始宗教,但实质上,它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纯朴的自然生态感观。

三、    生态文化与傣族文化    

生态文化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社会—自然看作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不仅是一个存在系统,而且是一个价值系统。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协调发展,这种协调一是人与其他生命的协调,二是人—社会—自然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协调。协调发展的另一层含义是协调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它一方面肯定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肯定生命、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进化,是整体性价值和主体性价值的共同实现。  

有观点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它作为一种有利于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方式,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但是,在古代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就已经有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思想了,尤其在云南的傣族地区,千百年来一直自觉地保持着这种生态文化观。傣族的文化就是一种生态文化,它是在适应生态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并且在文化生态中得以传承。如果说生态促生了文化,那么傣族的文化就是在发展传承中一代代地维系了生态的平衡。  

傣族文化的核心是水文化,而从水文化中又孕育了垄林文化、稻作文化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水可以维护森林,森林又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水可以进行水稻种植,以提供给人们丰富的粮食。水是维系傣家人和环境的纽带。傣族谚语说到,“没有一条河流,你就不能建立一个国家;没有森林和群山的山脚,你不能建立一个村寨。”当傣族建立一个新的村寨时,最理想的居住地往往就是背靠群山或山脚,前临一片平坦土地的地方。这样水能够从山里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村寨平坦肥沃的土地适宜稻田耕作,从河中获得灌溉用水也十分便利。傣族择居时对水的依赖,是其民族精神中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内在思想观念的体现。  

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对原始宗教进行了整合,但对于水的崇拜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泼水节也成为浴佛节,同时也是傣族最为隆重的节日——新年节。傣族人民以相互泼水来感激水带来的幸福与平安。贝叶文化就是傣族的佛教文化。傣族的先民信奉原是多神教,后来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但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存在,并与植物的种植保护有着密切关系。传统上一个村寨必须有一个缅寺。而一个缅寺的基本条件是:释迦牟尼像、至少五个和尚和与佛教有关的植物。这些植物就有大约90种。首先是用于佛教礼仪的植物贝叶棕的叶子,菠萝蜜的木材用于菩萨、神器的雕刻,铁力木的种子的油是佛寺中的灯油;其次是赕佛活动植物;最后是庭院美化植物。从佛寺的角度,傣族人民就自觉地进行了环境的绿化,自然生态的维护。  

傣族有种植铁刀木的习惯。铁刀木又称黑心木,具有生长快、萌生力强、木材耐腐抗虫、燃烧值高等特点。傣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唯一一个栽培铁刀木这种植物作为薪材的民族,形成独特的铁刀木文化。尤其平坝地区的傣族,因上山找柴薪不易,所以在村寨周围种植铁刀木。砍柴时不是从底部砍,而是从1米左右高度砍伐,铁刀木可以在短时期内萌生更多枝杈。正是因为种植有专门的柴薪,傣族不需要在热带森林中砍伐,这样有利地保护了该地区的热带森林,这也是傣族聚居地区保留了大面积森林的重要原因之一。铁刀木都种植在傣族村寨的周围,与热带森林、水田、家庭庭院等一起组成了传统的“森林—铁刀木林—家庭庭院—水田”农业生态系统,从而更加突出了傣族的民族特色,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贝叶经记载了傣族先民最尊重的五样东西,一是佛,二是经书,三是佛爷,四是佛塔,五是大青树。大青树在所有傣族地区都是神树,没有人敢砍,人一旦触犯了大青树,非死即病。傣族的每个村子都有一棵大青树,被视为龙树,认为是村子的中心。每年村寨的傣族人民都要进行隆重的祭龙树活动。  

傣族地区由于居住的特殊环境,自古以来便是瘴疠之地。针对这种潮湿、炎热、多雾多雨、细菌繁殖率高的自然环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疾病和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病症,傣族逐渐掌握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医疗经验,并充分利用热带雨林中多样的动植物资源。《旦兰约雅当当》是记载在贝叶经里有名的药书,书里记载着上千种药方,常用药剂有自然界各种动物的皮、骨、毛、筋、脑、血,植物中的花、草、树皮、根、须、汁,果子的肉、汁、核,以及包括生长在森林里的菌子、白蚂蚁卵、土屎蜂的壳、穿山甲的皮和部分矿物(如硼砂)都是治百病的好药,可以有效治疗骨折、风湿、瘫痪、痢疾、吐血、抽风及各种炎症等。这些珍贵的医学知识是傣族人民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是傣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    傣族生态文化的区域性    

在自然环境和民族源流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生态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二是在文化特征上具有支系差别和地域差异。自然环境相对阻隔、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完成的,所以,文化特征具有区域性特点。即使是同一个民族,既有因源流和文化特点不同形成的支系差别,也有因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的社会形态发展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从这个角度看,是比较符合“环境决定论”的。    

傣族在云南的分布很广,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在适应生态的过程中形成了傣族文化的差异。从生态中的地理环境来说,由于地理的阻隔和分割,把傣族分在南部、西南部一个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文化也在这种环境中发展,即使同源文化中有同根的联系性或相似性,也不尽相同。如大平坝中的傣族与半山地的傣族就有很大的不同。    

傣族主要分布于三大区域,即金沙江流域、红河流域以及澜沧江流域三大流域。虽同为傣族,但在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服饰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    

在宗教信仰的区域类型及组织方面,澜沧江流域尤其是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是最为典型的傣族文化,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对傣族的原始宗教进行了有机的吸收;傣族在接受这种外来宗教时,结合自己的社会特点和文化传统,加以有机的改造。在日常的宗教生活中,提倡赕佛。“赕”是奉献、布施的意思,通过“赕”的行为,积个人的善行以修来世,最终达到涅槃。南传上座部佛教主张自我解脱和自我拯救的观点。为达到自我解脱的目的,提倡逃避现实,脱离现实的阶级斗争以过寂静的生活,以求一生在平静安稳的环境中度过,渴望村社般的田园风光的生活。然而生活在红河两岸及临近县的16万傣族,历史上没有受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至今仍然保留着浓郁而单一的原始宗教信仰,形成非佛教信仰区傣族文化的鲜明特质。花腰傣占红河流域傣族的50%以上,绝大部分分布在红河上游的新平、元江两个县。新平花腰傣所信仰的原始宗教以灵魂观为其核心内容,跨境而居的金平傣族也信奉原始宗教。    

在祭祀仪式方面,红河上游傣族和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傣族一样,始终保留着历尽沧桑之变的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崇拜,其崇拜的主体源于氏族制社会的祖先崇拜。这一地区的傣族在其崇拜家神、寨神、勐神的内涵及其祭祀礼仪活动中,还残留着傣族原始宗教若干固有的文化特色,但与西双版纳、德宏有着较大的差异。诸如,祭坛上神、巫为女性称雄的风韵犹存;祭祀寨神并不因地域界限而严格排外,反而还要宴请外寨的至亲;再者,在祭祀寨神前后结群上山狩猎、下河捕鱼,之后要集体欢宴歌舞;还有的地区在祭勐神中有战马结队、驱马除邪的礼仪等古俗风貌,反映出傣族原始宗教中的祖先萌发于远古氏族制的母系社会,似乎还处于农耕定居之初,尚未摆脱狩猎采集为生的时代背景。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红河上游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由此形成的复杂历史背景,使得这一地区的傣族社会自身没有西双版纳、德宏那样得到充分发展。  

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不同地区的傣族也因环境、文化背景不同有所差异。第一,在岁时节令方面,西双版纳等地区受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的影响,许多农事或岁时往往与宗教活动结合起来,并以傣历纪年,许多农事也以此安排;而德宏、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则与汉族大同小异。在农事节令上,因各地的气候不完全相同,所以节令亦有差别。以主要农作物水稻为例,德宏地区在立夏撒种,芒种栽秧,立秋薅秧,秋分割谷,冬至以后犁板田;西双版纳地区以傣历纪年,傣历九月播种,十月插秧,十二月下旬割谷;新平则按夏历,腊月播种早稻,三月插秧,四月薅秧,六月末七月初收割。第二,在选种育种上,各地也有不同。德宏地区有的是片选,把长得好的整块稻田留作种子,也有的则在收割时把好的堆放在一处留作谷种,但都要经过精心的筛选,收新谷时反复簸扬,留下饱满的作种子。西双版纳的方法简单些,常以同量的稻谷去换取别人家长得好的作种子。在育秧上,许多地方只是在淘洗后就撒入秧田中,但新平、元江傣族采用浸种育苗的方法,先将种子浸泡3天,再将谷种晒干,保持一定的温度,储之陶瓮之中,上盖稻草,保温以加速发芽。第三,在劳动时间和工时方面,西双版纳和德宏要低于新平、元江地区。主要是因为西双版纳和德宏大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宗教活动和节日较多,另外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即使投入较少的劳动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收成。    

又如平坝地区的傣族所耕种的稻田与半山地区的傣族就有很大差别,半山地区受自然地理条件和周围民族的影响,进行梯田式耕种,产生一种梯田文化,这与平坝地区的稻作文化就有很大的差别。居住上,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居住干栏建筑以适应其低纬度海拔和湿热的环境,而居住在红河边和哀牢山下的傣族,一是没有如同前者的气候条件,二是受邻近民族彝族、哈尼族的影响,居室多为土掌房,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保护作用。又如傣族妇女的服饰,西双版纳、德宏的服饰与元江、新平、元阳、红河、金平等地的傣族服饰又有较大差别,都是在适应本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服饰文化。

五、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即便是同一民族但由于生态环境差异,在文化上也同样有差异,因此,对于不同地域的勐甚至村寨在进行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时,不要套用某种模式,应因地制宜,采取符合生态环境、民族价值观和审美意识的资源价值理念。尤其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应避免雷同,要根据文化资源的特质与生态资源的属性进行准确定位,使傣族不同地区各种资源的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在开发中,注重傣族生态文化中的传统知识、社会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傣族文化生态的区域性创造了生态文化的区域性,这种区域性导致了傣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在这种一个个相对封闭稳定的区域里,使得丰富灿烂的傣族文化得以保留、传承。傣族的生态文化是一种在无意识状态之下的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本能反应,是人类最原始的发自内心的对自然崇敬心理。  

文化的生态造就了生态的文化,生态的文化维系着文化的生态,两者不离不弃,相互支撑,保持着动态的机制系统地平衡,贯穿着傣族文化的过去与现在,甚至关系着未来。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西双版纳傣族古代农田开垦与水利开发刍议
 下一篇文章: 傣—泰民族多元复合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民族形成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