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桌椅之用:壮泰族群分化时间的一个参照(第二集)
作者:黄兴球    点击率:3715  转自:傣族网/傣族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二集) 更新时间:2009/8/14 23:10:47

桌椅之用:壮泰族群分化时间的一个参照

 

黄兴球

 

 人类使用桌子和椅子这两种紧密相连的家具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它们是人类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并根据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性的需要才出现的。因此,由于一定的环境生成了适应该环境的文化形态,桌椅的产生也因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东方的古代、近代家具很少用布料、皮料来装饰,但是这两种材料在欧洲却用得很广泛,这是环境以及人类生活、生产方式所使然。就壮泰族群来说,桌子、椅子在生活中的出现是有时间断代意义的历史事件。然而,众多的研究者都没有注意到他们是否使用桌子、椅子,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他们使用桌子、椅子的生活史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本文的讨论是基于“壮泰族群”和“壮泰文化区”两个概念,认为壮傣泰掸诸族所分布的区域应该成为一个文化区——壮泰文化区。这个壮傣泰掸诸族文化区的地域包括中国南部有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傣族、黎族分布的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海南等省,越南北部有岱族、侬族、布依族、高栏族、水族分布的广宁省、谅山省、老街省、宣化省、河江省、莱州省、清化省等,老挝全境有佬族、普泰族、白泰族、黑泰族、红泰族、燮克族、润族、泰泐族、泰衲族分布的18个省,泰国全境有泰族分布的76个府,缅甸北部有掸族分布的掸邦,印度东北部有阿洪人分布的阿沙姆邦。这个区域东起中国的广东省,西至印度的阿沙姆邦,北自中国的湖南省,南达泰国的最南端,是一个有大约9 000万人口、包括24个民族的广阔区域。提出壮傣泰掸诸族文化区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更集中地把壮傣泰掸诸族作为一个文化整体来研究。

一、当代概观  

现当代,壮泰族群有使用桌椅的,也有不用桌椅的,不使用桌椅的民族占大多数。例

如:

笔者在2002年到越南山萝省梅州泰族村庄考察时,也亲眼看到他们的干栏房里没有桌子和椅子,客人到来时就坐在楼板上铺着的席子上休息。到了晚上,在楼板上铺上铺盖,全家人都在上面睡觉,男女之间仅仅用一块布帘隔开。整个家里没有桌子、凳子或者椅子,吃饭时也没有饭桌,主人用一个近67厘米直径的圆盘装上饭菜,摆放在楼板上,让我们大家围着那圆盘开饭。这是我第一次亲身领略这种没有桌子、椅子、床铺的起居方式。  

老挝的佬、泰等属于壮泰族群的8个民族都是不用桌椅的,这是根据笔者2003~2004年在老挝走访这些民族的村寨所看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的学生在家里都没有桌椅来写字,要在家里写作业的话,只能伏在地板上写。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他们都直接坐在地板上铺着的席子上。他们的坐姿普遍是双脚向左或向右侧摆着,臀部着地。跪坐只是在行礼时才用,也很少盘腿而坐。在老挝刚开始调查时,我根本不习惯坐在席子上,不时要站起来,让麻木的腰腿活动活动之后,再坐下跟报道人访谈,这让他们觉得好笑。  

泰国泰族和缅甸的掸族也是不用桌椅的民族。根据报道人在泰国、缅甸掸邦调查时发现,这两个地方的农村有个别的富裕家庭使用桌子和椅子,但是广大的民众是不用的。(根据我的学生陈红升在泰国和缅甸掸邦的调查报道。)  

壮泰族群中使用桌椅的民族有中国境内的壮、侗、水、仫佬、毛南、黎族等民族。越南境内的岱族、侬族也是使用桌椅的,笔者2000年到越南广宁省平燎县调查时,看到的情况就是如此。中国境内的傣族在20世纪30年代时,已经使用了桌椅。(江应樑:《摆夷的社会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从以上使用桌椅的民族的分布情况看,中国境内的民族和越南北部的岱族、侬族是使用桌椅的民族,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泰各族以及缅甸掸邦的掸族是不使用桌椅的民族。这样,如果以是否使用桌椅为标准,整个壮泰文化区就将被划分为两个次区域:桌椅次区域和非桌椅次区域。这是对于现当代情况的一般概述。仅仅看到这点还不够,还得从历史的情况作进一步的考察。

二、历史纵览  

对于壮泰文化区来说,历史文字的记载主要依靠汉文史籍。关于壮泰族群的生活史

的材料零散地存在于各种史料当中,我们可能很难看到细致而全面的历史情况,但是寻求壮泰族群社会生活史的企图是非常值得一试的。  

要追述壮泰族群社会生活史的早期状况,还得从中国文献当中去寻求。但是,汉唐时期居住在岭南地区的壮泰族群先民的生活图像在汗牛充栋的汉文史料中几乎没有记载,只能留待今后的考古发现。  

宋代之时,两广地区(壮侗各族聚居区)仍然没有桌椅、凳床之类的家用具器。“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栅上编竹为栈,不施椅桌床榻,惟有一牛皮为茵席,寝室食于斯。”(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风土门·巢居》,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55页。)20世纪50年代的壮族社会历史调查中,调查者已经发现大多数的壮族地区已经使用了桌子、凳子,只有少数地点是没有使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1~8),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在周去非的书中,专门对黎族有了记载:“大抵黎俗多猜,客来不遽见之,而于隙间察,客俨然不动,然后遣奴出布席,客即席坐,移时,主乃出见。”(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风土门·巢居》,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1页。)这里所提到的“席”当是上文所言之“茵席”。可见,在宋代的时候,黎族没有用桌子、椅子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黎族仍然是“不知斗榫合缝方法,通常用具,除粗劣之台凳外,皆以大木刻成,如渡水之舟、舂米之臼……”(陈铭枢:《海南岛志》,转引自詹慈《黎族研究参考资料选辑》,广东省民族研究所,1983年版,第147页。)。但是,在20多年后的20世纪50年代,黎族大部分地区的家庭中都使用桌子、椅子了。根据1954~1955年中南民族学院等单位对黎族地区的调查情况看,22个调查点只有2个是没有使用桌椅的,其他20个都提到了黎族的家具中包括有木凳、桌子,黎族的村子中也都有了木工。(中南民族学院本书编写组:《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下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从以上材料看,黎族在宋代以前虽然没有史料记载其生活中使用家具的情况,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宋代之时,黎族社会生活中是没有桌子、凳子这两种家具的。  

通过以上的历史考察,可以认为席地而坐是壮泰族群的一种共同的传统行为,直至今日,壮泰文化区中的“非桌椅次区域”仍然保持这种传统。那么,“桌椅次区域”缘何在壮泰文化区中出现,亦即为什么这种传统会在壮泰文化区的部分区域被改变,原因是什么?这还得从桌椅在中国的起源说起。

三、桌椅溯源  

桌子、椅子在世界各地的起源是多元的。在古王国时代的埃及就已经出现了椅子,两河流域的亚述在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时也出现了椅子。两河流域的桌椅文化被后起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所继承,成为近现代欧洲家具发展的源头。(李雨红:《中外家具发展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68页。)  

中国是东亚地区家具的起源地,古代中国的家具和与之相符的起居习惯至今仍然在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朝鲜、日本、越南保留下来。在中国,公元4世纪之前的起居习俗之一就是席地而坐,坐具是席子、床和榻。这种习俗在朝鲜、日本、越南都保持到现在。

这种习俗是在室内的地面上铺垫宽大的竹席——筵,登堂入室,需脱鞋。坐、卧的家具席子、床、榻摆在筵的上面,床、榻都是矮脚的,饮宴、会友都在席子、床和榻之上。坐的姿势都是跪坐,两个膝盖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这种起居行为和家具特征属于中国家具发展史的第一阶段。(杨泓:《考古发现与中国古代家具史的研究》,载《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251页。)  

这种状况随着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战乱和民族融合的出现而改变,家具逐步加腿变高,出现了椅子和桌子。坐姿也出现了垂足而坐的新姿势,与过去的跪坐并行。这个变化发生的时间段是5~6世纪。(李雨红:《中外家具发展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从此以后,桌子、椅子作为中国人家庭生活非常重要的家具,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发展水平的最高峰,成为中国家具文化的集中代表。  

有人认为中国五六世纪家具的巨大变化归因于佛教传播到中国后所带来的“绳床”、“胡床”、“方凳”(胡文彦、于淑岩:《佛教与家具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在公元5~6世纪的敦煌壁画中出现的家具,主要是各种坐具,大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坐具,有席和床;另一类是新出现的高足坐具,有束腰圆凳、方凳、胡床交足折叠凳子和椅子”(杨泓:《敦煌莫高窟与中国古代家具史研究之一》,载《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因此,中国的高足坐具的出现是佛教传播的结果。当然,关于椅子的出现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椅文化的形成跟汉人农耕民族安居乐业习惯相吻合”,从而怀疑椅子是从西域的胡人那里传入的。(潘刚:《独特的东方椅文化》,载《市场艺术》,2006年第4期,第58页。)本文认为要证明佛教确实与中国高足坐具的出现有关,不仅要从中国境内的文献资料包括壁画资料得到根据,还应该从佛教的起源国家印度的桌子、椅子的发展史中去寻找答案。这是与本文主旨无关的论题,容另文论述。

四、讨论      

人类使用家具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部分内容往往被东

西方的历史著作者所忽略或忽视,被当成史料保存于世的寥寥无几,造成很多的历史遗憾。对于壮泰族群的家具史的记载就是这样一种状况,我们通过钩沉史海所得到的以上发现是十分宝贵的。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古代中国人和现代壮泰族群中“非桌椅次区域”内各民族都是席地而坐,是否说明这种风俗是这两种人的共同文化习俗呢?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将是对整个壮泰文化区的预设的一种否定。所以,澄清这两种席地而坐的区别是十分必要的,古代中国人的席地而坐不同于自古至今就保持着的壮泰族群的席地而坐。首先,古代中国人的席地而坐一般是坐于席、床、榻之上的,而壮泰族群无床、榻之设,只有坐于席子之上。其次,坐法不同。中国人多跪坐,而壮泰族群多侧面盘腿而坐。因此,不使用桌子、椅子是壮泰族群的一个共同的生活习惯,那些属于“桌椅使用次区域”的壮侗等民族是受了中国中原地区汉族文化的影响才改变了这种习惯,在公元五六世纪时才使用桌子、椅子的。

公元五六世纪的时候,可能部分壮泰族群已经从中国的岭南地区迁移,所以没有受到汉族桌椅文化的影响,直到现在仍然不使用桌子、椅子。所以,公元五六世纪可能是壮泰族群分化的最早时间。(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耿马发展民族手工艺术品的探究
 下一篇文章: 浅析耿马傣族源流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