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他山之石]西藏古老的藏语文与时代同步发展
作者:边巴次仁    点击率:3727  转自: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3/6 18:49:24

 

    新华网拉萨3月4日电(记者边巴次仁)当藏文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成为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获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证的文字的时候,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文字正随着时代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而当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农民旺久在拉萨的一个工地上打工两个月之后,他拿着自己每天用藏文记录的工作时长和准确日期的小本子,到老板那里取了工钱。

    作为西藏地区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文文字,在藏文迅速驶入信息化的时代,这个古老的文字也延续其传统,成为广大藏族农牧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传情达意、记事做账等的主要工具。

    50年来,藏语文学习、使用和发展工作在政府积极主导和藏族群众自觉的传承下,以法治为保障,双语教育为平台,高校培养藏文人才为手段,政府编译部门为依托,古老的藏语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德吉说:“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工作在西藏民主改革后的50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资料显示,为了将藏语文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早在1987年7月9日,西藏自治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共16条;1988年10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的实施细则(试行)》,共13章61条。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2002年5月22日,自治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颁布了《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共19条;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在修订《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的实施细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藏文社会用字形式和种类增多,而社会用字内容多、范围广、涉及面大,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西藏也曾一度出现了社会用字翻译混乱的现象。为此,2001年11月16日拉萨市人民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拉萨市社会用字管理办法(试行)》,在政策和法律上保证了藏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

    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西藏实行藏、汉语文并重,以藏语文为主。目前,所有农牧区和部分城镇小学实行藏汉文同步教学,主要课程用藏语授课。中学阶段也同时实行用藏语和汉语授课,并坚持在内地西藏中学开设藏语文课。在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考试中,藏语文作为考试科目,成绩计入总分。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让广大的藏族老百姓及时了解政策法规,西藏目前共有100多个藏语文翻译单位,近1000人专门从事各类翻译和藏语文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的翻译量为5000多万汉字。

    西藏自治区藏语文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藏文术语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基础工程。为此,2005年西藏成立并召开了自治区新词术语规范委员会会议,审议制定了《新词术语翻译和借词使用规则》的原则,并对“八荣八耻”“新农村建设的20字要求”“青藏铁路设施”“奥运会”“科学发展观”等一批影响大、使用频率高、且亟待统一的术语进行了审定。

    记者从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审定统一了4000余条有关市场经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藏文术语和重点旅游景点藏文名称,审定了近6万条科技术语;翻译审定了8000多条计算机界面术语。完成了教育部、国家语委立项的《制定藏语标准语方案》的起草工作,同时开展了《藏族人名汉字音译转写规范手册》项目的人名的搜集整理工作,目前已收集5000余条人名,并已编排音序。

    此外,《西藏日报》藏文版从2007年7月31日起正式扩版,使每周的藏文报从28个版面增加到36个版面。每日发行1.6万份。西藏科技部门为了广大农牧民群众传播科学种田、科学养畜、科学防治疾病等实用科技知识,先后编译出版和发行了各种藏文科普图书108种,同时积极办好藏文版的《西藏科技报》。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西游记》《水浒传》等一大批藏语影视译制剧深受西藏农牧民群众和城镇居民的欢迎。目前,西藏电视剧译制量已达120小时。藏语电视频道于1999年10月1日正式上星,结束了当地没有藏语电视频道的历史;2003年西藏卫视藏语频道顺利落地尼泊尔,2007年藏语电视节目实现24小时不间断播放。目前,藏语电视栏目已有20个,电视覆盖率达到81.7%。

    如今,一批拥有藏文高学历的人才正成为很多藏文网站的抢手人才。“能够用藏民族古老的文字,通过最现代的网络手段,记录和传播这个民族每天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这是我最大的荣幸。”在拉萨某藏文网站工作的藏族小伙子尼玛次仁说。

 

[延伸资料]( 一 )                        藏语文的由来及特点

    新华网拉萨4月22日电(记者张泽伟)走进西藏,就走进了藏语文的世界--商店招牌、指示路牌、售货标签等,无一不写有藏文;打开电视可以看到藏语的新闻、专题、影视译制片等各类电视节目;在报摊可以看到《西藏日报》等多种藏文版的报纸杂志。

    藏族使用藏语文。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藏语主要分为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尽管方言各异,读音不同,但藏文仍然是统一的,书面语通用于整个藏族地区。

    藏文作为藏族人民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悠久。有关藏语言文字起源的问题,学术界仍在争论中,但主要形成几种观点。佛教界认为系吞弥·桑布扎所创;西藏本土宗教苯教认为系苯教始祖辛饶米沃奇所创;还有学者认为系脱胎于伽湿弥罗文(今克什米尔文)或者多文或者象雄玛文或者黎宇文(于田文)。

  吞弥·桑布扎创造藏文的观点被普遍接受。佛教史籍记载,公元7世纪上半叶,吞弥·桑布扎等15名藏族青年受吐蕃第32代赞普(王)松赞干布委派,前往天竺(今印度)学习梵文和天竺文。由于水土不服,唯有吞弥·桑布扎没有病故他乡,他先后从黎敬和拉热白森格学习梵文和天竺文,其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获得天竺人的敬称“桑布扎”(意为贤良的藏人)。

    回归故里后,按照松赞干布的旨意,吞弥·桑布扎根据梵文字母以及藏语语音的特点,整理出藏语的30个辅音字母以及4个元音字母,被称为藏语的30个子音字和4个母音字。吞弥·桑布扎还编撰了《文法根本三十颂》等,完成了藏民族文字的整理规范工作。

    每种文字创制之初都不可能十分完善,需要在运用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规范,日益完善,藏文同样有一个发展过程。据藏文史籍记载,藏文在历史上曾进行过3次较大规模的厘定规范,分别是8世纪中叶至9世纪初叶、9世纪中叶、11世纪初叶。

    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促进藏语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国家和政府历时近20年的研究,于1987年制订了《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1988年西藏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由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人兼任领导。各地市均成立了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与此同时,藏文编码国际标准于1997年获国际标准组织的通过,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文字,也便利了藏文的计算机信息化。

    藏文有如下主要特点:

    ——它是一种拼音文字,属辅音文字型,分辅音字母、元音符号和标点符号3个部分。其中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以及5个反写字母(用以拼外来语)。辅音字母每4个字母为一组,共7组半。每个字母的实际读音古今有别、方言有异,但均附带有一个元音a。藏文标点符号形体简单、种类少,共有6种形式,其中音节之间的隔音符号使用频率最高。

    ——藏文字形结构均以一个字母为核心,其余字母均以此为基础前后附加和上下叠写,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字表结构。通常藏文字形结构最少为一个辅音字母,即单独由一个基字构成;最多由6个辅音字母构成,元音符号则加在辅音结构的上、下、正中。核心字母叫“基字”,其余字母的称谓均根据加在基字的部位而得名,即加在基字前的字母叫“前加字”,加在基字上的字母叫“上加字”,加在基字下面的字母叫“下加字”,加在基字后面的字母叫“后加字”,后加字之后再加字母叫“再后加字”或“重后加字”。

    ——藏文书写习惯为自左向右横写。部分复合声母采用字母上下叠写的方法表示。字体分两大类,即“有头字”和“无头字”,是根据字体的不同形式而得名。有头字相当于楷书,常用于印刷、雕刻、正规文书等,无头字相当于行书,主要用于手写。卫藏地区盛行无头字,安多地区盛行有头字。

[延伸资料]  ( 2 )                    西藏学生普遍接受藏语文教育   

    新华网拉萨3月26日电(记者胡星 德吉)记者从西藏自治区藏语文工作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在小学、中学、中专和大学等各个学习阶段,西藏学生特别是藏族学生,普遍接受藏语文教育。

    从事藏语文研究工作12年的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洛桑土美说,藏语文教育进入了繁荣时期,旧西藏从来没有一个阶段
像现在这样大规模普及藏语文教育。

    他说,旧西藏除了拉萨有几所私塾以外,没有一所正规意义上的学校,只有领主子女和少数僧尼才有受教育学习藏语文的权利,广大劳动人民没有机会进学校专门接受藏语文的教育。

    现在西藏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藏语文课程,内地办的西藏中学也坚持开设藏语文课。农牧区和城镇部分小学把藏文作为授课的主要语言,中学的部分课程也用藏语授课。据统计,现在全自治区中学共有藏语授课班203个。

    西藏还专门出台法规保障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藏族学生必须把藏语文列为主课。招生考试时,以藏语文授课的课程用藏语文答卷;普通中专(高中)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藏语文均作为考试科目,成绩计入总分。

    藏族小学生全部使用藏语文教学,中学、中专和大专院校的藏族学生的语文课以藏语文为主。汉族学生到适当年级还必须增设藏语文必修课。 在中小学教育期间,藏语教学在1775课时以上。

    记者在拉萨市第一小学3年级3班看到,学生们正在认真地朗读藏语课文。学生旦珍说,学校每天都有藏文课,她很喜欢学藏文,她希望能把藏文、汉文两种语言文字都学好。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广泛深入,西藏中小学藏语文教师正在进行一场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部门正在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将现代教育理念、新课程精神融入到藏语文教学中去,将藏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好地统一、融合。

    同时,西藏还大力培养藏语文授课教师。自1989年起,西藏大学连续开办初中藏语授课师资班,目前西藏的藏文专任教师已超过13000人。

    此外,藏文教材编译工作近年来也取得较大进展。编译部门已编译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共16门学科的181种课本、122种教学参考书和16种教学大纲。编译审定了政治、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体育等8种专业术语的汉藏对照词典,共收录12万多条名词术语,制作了大量藏语教学资料、图片等。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入,编译出版的藏、汉、英词典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延伸资料]  ( 3 )               中国培养藏语言文学博士加强对藏文化研究
 
              

    新华网兰州3月25日电(记者朱国亮 屠国玺)在位于中国西北省份甘肃境内的西北民族大学,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即将面临毕业论文答辩。上一学年,这所大学培养出了中国首位藏语言文学博士。

    作为中国首位藏语言文学博士,扎西东智十分自豪,但这对他来说并不容易。扎西东
智说:“当初招考博士研究生时,不仅要本民族的语言、汉语语言过关,还要英语和梵文也好,这对于我们藏族学生来说十分困难,尤其是英语,但我幸运地过关了。”

    西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少数民族高等学府,上世纪50年代,这一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批准设立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博士点,2004年开始正式招收以古藏文文献和藏族文学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毕业后,扎西东智留在西北民族大学从事教学以及敦煌古藏文文献和吐蕃历史的研究。他说,在历史上,藏族的“知识分子”主要是指寺院的僧侣,他们因为信仰而学习、传承藏族文化,重点在于佛经的研习。而作为一名藏语言文学博士,他将从研究的角度去学习、保护整理以及弘扬藏族文化,而不仅仅局限于佛经的研究。

    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负责人道吉仁钦说,学院目前已培养了近4000名本、专科毕业生,160余名硕士毕业生,尽管这些学生现在大都在藏族地区工作,为藏族地区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事藏文化研究的人还不多。随着学院师资队伍的加强,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今后将培养更多藏语言文学博士,加强对藏文化的研究、保护工作。目前,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已达5名。

    道吉仁钦介绍说,最近,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还被列为中国教育部2007年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今后将获得更多的资金资助。

 

[延伸资料]  ( 4 )                  藏语影视片译制者麻久和他的团队

    新华网兰州2月26日电(记者谭飞 王志恒 聂建江)“可能草原上并没有多少人认识我们,但是,他们一定从某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里听到过我们的声音。”53岁的藏族汉子麻久说。

    多年来,麻久和他的团队一直在用声音给甘南草原上的人们带去欢乐和感动。

    麻久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藏语电影电视译制中心主任。这个藏语译制团队现在有13人,是甘南州和甘肃省最重要的藏语影视译制机构。

    “我们的工作就是把电影、电视剧里的对白,翻译成这一带草原上的藏族百姓都能听懂的藏语。”麻久说。

    甘南州藏语电影电视译制中心的前身是甘南州电影译配组,成立于1964年。麻久回忆说,刚开始,译配员就在放映电影的现场,一边看,一边拿着喇叭给观众现场翻译电影台词或者是讲解。

    翻译、配音、录制是一项默默无闻又十分辛苦的幕后工作。过去藏语译制人才少,译制一部电影时,有时一个人需要担任七到八个角色,耗费半个多月时间。

    现在,藏语译制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专业。麻久和他的团队用上了先进的数字化录音、编辑、录制设备,译制一集45分钟的电视剧,5人左右的译制团队两天就可以完成。

    “配音和翻译的效果也更好了。”配音员当增桑毛说,“老百姓看着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也说着藏语,就乐了。”

    在麻久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藏族孩子们现在也能看到藏语版的《猫和老鼠》《狮子王》等外国动画片;藏族民众能很快就看到热门的电视剧。

    截至2008年底,甘南州藏语电影电视译制中心累计译制各类影视剧600多部(集),总时长达2万多分钟。他们还与邻近的四川省、青海省的同行们不断交换各种类型的藏语译制作品。

    “藏民族需要不断了解和学习外界的文化,我们的藏语译制工作就是搭建起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麻久说。

    实际上,在甘南草原上,从事藏语翻译工作的远不止麻久和他的团队。甘南州电视台有自己的藏语新闻采编团队,甘南州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也有专门人员负责翻译、规范和保护、发展藏语言文化。

    甘南州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敏学说,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更多的藏族老百姓,能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及时了解丰富的信息,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如今,古老的藏文也有了电脑输入软件,广泛应用到甘南藏族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各种藏文书籍、藏语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在甘南草原的城镇里随处可见。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花腰傣语言的使用
 下一篇文章: 【罕炳书法】一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