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是傣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亮的宝石,是傣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傣族壁画多见为佛寺壁画,它通过佛教题材,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傣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傣族的生活习惯、风俗、风情和阶级关系,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傣族佛寺壁画的特点是:在构图上,打破了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把一个完整故事的来龙去脉集中明确地在一幅画面上表现出来。同时,构图疏密得当,主次分明。在人物的造型上,既保持了结构的准确性,又作了艺术的夸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中国画传统的线的表现技法,线条流畅,生动活泼。由于明亮的金色,饱和的石青、石绿、朱砂、黑色等各种矿物质原料填彩,并注意较好的应用了黑白对比、冷暖对比、大块色与小块色对比,使整个画面显得既鲜艳,又统一和谐,富于节奏感。在壁画的边框装饰以及佛寺里外的屋顶、天花板、门窗的装饰上,大量采用了傣族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纹样。图案大多是孔雀、大象、小鹿、马、粮食、水果、植物、花卉等,其中大部分是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在描绘方法上,先用硬纸板刻出模本,然后按照需要用金漆或银漆印在用红色或黑色作底色的墙壁、柱子、天花板以及门窗上,大多是采用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图案造型,民族味浓厚。 据考察,傣族佛寺壁画是随着佛教活动的开展和佛寺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在西双版纳现存和近年修复或兴建的佛寺中,均有壁画,这些壁画的内容,表现佛教故事的很多。傣族佛寺壁画中出现了许多佛的形象,其形象和神态与中原敦煌壁画中释迦牟尼的佛像也十分相似,它们具有相同的面部,如额部宽阔、眉眼细长、薄唇、大耳。在衣着手势上也几乎是一样的,稍有区别的是,佛身后的菩提树,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同时,傣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也常在佛寺壁画中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傣族优美的舞姿以及傣族人民狩猎、出征、劳动、沐浴等场景,极为丰富、生动、形象。 傣族人民性情温和、勤劳、勇敢、善良、人与人之间,家庭、邻里之间,相处和睦。傣族能歌善舞,以及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大自然里,这本身就是一幅天然的优美动人的风俗图,再加之灿烂的文学艺术,为佛寺壁画提供了优秀的创作题材。同时,西双版纳享有“线条造型美的世界”的盛名,傣族人民在佛寺壁画创作中,既见长于独创,又善于吸收和借鉴其它民族的优秀艺术,以情造线,以线传情,吸收别人的长处以充实自己,从而使佛寺壁画艺术更加绚丽多姿,成为傣族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来源:《贝叶文化》)
本文责编:帕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