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医药学门古老而又唤发青春的科学,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古代橄榄时期,米腊哈时期和近代新社会时期的无数风浪险阻,从点滴、零散的医药经验,以口述、手教的形式历代相传,直到佛教学的传入,产生傣族文字后,才把这些治病经验和方药记载下来。
佛教学的传入对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包括了天文、地理、医学、文学等知识。傣族人民信仰小乖佛教,在传经学教的过程中,这些医学知识自然相传被吸收。傣医学在自己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其它医学,如印度医学、中医学及其它民族医药学的精华,然后产生了现代的傣族传统医药学。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一门以“四塔”、“五蕴”为核心的科学。傣医学以它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以自身无可辨驳的科学性和对人类所作的重大贡献,勿庸置疑地证明了她的存在价值和光辉前景。傣医学的祖国医药学的绚丽瑰宝和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家列为“四大民医药”之一(藏、蒙、维、傣)。她有自己的文字和独特的理论体系,鲜明的民族医学特色及地方特点。千百年来通过长期的艰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总结积累了极其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为边疆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赢得了繁衍生息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西双版纳州党和政府遵循国家有关政策,十分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号召“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并努力发掘提高”,“发展民族医药,拯救民族医药遗产。”五十至六十年代,国家鼓励集体举办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组织,把一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诊疗经验,一技之长的傣医组织起来,利用了传统的傣医为群众治病,很受欢迎。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末期间,全州先后成立了州民族医药调研办公室(由原老州长召存信同志担任组长),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景洪市民族医药推广站(后改为傣医药研究院、现改为中傣医院)、州傣医医院,逐步开始了对傣族传统医药的挖掘、继承、翻译整理和研究工作。
本文责编:帕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