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在马关县“傣壮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者:刀爱民    点击率:4196  转自: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更新时间:2009/2/21 18:45:01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会长  刀爱民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正当我们欢庆在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迎来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成果的喜庆日子里,今天,四海宾客、八方朋友又相聚在山川秀美的马关县城,共同参加由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马关县委、县政府一起主办的“傣壮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此,我谨代表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承办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是专门从事傣学研究的群众性组织。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不忘使命,一直围绕学会宗旨,积极致力于收集、整理、保护、开发、研究、挖掘、传承、弘扬傣族文化的各项事业,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单独组织或者与傣族聚居区有关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召开了若干次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档次的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协调会,编辑出版了内部刊物《傣学研究》、公开出版了《傣族文化论》、《傣族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一、二集、《岩峰诗选》、《云南元江傣族》、《高立士文选》等刊物、论集等十多部专著。较好地宣传了傣学,展示傣学研究的成果,扩大了傣学研究的影响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2006年5月,我们受马关县有关部门的邀请,经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由学会学术部牵头,派出专家及会员代表与当地傣族同志组成的学术调查小组,对马关县境内傣族进行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为《马关傣族》一书的出版和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马关县傣族因服饰的差异,有三种俗称,即傣丹(黑傣)、傣皓(白傣)和傣良(红傣)。从地理位置上看,马关县傣族是云南傣族中处在最为东边的,与同是百越族群后裔,同操壮侗语族的壮族杂居,故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的傣族曾一度被划为壮族。

    事实上,根据史书记载,马关的傣族古称“摆夷”,历史非常久远。《开化府志》(乾隆)卷九载:…… 摆夷,本名僰夷,又称白衣,盖声近而谓也……开化八里,有摆夷寨子51个,其中摆夷与侬人、沙人杂居者9个。开化府,即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范围,其领属的安平厅包括了今天的马关县。可见当地不但有傣族居住,而且分布广泛。

    1980年6月,根据本民族的愿望和要求,在省州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文山州傣族纠正了民族归系的做法,恢复了傣族的族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关傣族的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有不少傣族村寨被县委县政府列为了“小康示范村”和“民族团结示范村”;大部分傣族家庭告别了茅屋和危房,实现了居住安全和人畜分开,农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民族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民族教育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傣族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马关傣族历史上有着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英雄的傣族儿女无论是在抵御外国势力的入侵,还是在反剥削和反压迫的斗争中,都曾经涌现出了许多为保卫家园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做贡献的仁人志士。

    马关傣族历来注重民族之间团结,与周边的汉族、壮族、苗族、彝族和布依族等各民族和睦相处,彼此之间相互往来,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对边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边疆稳定和经济文化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马关傣族的服饰文化、节庆文化和宗教文化等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现在还像待在深阁中的“闺女”,还未被更多的人认识;文山尤其是马关,是傣壮文化的结合点,同样又是一个分水岭,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于西部的傣族,这里保留百越文化的特征更为原始、更为完整,是我们研究傣族地区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进入前社会形态的原生态资料和活化石。

    近年,马关傣族的自我认知感和凝聚力在进一步增强,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2006年8月,成立了马关县傣族学会。县傣学会主要是以一些在职和离退休老同志为主的傣族干部群众为成员,他们正在为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而积极努力地开展工作。

    我相信,通过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和《马关傣族》这本的出版,马关县境内自称为“黑傣”、“白傣”和“红傣”的傣族同胞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我也深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马关傣族的各项事业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地发展。

    我也相信,来自泰国、老挝、越南、缅甸、菲律宾、日本、和台湾地区以及全国各地傣学研究、壮学研究的来宾们、女士们和朋友们,一定会利用这次会议所提供的学术、研讨、增进友谊、扩大交流、共同发展的难得机遇和平台,开展广泛的、全方位的科学研讨活动,不断丰富傣学研究和壮学研究的内涵,提升和加强傣学研究和壮学研究的实力,形成新的亮点和热点。

    本次学术研讨会虽然时间短暂,但是通过会议安排的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及其它活动,必将会让各位专家学者和来宾不虚此行、留连忘返、满意而归。

    朋友们,资源待开发,思路待创新,理论待创立,学术无禁区,探索无止境,让我们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在轻松、愉快、和谐又不失学术探讨和争辩的气氛中开好会议。
    最后,预祝“傣壮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谢谢!

 

 

 

2008年11月24日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云南省傣族土司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德宏开幕 《傣汉词典》首发赠书
 下一篇文章: [学会掠影]    (一)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