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云南边陲的盈江县旧城镇姐告村里,就有这样一位老人——刀保顺。
1937年出生的刀保顺老人,精通新、老傣文和汉文,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旧城镇姐告村五社人,原盈江县文化馆馆长,现已退休。
他9岁当和尚,17岁还俗到云南民族学院读书,毕业后当过教师、宣传干事、调解员,后任盈江县文化馆馆长。
虽然年过古稀,但仍坚持学无止境的信念,为傣剧传承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认识傣剧:
盈江是傣剧的发源地,形成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干崖(今属盈江县),傣剧最初的产生是由说唱形式的民间歌舞中发展起来的,产生于盈江县盏西、支那地区的《布腾那·雅送毫》,可以认为是孕育阶段的傣剧邹形。
随着干崖地区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边陲重镇,与内地交往日渐频繁,内地戏剧文化开始流入,滇戏班子、花灯班子经常到干崖巡回演出,当地群众慢慢地仿效,并用本民族语言、民族曲调移植演出剧目。
对于拥有丰富社会阅历的刀保顺来说,家庭环境的熏陶是他学习傣剧强有力的基础。
刀保顺从小就跟随母亲学习傣剧的编创和演出,并长期坚持致力于傣剧的整理、翻译、研究和普及工作,特别是1981年任盈江县文化馆长以来,他走遍了所有的傣族村寨,并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
热心于收集、整理和翻译傣族传统文化的刀保顺,不仅精通新、老傣文和汉文,更是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故事,主要有:历史故事《郗中国》和《思汉法》;远古动物传说的故事,如大象、马鹿、老虎、白兔、白蚂蚁等;以及老傣戏《陈德陈东》和改编创作了傣族民歌、小品、相声等短篇剧本,如《千瓣莲花》、《阿暖女罕》等。
刀保顺为众人解说傣剧表演要点
傣剧培训班合影
刀保顺的主要传承人合影
刀保顺现收有龚元政、刀承东、刀静鸾、咩哏德、思治团等人为学员。2005年7月被列为德宏州州级傣族民间文献、资料保存者。 文/李林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