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的含义及由来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是一句傣语。四个字中,有三个数词,一个名词。傣语的西、双、版三字,译成汉语是十、二、千;纳,是个名词,意为田。“十二千田”,看似毫无意义的几个字实际上是与这里悠久的历史息息相关的。 西双版纳古称称勐泐,过去这里有十二个傣族部落,傣语称作“西双邦”。这十二个部落形成联盟后,设置了十二个头目以管理内部事务,每个头目又各自建立自己的城池,称作景,共十二景,而比景小的行政单位就称为勐。到今天西双版纳的地图上还布满了带景字、勐字的地名,就是由古代西双版纳地方部落划分领地产生的结果。而许多带曼字的地名则代表了一个个村落。古勐泐时期的西双邦、十二景的存在为日后西双版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西双版纳的“西双”,就是起原古代的“西双邦”、“西双景”。“版纳”则始自召应勐为备办礼物而将勐和火圈合并称为12个承办单位。“版纳”,实际上是合并田赋。古代的西双版纳,是经过合并的12个田赋单位或政权机构。当年召应勐并成的西双版纳,分别是: (1)版纳景洪(包括景洪、勐罕两勐);(2)版纳勐遮(包括勐遮、景鲁、勐匡、勐阿四个勐); (3)版纳勐混(包括勐混、勐板两个勐); (4)版纳勐海(包括勐海、景真两勐);(5)版纳景洛(勐满、打洛、勐昂、朗勒四个勐); (6)版纳勐腊(包括勐腊、勐伴两勐);(7)版纳勐很(包括勐很、勐旺两勐);(8)版纳勐拉(包括勐拉、勐往两勐);(9)版纳勐捧(包括勐捧、勐满、勐润三个勐); (10)版纳勐乌(包括乌岱、乌勒两勐);(11)版纳景董(包括景董、磨腊、易武、倚邦四个勐);(12)版纳勐龙。
1953年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时,各族代表认为“版纳”具有“波海咪纳版塔南干”(各族人民大团结)之意,一致同意沿用西双版纳作为自治州的州名。 本文责编:龙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