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刀丽华:用爱坚守傣锦织坊
作者:傣族网    点击率:3774  转自:在玉溪 更新时间:2017/1/19 21:08:39

刀丽华:用爱坚守傣锦织坊


  玉溪市元江县者嘎共有傣锦传承人两名,其中刀丽华擅长织锦、刺绣、提花。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她用细心、静心、耐心,用爱与坚守,身体力行,为傣锦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依山傍水的傣喇寨子

  者嘎面朝者嘎水库,背靠哀牢山,可谓依山傍水。整个寨子被芒果树、荔枝树、酸角树、槟榔树、青枣等热带林果环绕,走进寨子,记者完全沉浸在淡淡的果香里。

  据元江傣族学会专家许洪畅老师介绍,元江傣族一共分傣喇、傣仲、傣雅、傣德、傣涨、傣朗、傣卡七个支系,者嘎傣族属傣喇支系。傣喇是他们的自称,这个寨子还保留有完整的元江傣族特色民居——临水而建的土掌房。村落由高到低逐层降低,又连为一体,具有当地傣族传统民居风格。


  者嘎最神秘的传统风俗就是唱蒙面情歌。提到蒙面情歌,就有一样不得不提的东西,那就是傣锦面巾。老“赞哈”(傣族民间歌手)们用傣锦面巾遮着脸,唱着悠扬婉转的情歌,这歌声像是有着无穷的力量,牵引着人们去探寻这个寨子深处最神秘的东西。

  爱与坚守

  者嘎是全省知名的“傣锦织坊”,傣锦织坊艺人封琼英、刀丽华母女的织坊艺术远近闻名,其中封琼英被命名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傣族织锦传承艺人);刀丽华被命名为市级非遗传承人(傣族刺绣艺人)。封琼英现已七十多岁,所以元江傣锦传承的重担更多的落在刀丽华身上,刀丽华可谓傣锦传承的中坚力量。


  记者见到刀丽华的时候,她着一身深蓝色傣族服饰,坐在一台传了几代人的传统傣锦木织机上,缠着质量上乘的丝棉线。伴随着织布机“嘎吱嘎吱”的声音,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今年四十八岁的刀丽华说:“我的祖母以前是织锦艺人,把织锦技术传给了母亲,我从小看着母亲织锦,耳濡目染,十四五岁就已经能够独立织锦,到现在已经织锦三十多年了。”

  刀丽华认为,傣锦是傣族妇女手工艺术的珍品。在者嘎,妇女会织锦并不是什么奇事,过去,村里的妇女几乎都会自己织锦,为子女做傣族服饰,表达对子女的祝福。 

  织锦看着是一拉、一扯、一推、一放的简单操作,其实各个步骤是特定的,缺一不可,只要其中一个步骤弄错了,就会影响整块布的美感。要织成一套傣族服饰(包括衣服、裤子、头饰)所需的面料,大多要花上一年多的时间。但长久地坐在织机上,很容易影响健康,颈椎、视力都会出问题,所以有很多织锦艺人都放弃了,只有少数几位还在坚守。

  当记者问刀丽华是什么支撑着她一直站在傣锦传承的岗位上?

  她说,是因为爱,是因为从小对傣锦投入的感情,是因为对织锦发自内心的喜欢。傣锦纺织工序繁杂,程序繁多,需要长期坚持,很多时候也会觉得艰难,但是只要看到那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成品,所有的辛苦都会在一瞬间被感动取代。

  倾囊相授  传承文化  


  记者问,要织成色彩鲜明、花纹精美的傣锦,最重要的是什么?

  刀丽华说:“我觉得织锦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三心,即细心、静心、耐心。”

  傣锦纺织工序繁杂


  一是选料,选用质量上乘的丝线、棉线、金丝线;

  二是织锦,采用傣族传统的木织机,手工操作提花、织造等多个工序,制成约40至60厘米宽的长条形织物;

  三是制成成品,用花纹绚丽、形象生动的傣锦手工缝制傣族服饰、头饰。

  如此繁多的步骤,又是一个精细的体力活,细心、静心、耐心缺一不可。记者相信,刀丽华一定是拥有这“三心”,才能够在傣锦传承的岗位上坚守这么多年。

  一直以来,傣家妇女制作傣锦大多是为了自用,而对傣锦背后蕴藏的文化和经济价值知之甚少,加之很多傣锦纺织艺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妇女,加大对傣锦织锦的保护力度刻不容缓。

   刀丽华不希望传承了千百年的傣锦在她这一代人手中出现问题,所以,只要有人来请教她有关傣锦的问题,她都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她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傣锦传承队伍中来。

  如今,刀丽华已经有七八个徒弟了,加之澧江街道文化事务中心每年都组织民间专家、艺人开办傣族传统文化传承培训班,传授民间传统傣锦制作技艺,让更多的年轻人重拾这一珍贵技艺。另外,针对傣锦制作过程复杂、时间冗长、部分人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情况,者嘎村成立了“者嘎傣锦织锦协会”,多方协调、加强指导,力图让傣锦织锦形成一种能增加当地经济收入的产业,成为一门人人爱学、愿意学的手工技艺。


图文转自在玉溪  编辑:龙罕


 上一篇文章: 依光凤 让传统傣装回归
 下一篇文章: 访傣族民间象脚鼓制作艺人朗四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