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女子的成年礼,以染齿为主要内容。女子到15岁时,便三五相约,结伴染齿,表明自己已跨入了青年的门坎。
染齿的原料主要是掺有少许松脂的黑烟。染齿时,先点松明柴,让其冒出股股黑烟熏在瓦块和木片上,染齿人用手指将熏在瓦块上的黑烟刮下来涂在洁白的牙齿上,边熏边刮边染,直至把一口牙齿都染成黑色或紫。如果想使染在齿上的颜色牢固,那么在染齿之前还要吃酸味野果,或是用酸果汁涂抹一遍牙齿,然后再染黑烟。用这种方法染出来的牙齿,经久不会褪色。
一些傣族妇女,还用嚼槟榔的方法来加深牙齿的颜色。她们嚼的槟榔,有的是真正的槟榔果,更多的则是自己配制的一种土槟榔。染齿是过去傣族姑娘结婚前必须做的一件事,她们认为牙齿越黑越美,就越能讨得小伙子的欢心。
花腰傣自古有染黑齿的习俗,笔者在赶街时,虽然一时很难从不穿民族服饰的中青年妇女中辨认民族成份,但看到一口漂亮的黑牙齿,就知道她们是傣族妇女了。看来,史书上记载的染黑齿的习俗还在这里普遍的保留着。
每年开春,傣族妇女先在田埂上采摘白花草(味酸涩)咀嚼二三天,然后再采摘山上的鸡屎藤果(味酸臭)敷在牙齿上,时间也是二三天。这头道工序的作用是让牙床麻木;第二道工序是用嫩石榴果煮烂,剥去外皮,配上山上采的岩硝,装在容器里熬制成膏药,每天晚上睡时,先把膏药放在火上加热,徐在两指宽的芭蕉叶上,然后包住牙齿。十四五岁的少女每次开始染齿时,每年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包牙的时间就相应缩短,四五十岁后,每年包二三天就可以了。染过的牙齿,一般不会生龋齿,七八十岁很少脱牙。
由于傣族妇女染齿保护了牙齿,很少得口腔及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笔者看到染齿习俗的傣族妇女的牙齿,不但长得细密整齐,而且清洁光亮。如果摆脱了以白为美的观念来衡量,笔者认为这样的牙齿也是很漂亮的。
傣族染齿的习俗,史书记载很早,公元八世纪,唐代樊绰著《蛮书》卷四载:“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黑齿以漆漆其齿”。作者可能是听到看到表面现象来解释染黑齿的习俗,但对这“以漆漆其齿”的方法没有具体记载。汪宁生先生在《古代云贵高原上的越人》一文中谈到染齿的习俗时说:“至于黑齿疑长期嚼食槟榔所至,有些南方民族以黑齿为美,除嚼食槟榔外有时还要染之使黑、漆齿或就此而言”。汪先生所谈的咀食槟榔染黑齿的习俗,在云南边疆和东南亚盛产槟榔地区的民族中是很普遍的。他推侧的除嚼食槟榔染之使黑,漆齿或就此而言的推测是存在的,但汪先生好像也没有考察过“以漆漆其齿”的习俗,只是笼统的还要染之使黑。江应梁先生也认为在读笔者文章之前他也不知道这种具体的草药染齿习俗。而对槟榔染齿习俗学者谈得比较多,外国学者戴安·梅穆在《红唾液和黑牙齿—东南亚最古老的习俗之一》文中就有详尽的研究介绍。但笔者知道,关于傣族染黑齿的习俗,就目前而言,除哀牢山下傣族地区用咀食草药染黑齿外,在孟连傣族村寨还见过另一种染黑齿的习俗,是用烧柴凝结成的焦油染黑齿。即把一种含有丰富油脂的薪柴燃烧时,在柴尾部凝结成的黑色焦油收集起来,涂抹在牙齿上,使牙齿变黑。这种方法对护齿有什么益处,不得而知,但也体现了傣族认为染黑齿为美的习俗。(编者按:嚼食槟榔并不能使人牙齿染黑,盖黑齿的花腰傣人皆嗜嚼槟榔,其他民族不知其染黑齿之事,是有此误)
本文责编: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