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德宏傣文试验推行工作总结报告
作者:执笔人:郗卫宁 卫岗 t    点击率:5065  转自:傣族网|http://www.daizuwang.com/ 更新时间:2012/7/12 13:07:46

德宏傣文试验推行工作总结报告

 

 

一、社会背景概述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有傣族人口2980701990)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2%

德宏傣语一致性很大,无方言差别,只有少量的语词和语调存在差异,彼此之间都能听懂,也不影响州内傣族文字的统一使用。

德宏傣族通用傣纳文,少数人使用傣绷文。这两种文字原是同一种文字,后因德宏傣文使用毛笔书写,字体逐渐发生变化而形成今日不同于傣绷文的方体傣文。傣纳文还使用于德宏州外的景谷、沧源、双江、耿马、镇康等县的部分傣族乡村。傣绷文字母呈圆形,与缅文字母相似。主要使用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一带,德宏州的瑞丽市西市遮放镇也有一些傣族群众使用。

我们对德宏傣文的试行效果进行了点面结合的调查。调查总结采取座谈、访问、测试、问卷等方式,对德宏傣文改进方案试行三十多年来,在学校教学、成人扫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宣传、行政司法、民间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调查。

二、现行德宏傣文方案改进过程

1、第一次改进

19521025日,云南省政府根据傣族知识分子的要求,成立了“保山专区傣族文字改进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傣文改进会议,通过了一个以傣纳文为基础的改进草案,分发给保山专区各县,征求傣族各界人士意见。

1953724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成立。傣文改进委员会举行第二次改进会议,广泛听取各阶层人士对傣文改进的意见。改进会议首先把“保山专区傣族文字改进委员会”改为“德宏自治区傣族文字改进委员会”,并于82日通过“德宏傣文改进方案(草案)”。10月,改进方案由德宏自治区人民政府报请云南省人民政府呈原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审批。1954610日经原中央民委批准试行。

改进方案根据现代德宏傣语口语实际,补充了1个声母μ[f]5个带韵尾的元音符号       ,并制定了6个声调符号,使原来许多一韵多音的韵母得以区别,克服了原有傣文不能准确表达傣语的缺陷,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但改进方案还存在一些缺点,如一些现代口语中已经没有或已合并的声母,在方案中仍保留。例如 [r]声母;[n]在口语中已并入  [l],但文字上还有区分;  ﺎ [ ]在口语中已并入  [o],但文字上还有区分。同一个元音,在单元音韵母中是一种表示形式,在它带韵尾时却是另一种表示形式。例如,元音[i],在单韵母中用  表示,但在带韵尾时却用   表示;[u]在单韵母中用  表示,但在带韵尾时却用表示。而且,声调用点撇式的符号表示,麻点多,不美观,又不便于打印。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2、第二次改进

傣文改进方案经中央批准试行后,德宏州文教科于19553月在芒市正式开办新傣文学习班,7月又开办民族师资训练班,培训小学教师;州属各县部分小学还开设新傣文课程。经过几期的试验教学和社会使用,第一次改进的傣文方案逐渐显露出不足的毛病。19559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顾问谢尔久琴科(原苏联)教授,来云南省协助创制和改进少数民族文字工作,他对“傣纳文字新方案”提出了许多原则性的改进意见。195512月初,傣文改进委员会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第一次改进方案又作了较大的补充、修改,并通过了第二次改进方案,由德宏州政府报省政府备案。19567月,国务院批准试验推行。

第二次改进方案的最大优点是克服了第一次改进方案中的单元音韵母的表示形式与带韵尾的同一个元音的表示形式不一致的弊病,使书面上的声韵表示形式与口语上的声韵系统取得一致,点撇式声调符号改为字母式声调符号。这又是一大改进。这次改进的缺点是改动面大了一些,把几个本来可以保持原形不改的单元音韵母形式也改动了。例如,把单元音ﺎ[a]改为,把  [e]改为  ,把  [o]改为,把’[ai]改为  。由于改动面较大,使懂老文字的人感到很不习惯,意见较大。

3、第三次改进

19648月,傣文改进委员会根据19621963年德宏州教育局和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对新、老傣文使用情况的联合调查结果和傣族各阶层人士对傣文改进方案的意见,又在芒市召开傣文改进会议。会议由时任德宏州州长、傣文改进委员会主任委员刀京版主持。经过认真讨论,在第二次改进方案的基础上又作了一些补充修改和调整,使改进方案尽可能同老文字衔接起来。经讨论,通过了第三次改进方案,并于同年由德宏州政府呈报省政府转报国家民委备案,1964年施行。

1)增加了  [kh][tsh][n]三个声母,专门用来拼写汉语借词。

2)恢复原有傣文单元音韵母  [o]的形式,把第二次改进方案中的ﺎ [o]改为 

3)把元音韵母[~ia]改为  ;带韵尾的韵母      ……也相应改为           ……

4)恢复使用第一次改进方案的声调符号,即点撇式符号。

4、第四次修订

第三次改进方案经过二十多年的使用实践,效果很好,广大傣族干部、教师、群众对整个声母、韵母的表音体系都感到满意。但对声调用点撇式符号表示,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1956年开始使用的字母式调号比点撇式调号美观、整齐,便于书写、打印,又要求恢复使用字母式调号。19887月,德宏州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州政府“关于恢复使用1956年傣文改进方案中的声调符号的报告”,经过审议,同意恢复使用1956年方案的5个调号,并由州人大常委会和州政府分别报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备案,于1989年起施行。

至此,在1954年和1956年两次改进方案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的第三次改进方案,其中除了声调符号恢复使用1956年字母式调号外,其他补充、修订的声母、韵母,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和使用实践中都已被肯定下来。可以说,现行的傣文改进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是成功的。改进后的傣文易认、易学、易掌握。它对继承和发展傣族文化,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试行情况和成果

德宏傣文历史悠久,通行范围广,使用人口较多。新中国成立前,文字传播渠道主要依靠佛教寺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37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德宏傣文试行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初步建立起具有民族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

1)教师队伍不断形成和壮大。第一次傣文改进方案经原中央民委批准后,德宏州于1955年开始试验推行。最先是进行小学教育和扫盲教师培训,然后逐步展开。19533月至19573月在芒市开办了4期教师培训班,学员184人,莲山县(今盈江县)培训教师38人,盈江县培训教师48人,梁河县培训教师37人,保山民族干部学校、德宏民族干部学校共培训教师211人。1974年德宏州师范学校成立时开设傣语文专业班,到1977年共办3个班,培养教师135人。1985年德宏州师范学校把傣语文专业固定下来,配备专门教师,年年招生。19932月在云南省民语委支持下,梁河县开展了200多名傣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培训。目前,全州傣文教师有757人。

2)教材建设日益配套完整。早在1953年德宏州文教科就成立傣文编译室,编译出版傣文教材。1956年省教育厅编写出版了傣语文、算样各2册。莲山县文教科也编写了扫盲傣文和算术各1册。1984年德宏州教育局拟定《傣文教学大纲》。1987年德宏州教育局成立民文教材编译室后,编译出版傣语文小学课本1~6册、傣文扫盲课本1册和中师傣语教材1~3册。19898月正式颁布《傣文教学大纲》。1983年编写了初中傣汉对译手册1册(尚未出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傣文教材在德宏州的小学、初中、师范学校已基本配套,初步满足了需求。

3)双语教学形成气候。傣文小学教育始于1956年,从此拉开德宏州傣汉双语教学的序幕。当时要求德宏州各县有师资条件的傣族小学一年级都要进行傣汉双语教学。1959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傣文教学开始收缩,1960年有的县全部停止。1963年,全省第二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傣文进校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1964年,全州部分全日制傣族小学根据全省民族教育学制问题座谈会的意见,实行“二、三分段”,即一、二年级为一段,主要学习傣文和算术,三、四、五年级为一段,主要学习汉文和算术。“文革”期间,傣文教学工作中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语文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德宏州教育局把双语教学提上议事日程,并召开全州民文教育工作会议,双语教学试点在各县重新兴趣。1986~1987年德宏州教育局通过广泛调查和分析,认为大规模实行双语教学条件已基本成熟。19899月德宏州正式大规模推广双语教学。至1992年全州共有傣族小学352所,进行双语教学的学校有261所,在校学生达37988人。同时双语教学还发展到部分中学。芒东中学、瑞丽民二中、州民二中也先后开设了傣语文课。

4)双语教学教研工作日益制度化。为适应双语教学发展的形势,州、县、乡三级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双语教学教研工作,配备傣文教研员34人,开展傣文教研工作。州、县、乡各级教研室每年都召开一次所辖范围内的双语教学工作会议,并已形成制度。在教师培训、样板示范、检查评比、考核记分方面也日益制度化。

5)双语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德宏州傣文进校时间比较早,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一定管理水平的人走上双语教学领导岗位。全州的双语教学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1984年民族语文纳入小学升初中统考,以30%记入总分。1990年双语教学教师奖励政策出台,提高了双语教师的地位,激发了积极性。1993年,德宏州政府批准了德宏州教育局起草的《贯彻执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实施办法》。

2、成人扫盲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德宏州历来重视傣文扫盲工作,群众学习积极性也很高。1956年莲山、盈江、梁河等县成立扫盲协会。莲山县13个乡中有11个乡成立了扫盲协会,开办扫盲夜校25所,学员799人。19569月盈江县召开扫盲积极分子大会,奖励112名教师和13个扫盲先进村寨。1958年德宏州农村傣文扫盲工作掀起热潮,到1960年农村傣族基本无傣文文盲,傣族群众转向学习汉语拼音。然而“文革”期间,民族教育惨遭破坏,农村傣笔文盲人数成倍上升。1979年德宏州恢复傣文扫盲工作后,遏制了傣族文盲人口逐年上升的势头。1983年州、县(市)、乡(镇)教育部门设置扫盲专干,增加扫盲经费投入。1989年重新编写了傣文扫盲教材。1984~1992年,全州共开办傣文扫盲班1925个,学员达53447人,经过6个月的学习,有37222人脱盲。傣族文盲人数(1240周岁)从1984年的44430人下降到1992年的16517人。1992年梁河、畹町实现基本无盲县、市。全州计划1995年实现基本无盲州。另外,德昂族也用傣文扫盲,有132人拿到傣文脱盲证书。

3、社会使用日益广泛

在德宏,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电影、书籍出版,甚至傣戏的创作改编及傣语流行歌曲的创作,都离不开了傣文。

特别是与生活活动、人民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科普与医药卫生,在傣文的辅助传播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司法行政也不例外。州、县、乡各级政府的牌匾、印章全部实现了民汉文共用。德宏州法院曾发布过傣文的通告和布告。《禁毒条例》、《土地政策》都曾以傣文出版。傣文在司法部门的使用,作用非常重大。

四、文字管理机构的建立与健全

1953年德宏建州到1989年这段时间里,德宏州傣文试行工作宏观上由德宏州政府直接管理,具体业务由各有关部门直接管理,州人大在检查督促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989年德宏州民语委正式成立。从此,德宏州有了专门的民族语文工作管理机构。现德宏州民语委设有傣文科,在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翻译、研究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五、文字试行工作的基本经验

德宏傣文试行4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经验。

1、领导重视,群众支持

德宏傣文试行工作历来受到德宏州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傣文的几个改进及在全州有关领域大范围的试验推行都得到了历任州长及各级各部门傣族领导干部的关心、支持,并身体历行,亲自规划、检查、督促,为试验推行傣文排忧解难。当然,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也是傣文试行取得成效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德宏傣族群众学习傣文的积极性高涨。1984年,12~40周岁的傣族人口有115057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人数为44430人,占38.6%。到1992年,这个年龄段的人口达164137人,可是文盲半文盲数却下降为16517人,只占10.1%

2、机构健全,经费保证

德宏州始终把傣文试行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根据傣文工作的需要先后建立了十多个专门机构,配给一定的数量编制,划出了保证试行工作顺利进行的经费。如果说傣文试验推行工作没有相应的配套机构、编制和经费,要取得如此可喜的试行效果是难以想象的。

3、政策倾斜,措施得力

德宏州为傣文试行工作先后制定出了许多优惠政策,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就是最好最直接的集中体现形式。另外,具体有如1984年,为推动全州双语教学的发展,州政府规定小学升初中,傣文成绩可以30%计入总分。之后,全州42市在傣族小学推行傣汉双语教学方面更坚决、更积极,而且范围越来越广。1990年州政府又规定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每年都给予特殊的奖励,提高了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在扫盲方面规定,扫除一个文盲给予15~20元不等的奖励。在电影译制方面,译制一部傣语影片给予1000元的奖励。盈江县开展傣汉双语教学采取五统一的措施,使傣汉双语教学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最近,盈江县新城乡教育组因开展傣汉双语教学成绩突出而受到州政府和州人大的特别奖励。

4、队伍稳定,业务精通

德宏傣文试行工作成绩之所以如此突出,主要是拥有一批热心于傣文工作、事业心强、精通业务的专业队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耕耘着,为傣语文的发展出力献策,为傣文事业的发展献出毕生精力。

六、结论

1953~1993年,德宏傣文改进方案试行工作经历了整整40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传播信息、发展经济、提高傣族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其他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总之,改进后的傣文已经成为标音准确,通行面广、科学先进的表音方言文字,受到了傣族干部群众的欢迎。傣文的试行是成功的,效果是良好的。

 

 



即德宏傣文。

即缅甸掸邦族使用的掸文,或称缅傣文。

1986年改为自治州。

1963年改进方案。

 

 

 

 

 

 

 

 

执笔人:郗卫宁 卫岗

 

调查人:周耀文 贾捷华 郗卫宁 卫岗 莫所连 肖桂宝

                                                                         本文责编:玉婷


 上一篇文章: 德宏用傣语宣传消防安全
 下一篇文章: 国内首套傣汉双语儿童课外读物出版发行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