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征鹏委员:建议将西双版纳傣族古村寨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x    点击率:3407  转自: 更新时间:2012/3/3 22:48:27

征鹏委员:建议将西双版纳傣族古村寨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保护完好的傣族古村寨,不仅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不仅属于西双版纳、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为了使这份珍贵的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使之永放光芒,建议将它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或“文化景观遗产”。

    (一)产生于7000多年前的干栏式建筑民居至今存活,具有极大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1.干栏式房屋是古代百越族群的住宅。汉文史籍把这种建筑在木桩上的房屋称为“干栏”,这是百越族语言的音译,意为房子。傣、壮、侗、黎、水、布依、毛难、仫佬、泰、老、掸等民族均为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古时他们都喜欢居住这种房屋。据考证,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晋时期,中国长江流域以南以及中南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百越族群。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即使用有肩石斧、有段石喯、印文陶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喜欢染齿、文身等。

    在历史上,凡有百越族群分布的地区,都发现有干栏式建筑的遗址。如: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吴兴县的钱山漾;江苏省丹阳县的香草河、吴江县的梅堰;湖北省蕲春县的毛家嘴;云南省剑川县的海门口等,均发现有此类建筑的遗迹。尤其是河姆渡,发现了许多干栏式建筑的遗址,据考证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是至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干栏式建筑遗址。这些干栏式建筑是人类从穴居、巢居走向固定住宅,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

    2.干栏式建筑覆盖的地域和数量在不断缩小,许多地方早已荡然无存,有的地方仅有零星分布,仅有西双版纳不足300个傣族村寨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干栏式建筑。

    据考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等8个省的百越族群在中古时期大多已融合于汉族而改居汉式住宅;四川、重庆和中南省区的僚、俚、蛮等族在元、明时期逐步与汉族融合而改居汉式住宅;在近现代,居住干栏式房屋者缩小到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的壮、侗、黎、布依、傣、景颇等民族的居住地,而且这些民族也不完全住干栏式房屋了,人口最多的壮族和布依族居住此类房屋者现已为数不多,且较为零星。侗、黎、高山族的情况也如此。

    中国的傣族有傣泐、傣那、傣绷、傣雅、白傣、黑傣之分,他们原来均居住干栏式的房屋。但明代以后,傣那、傣绷、傣雅、白傣、黑傣改住汉式或彝式住宅,仅有西双版纳的傣泐仍居干栏式的住宅。

    在世界各地,干栏式建筑也在消失之中。日本的干栏式建筑早在中古时期已消失,极少数存留已成古迹,印度东北部的桩上住宅也在衰退之中;中南半岛北部的掸、泰、老族的干栏式住宅,由于森林减少,城镇增加,工业发展的影响,也在锐减之中,现已难以找到成片的干栏式住宅区。

    即使在西双版纳傣泐的500多个村寨中,许多村寨已出现异化建筑,完全保留傣式干栏式建筑特色的村寨不足300个,它的保护价值就更加珍贵了。

    (二)佛教与原始宗教并存,寺院教育与国民教育并存,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产生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

    1.在傣族村寨里,既有佛寺、佛塔,又有寨神台、寨心;既能看到僧侣诵经的场面,又能听到国立或私立学校里传出的读书声。

    2.南传佛教1000多年前传入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后,对傣族的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使傣族有了自己的文字,推动了傣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3.西双版纳傣族信奉的南传佛教,既与汉传、藏传佛教不同,又与东南亚诸国信奉的南传佛教不同。它的经书吸收了傣族文化的内容,它的戒律较灵活:僧侣可吃荤、可还俗,为了生育的需要,女子不出家为尼。它的教规教义既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可作为被压迫者精神的寄托。它实行教教合一,不干予政治,宣扬积德、行善,不杀人放火干坏事,普遍受到傣族信徒的欢迎。

    4.佛教与原始宗教不仅并存,两种宗教活动互不干涉,而且两种宗教文化与傣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

    (三)贝叶文化与生态文化相结合,使傣族村寨成为外扬优美景观、内含深厚文化底蕴、风格独特的村寨。

    1.傣族的生态观视森林为第一生命,即: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稻田,没有稻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因此傣族历来爱护森林,从来不乱砍伐森林。

    2.村寨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生态文化与多种文化的巧妙结合,使傣族村寨成为社会的博物馆。

    4.优美的生态环境与优秀的贝叶文化的有机结合,陶冶出傣家人独特的审美观和良好的性格特点。

    产生于7000多年前的百越族群干栏式建筑至今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存活,是一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在傣族村寨中,佛教与原始宗教并存,寺院教育与国民教育并存,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产生的贝叶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贝叶文化与生态文化相结合,使傣族村寨成为外扬优美景观、内含深厚文化底蕴的风格独特的村寨。像这样的村寨,在世界上已成为凤毛麟角,若不依靠国际的力量加以保护,把它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或文化景观遗产,它将会逐步消失,造成无可换回的损失。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传承织锦技艺 保护文化遗产[图]
 下一篇文章: 各色傣家寨门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