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
芒团纸传人玉勐嘎的儿媳妇艾丙在揭纸
芒团纸的生产过程有5个流程,共11道工序,图为:芒团纸传人玉勐嘎的儿媳妇艾丙正在捣浆
文化部颁发给玉勐嘎的芒团纸传人证书
位于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东面9公里处的芒团组,是一个以傣族为主,傣、汉、佤杂居的村庄,傣族占总人口的85%。全组现有151户,人口789人,全半劳力408人。经济来源主要是粮食、西瓜、橡胶和造纸。本报记者日前走进有‘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美誉、盛产白棉纸的芒团组,看到全组151户组民,户户掌握造纸技术。
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据了解,芒团组常年从事白棉纸生产的农户有62户,年产白棉纸 60万张,造纸收入占农民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一。
据专家考证,孟定芒团民间手工造纸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至今仍然使用着东汉时期的那一套完整工序,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是迄今为止工艺传承最为完整的手工造纸技术。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芒团纸传人玉勐嘎的儿媳妇艾丙告诉记者,芒团纸的原料为当地产的“构树皮”,傣语称“埋沙”。其生产过程为浸泡、蒸煮、淘浆、抄纸、晾晒5个流程,共11道工序(采料、晒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浇纸、晒纸、砑光、揭纸)。耿马县孟定镇社会事业局局长马维伟介绍,芒团傣族手工造纸这门工艺只传女,不传男,造纸的各主要环节都由女人完成,男人只是帮忙采料购料。目前芒团傣族妇女造纸人数有120人。
远销海内外
孟定傣族手工造纸被当地傣家人称为“洁沙”,具有纸质坚韧洁白、柔软光滑、久存不陈、防腐防蛀、力撕不破的特点,过去多被旧官府用来颁布告示及书写公文,佛寺用来抄写经文,现今银行用它来捆扎人民币,茶叶企业用来包装普洱茶,骚人墨客用来写字作画,民间用来剪纸刺绣、裱龙糊凤等等,产品远销昆明、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本文责编:帕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