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宰弄”带来的农产品营销变革
景赛(右)与科技人员交流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丰收。(李福国 摄)
5个没多少文化的傣族“宰弄”的口头约定,到头来却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种植销售带来了深刻变革,种子的质量有保证了,农作物的耕种有技术指导了,农产品的销售不愁没出路了,群众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了,法帕村农产品营销协会成功了,成功的背后原来是有科技在撑腰。
5个“宰弄”的约会
景赛、金波岩团、杨波岩孟、郗二补、殷二团是法帕村五个普通的傣族“宰弄”,可就是这样5个人,却在法帕村干出了一番惊天大事。
“当初也不知道什么叫协会,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五个人的口头约定,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挺有意思。”回想起协会成立前的经历,理事长景赛微笑着说。
“大城市里的人可以到我们边疆做生意,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生意做到大城市去呢!”谈到组建团队的初衷,景赛的一句话道出了边疆各族人民群众不服输的牛气。他说,1993年,当时来自昆明的商人用筒帕背着钱到法帕村收购西瓜,看着一摞摞钱从筒帕里倒出来,景赛一伙人煞是羡慕。于是,他们决定到昆明考察市场,借助帮西瓜收购商押车的机会,景赛一伙人到了昆明,看着西瓜瞬间就涨了几倍的价钱,他们终于明白筒帕里的一摞摞钱是怎么回事了,正是这件事促成了团队的组建。
回到村子后,景赛5个人以4角钱一斤的收购价从村民手中收购了3卡车西瓜,然后连夜押车到了昆明,因为事先已经考察了市场,西瓜一到昆明就以1元7角一斤的价钱顺利卖出,3车西瓜一共赚了3万元钱。在那个年代,对于在田地里勤耕苦作的农民来说,可是一笔天大的数。“3万元是我们淘到的第一桶金,从那以后,我们5个人就组建了团队,有了口头约定,这算得上是法帕村农产品营销协会的前世了。”景赛一脸自豪。
农产品的集会
“西瓜、南瓜、稻谷,只要是农产品都是我们经营的范围,但近年来甜脆玉米是我们的主导产品。”景赛介绍说。2003年,在芒市科技局、科协的指导下,法帕村农产品营销协会正式成立了,由于此前的小团队已经带动了村里的一大批农户发家致富,协会的成立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得到了村里群众的积极拥护。
谈及会员的实惠,景赛说,会员可以从协会免费领取种子,种子都是事先经过试种,具有良好收益的,一些种子还跨过海峡从台湾进口到了芒市,一年光种子钱都得先垫几十万。农产品成熟后,再由协会统一收购,种子钱从中扣除就可以了。在法帕村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存钱不如存协会,年底利息算分红。”协会的成立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每个会员缴纳会费后,年底就可以按协会的盈利状况分红了。
“协会能够发展到今天,完全是依赖于科技的支撑。”景赛不经意的一句话却道出了科技的主导作用。原来在协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办公经费,协会一度面临关门的危险,芒市科技局、科协积极帮助协会争取项目资金,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协调争取无息贷款,并派出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授科学技术,指导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时时刻刻关心惦记着协会的发展,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协会的今天。”景赛心里满怀感激。
为了便于观察了解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协会于2006年购了一台电脑,用于上网了解、收集、分析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动态,为农户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科学化的综合服务,及时主动为群众送技术、传信息、签订单、进市场、销产品,每年为农户提供有用信息上百余条。
跑不了的协会
从5个人的口头约定到135名会员,拥有了固定的办公室、厂房、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销售点和注册商标,法帕村农产品营销协会一路走来实属不易。
“全都依赖于群众的信任,我们都是当地的农民,平日里就跟其他农户往来密切,他们都说我们这样的协会跑不了,是坑不了农户、骗不了农户的,只会带着农户走上致富路。”景赛对农户的支持十分欣慰。
原来部分农户曾经上过外来收购商的当,收购商预付了部分定金后,把农产品运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这让农户十分伤心,对外来收购商失去了信心,对法帕村农产品营销协会更加信任了。
景赛说了这么个故事:某年,由于甜脆玉米收购价格偏低,利润空间小,原来承诺收购的老板变了卦,导致瑞丽市部分农户的玉米面临无人收购的困境。后来这些农户找到了协会,协会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几天之内就把农户的玉米销售出去,而且还卖了个好价钱,心怀感恩的群众拉着景赛的手说:“真是活菩萨呀,你们不来收,我们的玉米就要烂在地上了。”有了群众的信任,协会的路子也越走越顺。
“现在不是担心协会发展,是群众种植甜脆玉米的积极性高涨,反而有点担心市场的接受能力了。”谈到协会的发展,景赛却又把话聊到农户头上去了。原来,由于我州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一年到头都可以种植甜脆玉米,是全国为数不多可以种反季节甜脆玉米的地方,甜脆玉米的价格和销量都十分可观。“不过协会也做了充分准备,现在常年有4个人在昆明、成都、上海等地跑市场,销路应该不会有多少问题。”正说着,一名在昆明的营销人员给景赛来了电话,说还得在昆明呆上一段时间,多签几个单再回来。
截至目前,协会共与昆明、江苏、上海、江西、湖南、北京、山东、四川等8个省的6家公司及15个个体老板建立了供销订单关系,销售网络逐渐健全。
法帕村农产品营销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在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以技术服务为纽带,以种植能手、订单农业为基础,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为抓手,以普及先进实用技术为主导,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积极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把自己掌握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传授推广给农户。“是科技帮了我们,以后我们要有自己的冷库,要有自己的品牌,走‘协会+基地+农户+科技’的路子,让产自德宏的甜脆玉米走进全国每一户群众的家里。”景赛的一席话道出了边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呼声。
目前,协会共创建冬季甜脆玉米标准化栽培科普示范基地5个共500亩,辐射带动全州各县市种植5.8万亩,其中订单1.2万亩,培育科技示范户1150户,带动农户5432户。近3年来共计销售农产品24500吨,销售收入3675万元,协会实现销售利润560万元,会员年人均收入6666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258元……
一组组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数据,正预示了协会将来光明的发展前景。
本文责编:帕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