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背篓
制作竹制的桌子茶几
把竹子剖成粗细均匀的篾丝
竹编品
竹孔雀
编制时一般从底部开始,先用竹篾按经纬初步编出底部后,固定在模具上,然后按习惯的编法由下往上编。
中国世博馆,你觉得像不像?
粗大的龙竹、笔直的金竹、坚硬的苦竹、柔韧的梅赏竹、修长的凤尾竹,举目望去,到处竹海茫茫;微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让人恍若置身于电影《卧虎藏龙》里的场景一般……芒市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竹资源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着“滇西竹乡”、“大型丛生竹之乡”和“民族竹文化之乡”的美誉,其竹资源之丰富,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利用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当地百姓巧手编织,竹子变成了一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傣家的竹楼、景颇族的酒筒、德昂族的葫芦萧、阿昌族的竹碗、傈僳族的口弦……竹子融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傣族的竹编,其工艺精湛、造型古朴、大方实用,蕴含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探 访
没有不会竹编的小卜冒
由于环境的影响,小卜冒从懂事起便开始学习竹编,他们在长辈的反复教导以及平时的耳濡目染中,编竹技艺日渐提高。目前,傣家的一些村寨已逐渐发展成为了竹编专业村,芒市的拉怀村便是其中之一,全村188户人家,农耕之余,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竹编的副业。
24岁的刀岩正是拉怀村的村民,在2010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活动中,他和同村的乔岩相坐分别以各自的作品《博篮天下》和《菠萝编背篓》荣获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在刀岩家外的墙壁上,挂着他的获奖证书,边上还挂着两张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手工艺徽章认证项目培训的证书。从2009年到2011年,芒市连续3年组织了芒市镇和风平镇的7位傣族竹编艺人参加了该项目培训。
刀岩说,这个培训还不是一般人能去的,政府的人来问过村长,村里谁的竹编编得好啊,然后自己就被推荐上去了。短短几天的培训,刀岩学到的是授课老师“准备了几个月的东西”。尽管从2000年左右自己就开始学习编制竹器,但培训还是让刀岩觉得受益匪浅。来自四川的尹老师,在课堂上教会了包括刀岩在内的全体学生很多新的编织样式和方法,小青蛙、小孔雀,一条条竹篾在尹老师手下不出几分钟,就生动了起来。甚至是刀岩他们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傣文名字,老师也能编出来。这让刀岩感叹不已。
家里的长辈都会竹编,自己的手艺就是从老人那里学来的。之前在家编的,都是满足生活需要的桌椅、背篓什么的。在培训期间,刀岩学到了不同的竹编样式,回家后还给自己的女儿制作了一个孔雀造型的头冠,煞是好看。
同时,因为自己学得快,刀岩在老师的帮助下,也开始在竹编创作上进行创新。比如茶几桌面的编织图案、提篮的外形设计。在他家,记者看到一个未完成的竹编作品,竟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造型。刀岩说,这是老师给他看了图片,他自己摸索着做出来的。虽然还稍微有点粗糙,但是已经让记者爱不释手,连连说要和刀岩定做几个。
获奖的作品,是老师看过刀岩编制的提篮后,建议他再编制一个创新一点的提篮当成作品。作品做好了,但他也不知道能不能参赛,也不知道给作品起个什么名字。和他一起培训的云艺设计学院08级研究生李珊珊建议,就叫“博篮天下”吧,既蕴含着“博览天下”的意思,又有“览闻辩见”的含义,一来能体现产品的功能性,二来也体现了编织的工艺。名字决定后,就拿去参加比赛,没想到,竟然真的获了奖。
巧手需要时间磨砺
当天,刀岩即兴为记者展示了一番制作茶几桌面的过程,摆在他面前的工具有好几样。有两把刀,一把用来刮竹子的皮,另一把用来给竹子削边,两把刀的锋利程度也有差别,后者要稍微钝一些。锥子、胶把钳、小锤子这三样东西则是用来伺候装进竹编里的钉子的,为防钉钉子时竹子表面裂开,得先用锥子钻开一个小洞,然后把钉子敲进去,如果歪了,就用钳子取出来再弄一次。而剪子,则是为了剪去编织完毕后多余的竹篾。
在乔岩相坐家,记者看到了大大小小的背篓,原来乔岩相坐平时只编制背篓。
背篓的大小,决定于一个用木块和木棍做好的架子。架子上窄下宽,就是一个背篓倒过来的形状。要做背篓,先得清理竹篾。乔岩相坐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握竹子,一手拿住刀,在把竹子剖成粗细均匀的篾丝时显得得心应手,“这都是熟能生巧的事,没有一定时间的磨砺是不行的。”乔岩相坐笑着说。
因竹皮韧性好,在加工过程中只需要取薄薄的一层竹皮,经过劈细、拉丝、刮纹、打光的工序后,就可以编制了。在这个过程中,记者看到乔岩相坐的手指上带着一个皮套圈子,便好奇地询问其用途。“这个是防止在劈细、刮纹的过程中弄伤手指,起到保护的作用的。”乔岩相坐晃动着手指上的皮套圈子说。他把竹篾清理好之后,开始编织背篓的底部。据乔岩相坐说,背篓的下半部分要编织两层,编好了下半部分,才可以编上半部分,总的来说,背篓的编织过程就是“由下往上、由内向外”。
仅农闲时候编一编
每当赶街天,在芒市第一农贸市场外的棕榈树下,都会摆满各种傣族竹编,圆桌、方桌、背篓、果盘、茶盘……琳琅满目。可卖竹编的,更多的却是汉族面孔。
说到这个,刀岩叹口气,虽然对竹编很熟,但毕竟是农村人,地里还有活要干,竹编只能当副业,等农闲的时候来做。以前他也去大街摆过摊,还曾有一个上海游客一口气和他订了3张竹桌,其中一张要求有1.6米那么宽。刀岩的手艺不错,所以他的竹编总能卖出比别人高的价钱。一张80厘米高的小竹桌,就可以卖个五六十元,而傣族惯用的背篓,也从前几年的几十元,涨到了现在的三四百元一个。但这并没有给刀岩带来多大的财富。
因为要兼顾农活,刀岩现在都不去街上摆摊了,但还有不少人找上门来,和刀岩定做竹编。这些人从刀岩这里买了竹编以后,再卖出去,有的就在芒市卖,有的还卖到了瑞丽、昆明、北京等地,在这个转手的过程中,他们会卖出比原价高几十甚至几百的价钱。当然,这些都和刀岩无关了。他只管农闲时做一做,农忙的时候,不管别人给多少钱,他都不做。
“做一个竹编,基本上都要用到两三天,而且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买到好竹子。”刀岩介绍,做竹编最好的是用成长了两年左右的冬竹,不易发霉和生虫。现在大点的竹子价钱涨到了十几块钱一棵,细一点的竹子也要六七块钱。刀岩说,“如果能有摊位让我现场边织边卖,我放下地里的活也愿意。如果有老板愿意开一个制作竹编的企业,我也愿意去里面打工。”
声 音
技艺要传承 品质待提升
“虽然傣家人和竹子的感情源远流长,竹子渗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现在竹编技艺面临着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芒市文化馆的张引主要做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他认为,目前未形成整体的文化氛围是竹编未能形成产业化的原因之一,“目前掌握传统竹编技艺的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一代中少有沉得下心来学习竹编的,而且绝大多数人只把竹编当副业,专业从事竹编且技艺精湛者还较少。很多人有这样的观念,花几天的时间做一个竹编,花费时间与收益不成正比。回报慢,也是很多企业或个人不敢投资于这项产业的原因。”
张引说,虽然整个德宏的竹资源都比较丰富,但是整体来说质量却不如四川、湖南等省区的竹子。过去的傣家竹编,很讲究竹子采伐的时间,这样制作出来的竹器几乎不会发霉或生虫。而现在随着竹编产品的增多,很多人也不讲究时间、品质,仅刷上油漆防虫防霉。而且本地的竹编多是自制自用,整体式样并未有较大的突破。
“从文化角度来看,竹编深深地打着民族的烙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需要好好保护和传承。”张引说,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引导,加大挖掘文化内涵的力度。近十年来,芒市通过旅游业对竹编进行了一定引导,比如让竹编艺人到勐巴娜西珍奇园现场为游客编制竹器等等,受到了游客欢迎。但是,大件的竹编有其加工工序的复杂性和耗时性,游客难以携带,也造成了竹编外销困难的局面。
张引希望,今后能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注意提升工艺的水平和产业的品质,让竹编加工时间和收益不成正比成为过去,把竹编变成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兼具的工艺品,等日后加工技术成熟,也可以让竹子变得“全身都是宝”。
渊 源
傣家人与竹有不解之缘
当你踏上掩隐在竹林中那一幢幢小巧的傣家竹楼,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用竹子编织的世界:墙壁用竹子编成,室内陈设的家具物什,大到衣柜、床榻,小到饭盒、小凳以及随身携带、用来装食物或者砍刀的小背篓,无一不是用竹编制成。傣家人就是世世代代和竹子毗邻而居,与竹编息息相关。
关于傣家人和竹子的缘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傣族的祖先为了躲避野兽的攻击,把自己休息的地方用树枝交织着围起来,但树枝硬,不易编织,且很不美观。于是,傣族的祖先就开始寻找能够替代树枝的东西。在不断地寻找和使用过程中,最终发现了竹子这种空心的“树”。他们发现这种“树”虽然皮薄,但韧性很好,于是就开始学着用竹子编织“围墙”,傣语称为“发哏”,这就是最早的傣族竹编。
过去,在傣家人眼里,没有不会纺线织布的小卜少,也没有不会竹编的小卜冒。如果谁家的小卜少不会纺织,就很难找到婆家,而不会竹编的小卜冒也不可能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伴侣。如今,竹编已经渗透到傣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傣族村寨里的老人们上奘房的时候,都会提上自己或者子孙亲手制作的竹篮。傣族结婚的时候,“伴妈”会用一个新编制的竹背篓,装上给新娘家长辈的烟酒,或者是老人给新娘带的竹筷、生米以及镰刀等物品。
相关阅读
傣家竹编制作有要领
选料 芒市傣族竹编通常选择一种土生土长的,傣语称为“梅赏”的竹子为主要材料。成熟的梅赏竹,竹竿约有碗口粗细,高十余米至二十余米不等。该竹皮薄,柔软,韧性好,一般需长两年以上方能伐用。而砍伐最佳时间是在12月至次年的2月,这个时候砍的竹子不易蛀虫。
工具 传统的傣族竹编工具以砍刀为主,傣家人伐竹使用的砍刀坚韧、锋利,它不但能将砍伐回来的竹子进行粗加工,还能将竹子加工成约2毫米细的竹丝,用以编制较为精细的竹器。另外还有如剪刀、锥子、小锤、剑门(控制篾丝宽窄)、篾铁楸(穿引篾丝)、卷刨、竹凿等工具,这些工具不仅让艺人们在编织过程中得心应手,还能让艺人们编制出更加精细美观的竹器。
编制 傣族竹编编制的技法较多,主要有十字编、人字编、圆面编、六眼编、穿丝编、龟背编以及翻转、弹插、穿插等,可根据编制物品及造型来选择技法的变换。
编制竹器的时候,只取薄薄的一层竹皮,经过劈细、拉丝、刮纹、打光的工序后,即可编制。若编制篮筐一类的竹器,则需要准备相应的模具,模具是用几根木棍根据需要捆扎而成。编制时一般从底部开始,初步编出器具底部后,再固定在模具上,然后按既定的编制技法由下往上编。这种使用模具的竹编制品外观精致、大小均匀,但有的编制高手在编制过程中是不需要模具的。
上漆 竹器编好后,为了使其更加美观,同时也为了防止虫蛀,就需要在器体上涂刷油漆了。一般的器具,艺人们通常选择透明的清光漆涂刷,也有的艺人涂刷前,会在清光漆中加入一些绿色的矿物涂料,这样做是为了让竹器显得更加美观。一些特别的竹编器具,如供佛用的托盘、钵盂等,在上漆前,须用一种特别配制的泥状物在器具上通体批灰,直至竹胎隐去,器面平滑为止。待其干透后,即可上漆了。这类器物上漆时选用生漆,通常采用红、黑色为基调,使用少量的黄色或金色饰边,显得精致、古朴、凝重。
本文责编: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