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民间武术历史悠久,主要有拳、棍、刀术。早在汉代,傣族武术己见雏形。到了唐代,唐南诏政权统治管辖了傣族地区,由傣族组成的“白衣没命军”已是南诏最精锐的作战军队之一。《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当时的傣族是这样描写的:“男子尽武士,除战争游猎养马外,不作它事……”明代《滇小记》记载:“军民无定居,聚则为军,散则为民,每三人五人充军一名,正军谓之者刺,犹中国言壮士也。…… 倚象为声势,每战则用绳索自缚于象上,悍而无谋。”据《滇略》 卷九说:“威远州今尽为僰人(今傣族) ,男女勇健,走险如飞。”由此可知:傣族人民不仅能利用本地区的动物为作战工具,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艺。并具备了一定训练手段。为适应战争需要,傣族的武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不断的战争中使傣族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方向发展。在近年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在傣族地区寺庙里发现了部分反映武术的壁画,有练刀的,也有练剑的。从丰富的壁画内容中,可以看到昔日傣族的武术风貌。到近代,武术主要用于保家卫国、健体防身,也是喜庆节日的表演项目之一。15岁以上男子普遍喜爱习武,每个村寨都有拳师,各地区拳种有所不同。练功一般在秋冬两季。每当月明时,习武者集街头巷尾或晒场上,相互切磋武艺。使傣族武术世代相传,不断发展。 傣族武术节奏变化较大,忽快忽慢,动作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方法简单、实用。练习时,注重基本训练,要求动作灵敏,判断准确,有兔子般的听力,鹰一般的眼力。器械除了棍、刀、剑外,还有链械、钩镰、铁细(铁铣)、铁尺、铁齿、铁锤等。套路约100多种,对练有:象脚鼓对踢对练、铁夹对打、单刀对棍、双刀对棍、四门拳对练、双人对棍、徒手对双刀、链夹对练等。傣族武术一般都有象脚鼓、鋩锣伴奏,表演时,动作节奏感较强。 新中国成立后,傣族武术运动员曾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武术观摩表演及对外交往等活动。有的傣族拳师受聘到缅甸教拳,缅甸的傣族、景颇族胞波及华侨也常来云南学习傣族武术。有的傣族拳师还在泰国开办了武术馆。在这些交往中,傣族拳师将其他兄弟民族拳种的优点,吸收融汇于傣拳之中,但仍不失其朴实、随意、短小、精悍的民族风格。
编辑宰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