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傣文传承:心动不如行动
作者:谭江华 苏颖x    点击率:6452  转自:春城晚报 更新时间:2010/9/14 17:38:28

傣文传承:心动不如行动


    珍贵的傣文资料本报记者苏颖摄





    珍贵的傣文资料 本报记者苏颖摄



    傣文研究学者岳小保(右)和焦所比达(左)近年来抢救搜集了一

    大批傣文资料              本报记者苏颖摄

    □本报记者 潭江华

    新芒市微博日前转发的一则“寻找傣文字记忆者”的帖子,勾起了脖友对傣文的集体回忆。

    “我们倒是学过几年的傣文,可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拼起来有点困难。”一位脖友这样回帖。

    作为生活着30多万傣族人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会听说读写傣文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状,最为明显的要算从小就接受汉字教育的年轻人了。

    对此,一些年长傣家学者开始焦虑和忧心,而民间机构也开设起扫盲班、普及班,为傣语的传承而行动起来。

    去年全州双语傣师达442人

    困境:师资力量仍不够,双语教师无编制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为推广双语教学而努力。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学前班和小学推行‘双语型’、‘双文型’、‘传承型’3种双语教学类型。”德宏州教育局教科所所长杨利红告诉记者,少数民族学生因语言问题,进入学校后学习困难,双语教学就能帮助他们度过这段适应期。

    德宏傣族人口共30余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4%。德宏州教育局去年初统计,全州少数民族学生达到65%以上的学校中,有91所傣族小学,占全州民族小学总数的62.76%。全州傣族小学在校生中,傣族学生20697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4%;傣族小学教师共1538人,其中傣族教师589人,承担双语教学的有442人,占傣族教师总数的75%。

    双语教学搭了一座桥梁,这是好现象。但杨利红也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那就是按国家政策,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占65%就应该开设双语班,那么具备开设双语教学的小学应该有265所,但目前因师资力量有限,能开办的不到百所。“我们的一些老师,要么是民族语言不错,但汉语急需提高;要么是汉语好,又不会民族语言。”

    杨利红说,另外一个限制双语教学发展的困境是,双语教学老师没有编制。令人高兴的是,教育局刚结束的双语教学工作会议上,德宏州教育局局长王根顺还专门提到准备再增加双语教学学校,并建议重新在德宏州师专开设民语班。

    本报记者石磊谭江华

    傣文记忆

    那些有关傣文的美好

    软软傣语很动听

    41岁的李顺喜,会在KTV里用软软的傣文音唱那动听的傣语歌,告诉远方的客人,美丽的德宏欢迎大家的到来。

    “我父亲懂新、老傣文,在他的观念里,既然是傣族,就必须学会听说读写傣文。”初中后,李顺喜在堂哥的帮助下,开始学傣语的拼音。声母、韵母的发音倒是简单,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学会了听说傣语的基础。

    真正接触傣文多一点,是李顺喜考入云南民族大学傣语专业后,修了老傣文和新傣文。此时,作为一个大学生思想也发生了转变:既然是本民族的东西,自然得要学,而且要学好。

    大学老师的教授,也比堂哥更有方法。比如,老师会像教古代汉语一般,挑选一些傣族的经典诗词歌赋、民歌之类,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别看傣族的这些经典短小,可用词非常优美,或赞美芒市的富裕、民风民情的美好,或描述傣族寨子的繁荣景象……那个意境,是无法体会的。一旦翻译成汉语,味道也就消失了。

    李顺喜说,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是如此庆幸自己用心去学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我们家是盈江人,傣族文化虽不如瑞丽、芒市浓厚,傣剧却从盈江发展起来的。每次傣剧表演,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如果说,现在德宏会听说读写傣文的人越来越少,李顺喜是不赞同的。“其实并不是那么少,会的人还是多。”李顺喜说,他娶的媳妇是傣族,会说傣文。他的母亲和岳母都对傣文熟悉,只能看懂一点汉文。母亲则比他厉害多了,傣族盖好房子,贺新房时,还会诵读。

    其实,大学毕业后,李顺喜曾回到家乡教过半年书,做的就是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很重要,有些寨子的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一开始进入学校,必须要用这两种语言同时沟通,孩子学起来才会快。”无可否认的一点,就是随着年轻人对现代文明的快速接受,会说傣语的人确实在减少了。

    5箩谷子学傣文

    1959年,岳小保从缅甸回国读小学。到1964年,他用5箩谷子请了个老师学傣文,读了不到一年因故暂停了。好在学会了这几十个字母,后来全靠自学,学会了新傣文,也学会了老傣文。

    软软的傣语,问候别人的声音都是那么的悦耳。因着这份喜爱,退休在家的岳小保闲不住,跑去德宏州图书馆担任傣文古书的保护以及古文献的整理、记录工作。不仅如此,他还参加了德宏州傣学会的扫盲班,教起傣文来特别卖力。“听说我教课的录音带都传到缅甸去了。”说着,他开心地笑了。

    老文献如老朋友

    焦所比达是岳小保在州图书馆一起整理傣民族古文献资料的工作搭档。记者每次去,都见到他在认真地整理古书。除了对傣文精通,他还精通巴利文、缅甸文。

    “我从小喜欢佛教,13岁出家在寺院学傣文,后来又去了缅甸留学7年。”焦所比达学傣文的时间很长,钻研也很深,州图书馆那些老文献在他眼里就如老朋友,每一样都是那么熟悉。

    被傣戏迷花了眼

    听德宏州傣剧团副译审叶政光说话,似乎能感到傣戏在眼前流动。

    他说,自己学会傣文,缘于爱好。16岁那年,姐姐用了5个晚上的时间,教会他说新傣文。被傣戏迷花了眼的他,凭着天赋演完两场老傣戏后,学会了老傣文。其实,那个时候,寨子里有老人教,也有小伙伴约着一起去。但那时尚小,晚上有点不敢去,各种声音让他退缩了。

    后来,他唱过整整8年的傣戏。

    傣文呼吁

    岳小保德宏州民语委副译审

    传承和保护先要懂傣文

    寺院的经书都是老傣文,不学老傣文,是难以钻研古籍文献的。岳小保说,与相对易学的新傣文相比,老傣文因没有声调,学习起来需要看上下文,全靠语感去感觉。“这使得一些年轻人和老傣文之间有些青黄不接了。”岳小保忧心的现状是,傣族孩子家庭困难的,小学毕业就回到了农村,不再继续上学。学过6年的汉语也失去了用的机会,而母语傣文多数是只会说不会读写,形成了不看书、不看报的恶性循环,也不了解国家政策。现在的村民喜欢看电视,但傣语台大部分还是收看不到。全州傣族有30多万人,专门的傣文报纸也就1000多份,也无法送到每个寨子。即使能送到的,也有人无法读懂报纸上的内容。“我担心,傣族的传统文化将来会断层了。”岳小保说,傣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基础的基础就是要懂傣文,不懂傣文何谈传承?他呼吁民族小学一定要开设民族文课程。只要开设了,始终有学得好的人。爱好的自然会钻研,慢慢地水平会提高。

    冯霄 德宏州文联《勇罕》主编

    国家政策应有所倾斜

    冯霄说,老傣文里的一些单词和语言很丰富,你若想了解德宏过去的一些历史、一些更深层次文化,就必须从老傣文里吸取。编辑部里面一些年轻人不懂老傣文,编出的东西就有些莫名其妙。德宏的民歌有40多种,要从老傣文的字词句里面吸取营养,创作出民歌的唱词来,才有韵味,才很优美流畅。

    冯霄的记忆里,德宏州师专以前开设傣语班时,培养了大批本民族的师资,傣文当时很辉煌,双语教学工作也开展得好,每个寨子有一个会教民语的老师,这些老师积极性也很高,常会收集傣族的民间故事、小笑话投来杂志,是感觉到很有希望的一段时间。

    遗憾的是,后来德宏州师专取消了傣语班。而由于政策上没有倾斜,云南民族大学德宏傣语专业也出现了窘境:招生有点困难,需要达到国家线才能录取,可城里面的年轻一代的母语过不了,农村的学生汉语达不到国家录取线,都没有资格进去。冯霄说,如果国家能稍稍放宽对这部分人的限制,哪怕达不到一点国家规定的总的录取线,也把他从农村录进来,这就保证了从事民语民文专业工作者的一个良好素质。

    李小喜德宏州傣剧团原副团长

    傣文字素养要从小培养

    “我们搞戏剧的,能明显感觉到文字没从小抓起的焦虑。”李小喜说,“前两年我们去招生,会唱傣歌的没有了,会唱地地道道山歌的没有了。我们只能听声音选角,只要会说傣文就行了,等他们来后再教傣文。我们担心,再过几十年,没人听,傣剧也就逐渐消亡了。”

    这又得提到德宏师专10多年前办傣语班起到的积极作用,那时听戏的有一大批人,现在又断了。李小喜感慨说:还是那句话,从小学傣文,培养年轻一代很重要。

    德宏州文化局局长许贵荣

    地方立法传承和推广

    许贵荣说,传承优秀的傣文化,是永久性的惠民工程,也是一项非常迫切性的抢救工程,需要政府纳入议事日程来安排部署。我们都知道傣民族文化,和其他55个民族一样绚丽多彩。傣剧、泼水节、孔雀舞、傣医药,都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省里面还作出决定,德宏傣族要和西双版纳傣族一起将泼水节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有懂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语言文字得从小娃娃开始抓起。有傣语基础,傣文文字学起来就比较快。现在实行的双语双学教育,让农村小孩同时掌握两种语言文字非常好。

    许贵荣建议,还应该通过地方性法规形式,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使用、保护方式规范起来。有了制度性的保障、财力的支持,才能将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新老傣文对照课本
 下一篇文章: 传承民族文化“傣文夜校”开班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