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3日泼水节当天,由昌宁县湾甸华彩农村文化室站长周永华策划并组织演出的原生态傣家歌舞剧《傣乡风情之夜》,在湾甸新近落成的占地25亩的民族文化广场上如期上演,30多名土生土长的傣乡小卜冒小卜哨纯朴的表演,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傣家风情,来自周边五县市的上万名观者踊跃观看,人们都感叹:一个小小文化室竟能做成如此大事,真是不容易。
为了这台演出,周永华还背负着3万多元债务。然而,为了传承傣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他觉得值得。
爱上傣乡人
从小生长于昌宁县农村的周永华,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4兄弟抚养成人。1991年,18岁的周永华去当了兵,然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在部队里失去了两次机会,一次是上级安排他去学驾驶,他却因为文化程度低,两次考级都未过关;再一次是让他去学厨师,却因交不起600元的培训费放弃了。1995年周永华退伍回到昌宁城郊的右甸街,被安排到距离昌宁城80公里的湾甸糖厂工作。湾甸傣乡,位于保山、临沧两市和施甸、昌宁、永德三县结合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昌宁次中心集镇。
2007年,在糖厂工作了12个年头的周永华选择了离开糖厂,在湾甸街开起了一个文化用品店和歌舞厅,和妻子杨彩妹及6岁的儿子过着平淡生活。
在湾甸10多年间,周永华喜欢上了傣家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但同时也发现,在多元化的社会格局下,傣族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却在边缘化,乡间文化生活除了喝酒就是打麻将。周永华于是在2010年1月20日,在湾甸集贸市场租了近300平方米的两间铺面申请注册创办了“昌宁县湾甸华彩农村文化室”,希望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传播积极健康的文化知识。
在文化室里,他开设了书刊阅读室和租书服务,内容涉及种植、养殖、历史、文化、科技等书刊,同时配以影像放映。在全省开展的“欢乐乡村大家乐”系列文化活动中,周永华将县文化馆的老师们请下来帮助当地傣族乡亲共同学习研究傣民族的打歌、跳摆。
这时,周永华在得知湾甸小新寨的残疾妇女万德美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历经10年独自将被称之为傣族“创世纪”史书《蜘蛛王》由傣文翻译成中文的经历后,周永华认为,自己应该为傣家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小小文化室做成大事情
3月12日,泼水节到来前一个月,周永华响应湾甸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决定把传承傣家民族民间文化作为一个主要目的,编排一台原汁原味的傣家歌舞剧,将傣家史书《蜘蛛王》中部分内容以及历史文化重现在舞台上。
方案得到乡党委政府的首肯,承办活动全部费用由周永华自筹。然而,演员在哪儿?音乐、服装、舞美、晚会统筹等谁来做?关键的是预算资金8万元在哪儿?
亲戚家人一片反对声,有两个人站在了他身边。一个叫赵瑞华,47岁的他答应无偿给周永华撰写台本以及解说词等;另一个叫张德新。他刚从昌宁县商贸协会副会长位置上退下来,60多岁的他乐于助他一把。在寻找演员过程中,周永华在马棒村遇到了今年28岁的岩保。岩保曾在县文工团工作过3年,吹得一口好葫芦丝跳得一身傣族舞,曾经参加过省、市、县大型演出,获得过省文化厅彩云奖金奖。在周永华一番苦心劝说后,岩保答应了周永华,很多村里的小伙姑娘都报名支持他们的行动。虽然误工费一天只给20元钱,伙食费才10元,他们都愿意来参加演出队。没有排练的地方,周永华就去给糖厂领导反映,糖厂马上腾出礼堂免费供演员排练。最让周永华头疼的是经费问题。近40人的伙食费误工费每天都在1200元左右,以及接下来的作曲、音乐、服装、灯光等都需用钱。为这些,周永华一个月瘦了5公斤。他在张德新的带领下去拉赞助,终于有少数企业给予了相应赞助。
付出总有回报。4月13日,原生态傣家歌舞剧《傣乡风情之夜》按期演出。4月16日,该剧作为湾甸泼水节闭幕式的压轴大戏再次上演。而此时,周永华已回到昌宁城,和家人商议把家中土地卖掉的事情。因为4月17日,他要将30多名演职员近一个月的误工费、伙食费、住宿费一次性全部付清。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最终把房契放在周永华的手上。
4月17日中午,周永华回到湾甸,张德新和队员们在等他,万建荣告诉他,他们将和周永华继续合作,共同成立傣乡华彩歌舞队,把传承傣乡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