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潞西城市建设面貌一新
宏伟气派的芒市宾馆。
芒市广场远眺。
芒市城区一景。
风景宜人的芒市花园住宅小区一角。(本版图片由杨帮庆摄)
改革开放30年来,潞西市在工业、农业、交通、卫生、教育、电力、通信等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项目的相继完工,潞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如今,芒市城区高楼林立,街道宽阔平整,城市功能日益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潞西已经成为祖国西部一座独具魅力的边疆少数民族城市。 一、潞西城市建设回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芒市城市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78年,州委召开扩大会议,明确了今后芒市城市建设要走依靠科学规划指导城市建设的道路,并确定了“芒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随后,“芒市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制订,1979年3月州、县共同召开芒市地区城市建设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和修改了“芒市总体规划说明书”。1985年,省政府批准“芒市城市总体规划”。随着潞西城市建设史上第一个总体规划的制订和实施,芒市城市建设告别了混乱无序,步入了依靠规划科学建设城市的道路。30年来,芒市城市建设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一)1980—1989年,城市建设恢复起步时期 1980年以后,潞西城市建设逐渐恢复,国家、集体、私人投资逐渐增加,芒市城区新的街道、建筑逐渐增加。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城市建设投资逐年扩大,芒市城区也加快向城市周边扩张。到1989年,芒市建成区面积556公顷,城市居民3.87万人,加上居住在城区的农业人口和暂住人口,城市人口达5万多人;全城已有51条道路、街、巷;各类房屋总建筑面积达96.51万平方米,初具小城市规模。 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1982年,以芒市为中心的12平方公里的1∶5000、1∶2000的芒市地形图绘制完毕,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基础依据。 1982年,在市中心建成占地面积为8.4亩的街心花园,始为芒市第一个城市公共休闲绿地。 1983年5月,在青年路等几条城区主要街道上安装了高压荧光路灯,芒市城区开始有路灯照明。 1983年9月,宽26米的青年路建成,铺沥青路面,为芒市第一条按现代城市道路标准建设的城市主干道。 1983年,将青年路和人民路两侧下水道纳入设计施工,结束了芒市污水乱流的历史。 1984年,始建芒市民族文化宫,历经10多年的建设,芒市民族文化宫成为芒市城区面积最大的城市中心绿地系统。 1985年9月,州、县政府拨专款对古迹树包塔修整,并刻碑详记。 1986年11月,芒市第一幢6层大楼——工交企业联营公司大楼竣工交付使用。次年4月,芒市第一幢7层楼——县民族贸易批发站开业,时为芒市较有影响的建筑。 1988年初,全长4474.3米的环城西路建成,使芒市城市交通形成闭合环线。此后,市区逐渐向环城西路扩张。 1989年5月,东风路西段沥青道路建成,与团结大街形成十字形,市区有了第一条十字路,形成市区东西向的中轴线。 (二)1990年至今,城区建设快速发展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后,潞西经济发展迅速,芒市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整个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到2008年,芒市已发展成为市区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9.7万人,各类住房总面积496.58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城市自来水供应系统和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的一颗边疆明珠。 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1989年,通过沿街单位集资一点、县城建局投资一点、财政拨款一点的办法,将正南路、河东路上段、银器路、建国路东段改扩建为弹石路面;1990年,集资建设了建国路上段、河东路下段、人民路东段、财政局小区4条弹石道路,同时,在城区建设了4座交通指挥岗亭。1991年开始,又再次集资将团结大街南段、正南路、建国路东段等3条主干道扩改铺筑为沥青路面;将仙池路东段、红星巷、新村路、西南路、河东路等5条扩改铺筑为弹石路面;将仙池路西段、建国路中段、友谊路西段等3条道路扩改为沥泥结石路面,并修建了三棵树环岛。 1991年10月,州、县政府决定扩建团结大街南段,次年1月扩改工程竣工,成为当时城区道路标准等级最高的中心主干道。 为迎接建州四十周年,州、县政府决定适时进行团结大街北段、友谊路西段、为民路西段扩建改造工程。该工程于1992年秋动工,1993年9月主体工程完工。“一街三路”工程和此前通过“民办公助”办法改造建设的道路的建成,搭建起了当时芒市老城区的框架,道路两侧现代建筑纷纷兴建,芒市城区面貌一新,芒市自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城市。 1990年春,位于芒市雷崖让山的滇西抗日纪念碑建成。 1994年3月,芒市街心花园的 “德宏民族群雕”建成,成为芒市一大景观。 1997年9月,芒市大街扩改工程正式开工,2000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芒市大街的建成,使芒市旧城区与新城区连成一体,彻底改变了芒市城区建设一直在南北方向兜圈子的局面。 1998年12月,芒市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开工建设,小区在规划建设上配套建设了城市道路、幼儿园、物业管理公司等公用设施,是芒市城区首个按现代标准建设的城市居民住宅小区。 2003年11月,芒市广场建成,为德宏建州50周年大庆献上了一份厚礼。2006年中缅友谊馆建成,成为芒市城区最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 2001年,潞西市自来水公司第二净水处理厂(规模4万吨/日)及其配套的取水管线建成。 2001年,日处理规模1.5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工,2005年末,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相应的城市主干道截污干管也部分建成。 2002年12月,潞西市城市生活垃圾厂一期工程开工,至2005年末竣工,开始发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功能。这是潞西市首个按国家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2004年12月,芒市宾馆动工兴建,2005年底主体工程基本竣工,2006年完成附属设施建设。芒市宾馆是芒市城市建设史上第一家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高档酒店,建筑规模近30000平方米,建成后成了芒市的又一标志性建筑,提升了芒市的旅游接待水平。 2005年位于芒市雷崖让山上的勐焕大金塔第一层建设完工,堪称当今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第一塔,为芒市增添又一亮丽的景观。 2005年5月,芒市城区第一个完全按市场化方式开发建设的大型住宅小区——芒市花园第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规模达142312平方米。该工程的建成,对带动团结大街北段西侧城区的发展、平衡城市建设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二、潞西城市建设展新姿 历经30年的建设发展,到2008年,潞西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9.7万人;在城市规划建设区内建成命名道路107条,道路总长达89557米。其中按城市道路标准建成的沥青、水泥路面15条,总长21730米;建成日供水能力4万吨的现代化自来水厂1座,供水普及率达65%;建成日处理规模1.5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管道敷设率30%;有填埋库容107.8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处理厂1座,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园林绿地290公顷,绿地率达22.31%,绿化覆盖率25.38%,城市公共绿地6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9.7平方米,城市中有22条主干道栽培了以菠萝蜜、伞树、油棕、大王棕、柚子、芒果等乡土树种为主、体现地方特色的行道树5784株,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2%。2004年潞西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省“甲级卫生城市”。 三、潞西城市建设前景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潞西市城市建设蒸蒸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把芒市建设成为一个高水平、具有影响力、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园林中等城市,实现潞西与全州、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把潞西的城市发展放在了国家西部开放前沿和全省经济发展全局中来统筹考虑,科学描绘出了未来潞西建设发展的美好蓝图: (一)城市性质:中国通往印度洋和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陆路门户,中缅跨境地区的发展中心和航空口岸,具有亚热带风光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城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 (二)城市规模:近期2010年13万人口,建设用地16.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25.4平方米;规划期2020年22万人口,建设用地2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4.2平方米;远景40万人口,建设用地4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5平方米。 (三)发展方向确定:主要向西、西南发展,老城适当改造,城市自东向西推进。 (四)用地布局:“一城、三轴、三带、六组团”的绿色城市布局。具体是: 1.三轴:以现有东风路向西延长适当拓宽改造至320国道高速公路作为城市向西发展的主轴线,沿轴线两侧形成城市核心公共服务区。芒市大河东西两岸分别以现状320国道和规划城市主干道形成两条平行于河道的东北—西南向城市发展次轴线,形成沿河发展的城市格局。 2.三带:用芒市大河、南喊河、南秀河的景观资源,形成贯穿城市的三条生态滨水绿带,作为城市主要开敞绿色空间,在此空间内恢复展现凤尾竹林亚热带地域风光,将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有机融合。 3.六组团:沿城市发展主轴线自东向西形成一个组团,两个新区组团,作为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实现新旧兼顾,既保护城市传统格局,又展现现代化城市形象。在弄相、风平以北地区,结合芒市机场和320国道便利的交通条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交通区位优势,发展两个以外贸出口与生物、食品、医药等加工业为主的一类产业用地组团,增强城市的产业经济实力。在芒究水库至法帕一带结合勐巴娜西珍奇园开发,进一步保护植被、提高绿化水平,发展成一个旅游休闲度假组团。 (五)总体空间布局构架。采用“东西跨越、南北优化、生态穿插、有机联系、城在绿中、绿在城中、山水相依、特色独具”的空间发展模式。 (六)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城市道路系统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级,整个城市路网系统形成8横6纵,方格网加环的组团式道路网络,配合次级道路、支路构成完整的城市道路网络。
本文责编:帕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