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平县傣族的原始宗教仪式文化
|
作者:杨光远 点击率:3792 转自:新平公众信息网|《新平花腰傣文化大观》 更新时间:2009/4/11 11:38:38 |
|
|
|
新平县傣族的原始宗教仪式文化 |
|
|
| 本文是作者于2000年8月对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傣族语言社会情况进行田野调查,依据调查材料撰写而成的。调查地点以本县的漠沙镇为主,另外还有嘎洒镇和腰街镇。) 一、社会基本情况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南,哀牢山下。哀牢山海拔3300米,红河从新平县的西北流向东南,一直进人越南。傣族居住在红河两岸的低谷地带,海拔约600米。当地气温最高可达42℃,最低为15℃。 这个县主要有彝族、傣族、汉族、哈尼族、拉枯族、回族、白族、苗族。这里的傣族没有文字,语言跟德宏傣语方言接近。当地的傣族自称有三种:一是“傣雅 ”(tai ja)又称“花腰傣”,主要居住在漠沙镇(mueng ja)。二是“傣洒”(tai sai),他们居住在嘎洒镇(katSai),因过去的沙滩街而得名。三是“傣佧”(tai kha)(意为“汉傣,’),姓范、白、陶等,据说是从石屏县一带搬来,现居住在腰街乡。 第一次提到“花腰傣”是美国传教士威廉克•克里夫顿 •都德(Williamelifton Dodd, D.D)。他在泰国、缅甸和中国的台族(Tai)中做了33年的传教士。“他曾于1913年开始作一次长达2000英里的旅行,其间大半是步行,从泰国北部的清莱开始,经云南、广西等省,达广东,下西江而到海边”。著有《台族—汉族的长兄》(The Tai Race一Elder brother of chinese)一书,1923年出版于Codar RapidS。①都德对新平邻毗的元江县傣族进行了考察。 1943年南开大学的邢公畹先生到新平县调查“傣雅”语,他写下了《红河上游傣雅语》②其中提到了“巫教”。 以上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建国前中外学者对花腰傣田野考察的书面记载。与其他地区的傣族相比,这里的傣族有几个特点: 一是佛教没有传到这里,没有佛教的影响。如在语言上不像德宏和西双版纳的傣语中有许多巴利(Pali)语和梵语(Sans-kit)的词汇。 二是当地彝族人口居多,建国前彝族头人占统治地位,如大土司李润芝统治着新平县及附近的大片土地,傣族基本上都是他的佃农,他每年从新平县耀南东关岭下来收租。佃农除交税外还要有贡品:扁米(xau mau)和火雀(noktsau)。如嘎洒办事处曼湾村的刀正明家租种一亩多田,每年要上缴450斤谷子,两碗扁米(即:“青糯米”,糯谷还没有完全成熟就采来在干锅里炒后去壳出米。“扁米”作为贡品,味道酥软清香)。傣族在语言、文化及其它方面都受到彝族的一些影响。如像彝族那样住的是土掌房。土掌房的建造是在木板架子中间填土,把土春牢,一层一层地往上春,房高3米至4米左右。如果是楼房,就先铺上圆木,再用泥巴糊平;楼顶也照此建造。现在的墙主要是用土坯。而不是像德宏和西双版纳傣族那样住的是干栏房(竹楼)。“贝玛”(pae ma)彝语:指“专门做祭祀活动的经师”,当地傣语、汉语都借用这个词。“祭龙”是彝族的传统节目,比春节还隆重。这个祭祀活动祈祷年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生活平安幸福,祭祀的日期在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日。这与傣族的祭祀日期在同一天。决非巧合! 二、当地傣族③的巫术 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的傣族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原始宗教已经保留得不多了。而新平县的傣族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在许多风俗习惯方面保留着古朴原始的成分,例如还保留着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巫术。 巫术是人类社会在生产、生活低级阶段的产物,原始时期的人们认为鬼神支配和主宰着生灵,一旦得罪了鬼神,身体就会得病,生活就会有灾难。村民们相信鬼神这一原始宗教。所谓的巫术主要表现在三种祭祀仪式上。 “巫”(mot),这个词可能同古汉语的“巫”字有关系。做巫术(hiat mot)得靠巫师,这里的巫师多数是女的,即巫婆(ja mot),男的巫师(pu mot)很少。巫师有自己的法器,如司刀(一个铁丝圈穿上十多个铁片,圈的一角为尖刀形),但巫师最大的本事就是根据不同的场合吟唱各种祭祀词,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三天两夜。 大人和小孩经常生病,村民们认为是有鬼在作崇,是因为中了“白虎”(羊鬼phi hiat)的邪。多数是羊鬼,还有狗鬼(phimatau) ,庙鬼(phi miau)、山神仕(hao tau fan) ,等等。闯着鬼的人会淌鼻血、拉肚子、拉痢。遇到这种情况、村民就会抬着米和五六元钱请巫师帮撵鬼。 (一)撵鬼仪式。撵鬼叫hiat mot suang phi 在娶嫁结婚之前驱邪撵恶鬼叫hiat Phai。 家庭不和睦;要把附在夫妻身上的恶鬼赶走的叫hiat fuang。 祭山鬼(hiat phi hiao) 此种仪式为黄牛、水牛、羊等牲畜而祭,时间是在农历7月,栽完秧以后把牛羊赶到山里吃草养膘之时。村民们认为,牛羊得了病或吃得少就会瘦弱、死亡。因此,要请巫婆去帮做祭祀,请求山鬼让牛羊好好吃草,不生病,身强体壮。过去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田头地角树下祭祀。祭品有:一只公鸡;不能用白鸡,鬼不吃白鸡。用竹蔑饭盒装一盒米饭,装一碗米,一瓶酒,两对香,一对用于杀鸡时点,一对用于祭祀时点。 2000年8月6日,我们到滇沙镇曼会村一老百姓家去看撵鬼(白虎精)祭祀仪式,巫婆杨美英(52岁)手持黑纸扇,坐在木凳上吟唱祭祀词。她前面摆着一张竹桌子,桌子上供有各种祭品: 一小竹盒装有约一市斤谷子、一碗米、一碗清水、一瓶酒、一袋盐、一包香烟、一只铜质烟锅、数个水果糖。一枝野生茶枝。一个锅内装着一只杀好洗净的生鸡、一只生鹅、一只生鸭、一个狗头;另一个锅里装有一只熟鸡、一只熟鸭、一个狗头。竹制小饭盒一个,内装米饭、鸡蛋和数条干鳝鱼。 巫婆念到下午4 点多钟,她开始撵鬼,她从两个竹盒里拿出两个鸡蛋剥去壳,分别在三匹芋头叶上装上三团饭,掰开鸭蛋分成三份,滴上点酒。此时,祭鬼的事已做完。巫师说:“ 鬼在吃饭,鬼在吃肉。”巫婆念的祭词祭三个鬼:先送羊鬼〔phi a hi-at);第二是送太岁鬼(phi thai suai);第三是送狗鬼(phimatau);晚上才送鹅鬼(phi ban),要到夜里1点才结束。 祭祀词是撵鬼仪式重要内容的体现。巫婆要念十多个小时,可见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到把“鬼”从熟睡中叫醒后,沿着大路走,经过许多地方,说到村寨中的“布召社”(神爷爷)、雅南社(神奶奶),“召社”(cau sae)是傣族地区普遍都信仰和崇拜的地方神。只不过在新平是以村寨为单位,而德宏和西双版纳(sipsong panna)则是以“勐”(地方、区域)为单位。祭祀词中先是请“鬼”出来,宴请它们;然后是送它们走,让它们走得远远的。 送白虎精的祭祀词: “今天,大米落到我〔指巫师,多为女性、巫婆)这里,白米落到妣姆(phimot)(指管巫婆的鬼)这里,……走罗!一勐一勐地去,从平地走,出寨门,从宽阔的村头出去,从平坦的村前出去。来到田间的布召社(神爷爷);来到地角的雅南社(神奶奶),……从密密麻麻的稻田出来,沿大路到勐到寨,……去摘树枝来数马,去采草来数黄牛,数够1500头黄牛,点够1200匹马。……从熟睡中把你们喊起,去田地把你们叫回,……我们来送弯角羊,(我们来送扭角羊),我们去送花公虎,白虎王,博太菜,太岁王,……来到勐边的巴冈合,寨边的巴冈很(“巴冈合”,“巴冈很”指夜鬼),到勐、到村不要遇恶鬼。……来到守寨门的范,来到守勐墙的鬼,......把你们叫回,进了寨门来到寨心,来到村中的布召社(神爷爷),寨中的雅南社(神奶奶)处。……来到小卜少(少女)洗脸处,来到洗菜池处,……来到喂鸡喂猪的家门口,来到雅南勐(指家门神)处。十日是好日子,百日是好日子,拿大米喂你们(指在家中供奉的家神),……我们巫婆进屋了,我们妣姆phi mot(管巫师的神)进屋了,我们巫婆来赶白虎精、设宴招待太岁鬼、羊鬼和白虎精。”到此巫婆梳头后去问家人:“在鸭房睡的好鸭,在木杆上睡的好鸡,在鹅房中睡的大公鹅、睡在笼中的老公鹅、睡在房底的大猪,睡在猪圈中的老猪、一弯角羊、扭角羊都有吗?”自答:有。“来喝酒讲汉话,抽烟唱彝歌,喝酒对嘴喝,倒酒倒亮瓶,每人喝一些,每人饮一点,吃吃喝喝后去拉白虎了,拉出去,撵出去,拉着鬼不怕,捏着鬼不怕,把它抓出去,把他拉出去,把他赶出去,不让它(鬼)在家了,不要让小孩哭,让他熟睡,半夜不让出去。……用司刀(法器)撵出去,拉出去(然后掷法器),达寮④拦鬼路。一勐一勐的去,从平地上走,从寨中心出去,这里也不要停,这里也不要停。” 请注意:前面那些祭词的内容是把“鬼”(白虎鬼等)从熟睡中叫醒,让它们沿着平地、大路、稻田、勐门、寨门进人寨心开始走。接着念祭词:(强调“出去”、“离开”。) “从寨中的布召社pu cau sac(神爷爷)在的地方,雅南社(神奶奶)在处出去,……从撵寨鬼的师傅处、从撵勐鬼的师傅处出去。……从小卜少洗菜的水岭处出去,从小卜少洗菜的池塘走,从三道小门,九道大门出去,……守寨门的鬼,守寨墙的鬼,不要让恶鬼进村。进勐,……从“分面师、分蛋师”(指管夫妻的鬼,让夫妻白头偕老)处出去,……来到祭献白虎精场地(然后喊白虎精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把你们从熟睡中叫醒,在野外把你们叫回,我们巫婆与妣姆(管巫婆的鬼)送到了,来设宴招待你们了。我们来架三脚石了,我们来生火了,支锅让水涨,生火让火旺,磨尖力刺鸡脖,磨细刀刺鸭子脖,杀睡在鹅房的大公鹅,睡在笼子里的老公鹅,杀睡在猪厩里的大猪、老猪,杀弯角羊。左邻右舍,好内家(家里人)、外家,亲戚,来喝三次酒。……每人都来吃,每人都来用。你们吃完后去喊村边的三角石神,勐边的土团神来吃,去喊村边的土地神、护寨神,你们吃完用完后用达寮栏鬼路,有“摸我鬼”、“白牛鬼”、“母鬼”、“花鬼”……你们吃完后随身收树桌、收草桌,吃完后放灵魂。吃鬼饭请呕,吃鬼果请吐。睡在洞内的老虎不要归。吃完后你们要上天了,走吧,走到头变火灰,脸变灰土之地(指焚尸地),走到鱼乡、走到米乡,走到无人砍伐的森林,走到金角爷爷睡的水滩,走到多木叉角奶奶(指龙)睡的池塘(意指到了江边),抽马上左山,策马上右山,转蹄上天空,走到彩虹鬼接天地之处;……走到勐头的扇子星,寨前的北斗星,……走到天上霹雳鬼、闪电鬼处,走到放洗尸罐处,走到天上薄叶林坟地。魂拄拐杖在前,鬼拄拐杖在先。走到小孩玩细沙处,走到单身汉没有妻儿之处(指未婚先死的男子之墓地),走到莫哩分酒、召哩分蛋之处(莫哩、召哩指管夫妻之魂)。走到无儿无孙,犁田犁到老、种地种到死的人之处,走到管话语的爷爷,管口舌的奶奶之处,走到风鬼、黑风鬼之处,走到狗鬼、山神处,走到在上圈的斑白虎、白虎精,关下圈的白虎王,走到弯角羊、扭角羊处,弯角羊关上圈,扭角羊关下圈(至此白虎精送到目的地,然后宴请)左邻右舍,寨子中心的人,亲戚朋友,人人都来吃,背你们的小儿来,背你们的小孙来,来吃大猪。来吃鸡、来吃大鹅、来吃老鹅、来吃弯角羊、来吃扭角羊。十日是好日子,百日是好日子,好日子来宴请你们,十五条黄牛关上圈,十五匹马关上圈,箩筐你们交进屋内,提篮你们交进家。蛋壳做锅,芦苇做甑子,白酒杯装酒,白茶杯装茶,样样都交回去,烈酒、呛烟、三杆旗在阳光下飘,八杆旗在风中飘,叶色耙耙也交给鬼,荆棘刺头,茄于刺勾发髻,种木成林,种草成丛,小内衣贴肉,小白衣贴身,达寮挡鬼路。罐中酸肉,琵笆果和槟榔、纸钱交给鬼,纸票交给神,样样都交给你们,汉家的绸缎,昆明的布匹,昆明汉人的丝线,孟菜汉人的彩线。你们(指鬼)三年不能回(来),五年不能归,叫魂回来,装进秧箩(指巫婆背后的秧箩),阿月(长女)、阿玉(次女)、阿岩(长子)、阿三(三子)回来。巫婆喊口的快,妣姆喊回的快,两支葫芦叫魂,两盒饭叫魂,拉马转头,抽马下石山,策马下大山,拉牛转头,来到天空的稻田,密密麻麻的稻田,沿三线阳光下来,沿八条光线下来,来到鱼乡,来到米乡,来到献白虎精场地,来到寨门,来到宽宽的勐门,来到寨中心,来到寨中的布召社(神爷爷),雅南社(神奶奶)住的地方。 (二)叫魂仪式(huang xan)或(cuam xan) 叫魂仪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举行,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几年举行一次不固定。第二种是在安葬死者的坟墓上。 1、在家举行的叫魂仪式。村民认为人的灵魂(soul)最重要,如果“魂不附体”,在外面游荡,身体就会得病。一般情况是:家中某人远游回来身体不适或有麻烦时就要叫魂。但请巫师来叫魂并不只是为家中的某个人,趁这个机会把亲友请来,为所有的人叫魂,保佑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生活平安幸福。2000年8月 8日我们考察了漠沙镇新寨(van mai )的白有亮家的叫魂仪式。巫婆白慧琳(53岁)。巫师的报酬是5元钱,5.6斤米,杀的鸡、鸭的一只腿。 主人介绍说,父亲、母亲去世了20多年了,今天选了好日子第一次叫魂,叫了分家出去的儿女并请了亲戚来,让死者保佑儿孙生活平安幸福。 叫魂仪式上摆着家里所有人每人一件衣服,捆成一捆,还有几节白布,每个来参加的亲戚也都拿着新衣服和一节布来。衣服是叫魂仪式上最重要的物品,这可能是因为它跟人的身体接触最密切有关。巫师早上7点多就开始吟吟唱叫魂词,一直要唱到夜里一点多。她前面的桌子上摆着8个鸭蛋,两碗米、几瓶酒。一包水果糖、一包盐巴、一盘苹果和酸角,还有槟榔、石灰等。 主人家的儿子、媳妇正在杀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还买了几斤猪肉。这些食品一是祭祀仪式上要用,二是用来招待参加仪式的亲友。 巫师叫魂词的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即从这家人的老人、中年人到孩子,一个一个地跟踪他们的魂,跟到田边地角、河里沟边,家里有邪气就要驱赶出去,哪个人的魂在外面就要叫回来。总之,巫师是在跟鬼打交道,遇到各式各样的鬼,如她念到一个鬼是“赶马鬼”,它在外面赶马,下雨也不得回家。又念到一个“哑巴鬼 ”,这时巫婆不说话了。念了一段时间,巫婆打开啤酒喝了一口说,请鬼来喝酒;她点上铜烟锅,请鬼来吸烟。到了时间,还要请鬼来吃鸡、鸭、猪肉等食物。 2、在坟墓上叫魂 2000年8月9日,漠沙镇蚌刚村赵文荣的母亲去世。出殡的第二天,由女儿、儿子、儿媳等上山去坟前献饭。女婿、侄子、孙子等6、7个男人去帮杀鸡做饭菜。全村每户一个家庭主妇上坟山,带上自己家每人一件衣服合为一捆,放在坟上。蚌刚村有43户人家,坟墓上就堆着43捆衣服。全体妇女在一起吃饭,下午 3:00时,每个主妇背上箩筐,左手里抱着一拥衣报(也可放进箩筐),右手拿着一把镰刀在坟头上钩几下,每个人都绕着坟墓走三圈,嘴里在叫魂。内容是:男人参加办丧事,魂不要留在山上,要回到家里去,生灵不要跟死者的亡灵作伴。办丧事时亲戚送了牛、羊、猪的,这时就用绳子拖着一枝树枝(即牛、羊、猪的替代物)送了鸭子的用绳子拴住活鸭拖着走,在坟墓绕三圈。一直拖着回到家,把树枝丢进厩,把活鸭放进厩,表示牛,羊、猪和家禽的魂已经叫回来了。 叫魂词: 来哆!人家(指死人家)的儿子来生火了,人家的儿子来支三脚石,来杀鸡来填坟土,来杀坟鸡填野土,吃完后放灵魂、亡灵你自已停,亡灵你自己留,吃鬼饭要呕,不要在死鬼面前吃;不要在死鬼面前喝,你的左手放开,你的右手放开,吃饭不要留在墓碑;来啰!背向坟地回寨,面向村子回家,捆衣来叫魂,捆丝绸来叫魂,沿大路回寨,沿小路回家;来啰!背向坟地回寨,面向寨子回家,来落在宽阔的屋子里,落在粮仓吃饭,我们的粮堆厚,我们的喃巴(喃巴:晒干黄鳝的刺木条);来锣!阿月、阿玉、阿岩、阿尼、阿塞……回来锣! 3、送魂仪式,此种祭祀活动是对刚死去的人,巫师念巫语,将死者的魂送到天上去,用此种方式对死者亡灵超度,使之得到安息。 对死者的葬礼,是傣族社会生活中比较隆重的事,也最能体现原始宗教祭祀仪式的内容。因为上述两种仪式往往是各家各户举行,虽然也邀请亲戚参加,但是葬礼却是全村人参加的活动。 葬礼活动有以下几个过程: a、人死的当天就已经火化,但发送(出殡)却要择日举行,死尸用代替物(木板)来表示;出殡后即请巫师到家做送魂祭祀活动; b、男人们上山下葬骨灰,建造坟墓; c、男人们安葬完毕回到家里聚餐。家人及亲戚用逗乐“游戏”〔luang lang〕形式化悲为喜,新的生活又开始了; d、出殡第二天的活动内容有:全村每户有一家庭主妇上山去坟前祭祀,叫魂〔hua san );本家派六、七位男子去“神树”下做祭祀活动,祈祷“寨神”保佑。 人死后,均由巫婆来超度灵魂,把人所有的三十魂,九十魂分别送到应在的地方,其唱词如下: 送魂词 我们有巫师命,命由天约,命由天定,师娘(管巫师巫婆的鬼神)来收浓血,巫婆来送亡灵,送到勐娥(mueng vau)十日好日子,百日好日子。样样东酉你自己抓,样样东西你自己拿。你进三面紧闭棺材,你进四面紧闭棺材,帕博〔人断气闭眼后盖的被子〕盖眼,绸被盖脸。三班笛、四班锣!布衣挂上面,绸衣挂下面,你拿到天上去穿,你拿到天上去换,天上也有田,天上也有地。葫芦挂两肘,饭盒挂两肩,样样你自己拿,样样你自己抓,棋客〔用薄纸制成的圆旗子)林中飘,大花圈草尖上飘,你的儿子戴着刀鞘带。刀鞘带在草头上飘过,刀鞘带在树叶上飘过。不要放恶鬼来到寨子,你到天上去做神,你到天上去做鬼。一勐一勐的去,平地平地走,告别布召社后去,告别雅南社后走。(下跪告别)走三小门,走九大门,与儿女阿月、阿玉、阿岩、阿三等⑤分离,不要让每一个人随你去,你自己去。你自己走,巫婆自会领你去。你的两脚尖立地,两膝下跪,去落在洗死人身的盆上,去落在长满薄叶的墓群,去落在有针叶的树丛,去落在烧你头的火中,去落在烧你脸的火中。进人30层硬土,进人80层土沙。哪里好才让你住。哪里暖才让你睡。不要让每一个人随你进去,不要让他们停在墓基,不要让他们留在墓碑;你把他们赶出来。你放开你的左手,你放开你的右手,你的左手不要紧捏,你的右手不要紧握。转身做神,面向做鬼,去看田,去守地。鸟吃谷子请打嘴,鼠吃谷子请打脸,我们巫婆送你上勐娥⑥。我们巫婆送你上天。落在鱼乡、落在米乡。落在有浮萍的池塘,落在有水草的池塘(指江河)。搭弯桥过勐边,搭浮桥接江岸,过江付钱,坐船付帐,付给布召达,付给雅娘登(布召达、雅娘登,指龙),沿三线阳光上天,沿八线阳光上天,落在天上密密麻麻的稻田。装满水的葫芦挂两肘,饭盒挂两肩。一勐一勐的去,衣紧蒙头,衣紧蒙脸,走到三脚石,走到升烟处。走到勐头星星处,走到村前扇子星处,大媒勐(me mueng)派到寨,派到勐(“媒勐”指派巫师下来的神)。走到天上的雷神,走到天上的闪电神。巫婆自会帮抓,巫婆自会帮拿,走到洗身子的盆⑦(在这里交一个魂),盖头的帽子不要掉,遮脸的帽子不要丢。走到天上的坟群,走到天上的墓地。打开饭盒吃饭,掀开饭盒用餐。走到单身汉没有妻,走到老光棍没有儿的地方。走到得水肿病死在的地方。走到两伞盖头,夫妻相伴老死所在之处。走到天上三班白虎精,九班白虎精所在处。到平坦如簸箕的地方,走到送死人时,敲锣打鼓之处。走到放牛马之处,走到三月够洒身,五月够洒田(用牛马的血洒)之处。走到放鸡放鸭之处,你命从媒娥(me vau)带来,你命从媒窝(me v0)带来。走到叶子亭。野草亭之处(意指死在外在村边送葬),走到得肺结核死之处。走到恶鬼之处,走到鸟孵蛋之处,孵着三条河、孵着九座山。走到天上鸭子在草丛下蛋之处,走到青年男女管旱田之处,走到送葬之处,走到打水之处,走到当兵打仗死去之处,走到洗勐动,走到在半山伐木,在半山沟扫水之处。走到勐格道(意指死于深山幽谷之人,死后其三十魂之一所在之处)到竹林没有藤,金子藤没有根之处。赶紧走赶紧过,走过无人走的独木桥,走过无人走的细木桥。走到雨伞不遮头,夫妻不相伴老死之处。三月的水没有人打,五月的菜没有人拿。心疼不止,心酸不已。走到天上汉人死鬼,彝人死鬼所在之处。这里也不要停,这里也不要留。走到不长草的山,横勐山不长叶子之处,走到路细如丝,相逢实在窄,相遇袖口擦,红布铺路路变宽。走到三座山遮脸,到九座山遮眼之处。走到天上红黑街,去天街买梨,到天街买桃,天上也有,天上也有汉人街,天上也有彝人街。走到三百树枝的万年青树,每校均有鸟睡。走到三岔路口,到十字路口。到黑漆漆的深沟。鸟歇在树上面,老虎睡在树下面。你不要害怕,你不要发抖,你不要哭,你的儿子扛火把在前,你的儿子扛火把映照鸟歇的山沟,映照有鸟停的树枝上。走到木板作菜板;老木板作菜板之处(意指吃人肉的地方)。到洗婴盆处,不要坐进这个盆吃饭,这里不要停,这里不要留。走到大河畔,来到汹涌澎湃响声如雷的大天河。向前过天河,过天河后远行,过天河后忘记村,过天河后忘记家。走到晒衣娘在悬崖晒衣服,在树梢晒尿布之处。走到姑娘在悬崖上织布,在水中织丝之处。穿布衣上勐娥(mueng vau),穿绸衣上勐窝(mueng-vo),走到天上大丛苦果处,吃天上苦果忘记寨,吃天上苦果忘记家。走到天上鸭子下蛋的水岭处。人间的鸡与天上的鸡相斗,天上的鸡输。鸭于相知相下蛋,鸡相知鸡相啼。走到媒娥(mevau)的树荫处,到娥窝(me vo)的树荫下。上媒娥的高如额头的山,上媒窝高至脸的山。进媒娥的森林,无人砍无人伐的山。到媒娥的江,到媒娥的河,到媒娥的大菜地种菜,到媒娥的大菜地种佐料菜。这里也不要停,这里也不要留。走到媒娥的大田地,媒娥的大田地放着呆鱼,媒窝的大田放着鲤鱼。这里也不要停,这里也不要留。走到媒娥的白虎精场地,这里也不要停,这里也不要留。来到俄媒的姚哩姥场地(妣啰姥,是能让人头昏的一种鬼)媒窝的召啰德场地,(召啰德是人死后用黑布盖在死人头上面变成的鬼)。走到媒娥所在的村子旁,来到媒窝所在的勋边。来到宽阔的勐头,来到平坦的寨子。走到媒娥的大门口,来到媒窝宽阔的大门。媒娥打开大门等待,媒窝打开大门等待,来到媒娥的寨子中心,来到娥窝的寨子中央;来到媒蛾的布召社所在,来到媒窝的雅娘社所在。来到小卜少洗东西的水池,洗菜的池塘,来到媒娥的家门口,来到煤窝的家门口。 媒娥喊:“来,我儿,我媒娥寻找你三季稻花都开了,寻得九季凤仙花都开了”媒娥打开三道铁门,九道铜门。 媒娥说:“来!来在板凳上,来!我儿,来人桌吃饭,人平桌喝酒。我儿,得来(“得到”的意思)犁田的大水牛吗?得来耕地的老水牛吗?样样你都得来吗?笛子、锣鼓得来吗?睡在猪圈中的大猪,睡在猪圈中的老猪得来吗?用来办家宴的鸡、鸭都得来吗?断气猪得来吗?样样都得交,样样都得给。犁田的大水牛也得给,睡在猪圈的大猪也得给,睡在猪圈的老猪也得给,样样都得交给媒蛾,用来办家宴的鸡、鸭关在宠子里,黑色的黄牛拴在窗子下,花黄牛拴在牛圈里,扛花圈在前,装饭菜的柜子放在房子里,遮头伞,天上的阳光强,天上的阳光烈;倒背的秧箩都得交给,挂两肘的葫芦,挂两肩的饭盒,样样都得交给媒娥,样样都交给煤窝。蒙头的衣服不要丢,蒙脸的衣服不要掉,你样样都要交,火把交给媒娥。吃蔑桌饭忘记家,套上牛轭下田,(意指来犁田耕田),来给妈妈犁田,来耕田给妈妈,来,我儿,来辟地做田,来开荒做地。挑谷上天,撒向田间三天就发芽,撒五天就长叶。插秧人水发嫩芽,种苗下田发嫩枝。种地至悬崖,种田至深箐。办丧事的肉给煤娥,样样给。请叫左邻右舍来吃肉,来啃骨头,把子子孙孙都喊来,把活树与死树分开,十刀相助砍,二十斧相助伐。砍树丢深箐,拿大米去施树根,把树围起来,风吹来也不会吹到树上,媒娥问:我儿啊!吃完了吗?吃饱了吗?如今背向不能回村子,面向也不能回家。你死后变成啥,变成绿翅乌,去停在绿稻草上,你的儿孙看见你会认得吗?死去变成粉红色翅膀的鸟,去停在正房,你的子孙会赶你走吗?你死后会变成啥?变成露水睡田间,你的儿来犁田才有饭吃,你的儿来耕地才有饭吃,变成露水去睡大菜地,你的儿种菜才得吃,种菜才会变成片,种菜才会变成林。转过身来做神,面向回来做鬼。残虫渣不下人间,牛屎不下励娥(意指三十魂当中不好的魂不得下人间人好魂从动娥下人间来到子女家,保护子孙,下凡来吃鸡头,来吃鸡脸,转过身来做神,面对过来做鬼,背对勐娥下来,面向人间下来,背向回村子,面向回到家。人人要回来,阿月、阿玉、阿岩、阿三……等都回来,不能停在那里,子孙都喊口来,亲戚都喊口来,不要与亡灵作伴。朋友也喊回来,弟兄,亲家都不能留,要回来,寨子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回来,不要与亡灵作伴。叫谷魂、布魂(指发表时戴的丧布)回来,三尺布睡汉家柜子,五尺布睡彝家柜子,叫钱魂、衣魂、鸭魂、鸡魂、样样都回来,你的儿才会富有;叫猪魂、水牛魂、黄牛魂、狗魂、猫魂、从媒蛾家出来,从媒窝寨出来,回来,全部都回来,一直回来,来到寨门口,转身回来做神,面向回来做鬼。来到寨子旁,来到寨门日,来吃献鸡头献鸡脸,来保佑你的子子孙孙,来到家门口,进到家中。吃锅中的鸡,吃桌子上的鸡。到三柱香去做神、到四往香处做鬼,你要保佑全家人,不要让你的了子孙孙生病,你要好好的保佑,你要好好的在。你不要放厉鬼进家,不要放恶鬼进寨。让于孙的魂钻人被子睡觉,让人人都睡好,睡甜,头枕手酣睡,头搭额头熟睡,然后把谷魂放人粮仓,布魂放人柜子,钱魂放人上柜,衣魂放人下柜,酒魂放人酒罐,果菜魂放在菜地,鸭魂放人鸭厩,鸡魂放人鸡厩,猪魂放人猪厩,狗魂放在阳台,各种魂各就各位后,巫婆闭扇结束。 三、原始文化的重要意义 1、巫师和祭祀词的作用上述的撵鬼、叫魂、送魂等仪式是巫术的主要部分,祭祀词又是巫术的核心。它是山多少代巫师千锤百炼、口口相传的结品。当地傣族没有文字,祭祀词在文字上没有记录。巫师就是原始文化的传承者,做祭祀仪式又是他们职业的一部分。村民有了问题,如:生病、闯祸、叫魂、送魂等,都要通过巫师做祭祀仪式来告诉鬼。所以巫师的功能是消灾解难。多数巫师只是在祭祀仪式上才能吟唱,有时可以连续念三天,但平时让他们念却往往因为没有场景而念不出来。由于唱的节奏比较快,笔头很难记录下来,即使录下音来,翻译也很费力。所以,祭祀词是非常有价值的原始文化遗产。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它的重要意义就显得尤为特别。原始文化的各个方面正在逐步消失,必须马上抢救、收集和整理。好在云南省已经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实施,新平县各级领导对这一工作非常重视,我们的田野考察工作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祭祀仪式及祭祀词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 (1)祭祀词记录了本民族远古时期生活的痕迹,讲述了本民族的历史。 除了它在语言上有优美的诗的格律和大量的修辞手法之外,其内容也很丰富。如每一种祭祀词都多次提到“媒娥媒窝”(mevau me vo)或(mueang vaumueng vo),“你的命从媒娥(mevau)带来,你的命从媒窝(me vo )带来。”这个地方如果不是他们神话中的天堂,那就是他们远古的发祥地。他们认为,如果死人的坟墓建造得好些,到了“媒娥媒窝”(me vau me vo)的楼房也要宽一些,好一些。 “布召社和雅南社”(pu cau sea、ja nang sea)是傣族原始崇拜的“神爷爷和神奶奶”,这个神在德宏和西双版纳称为“社勐”(sae mueng),意为“地方神”“勐神”。新平傣族没有“勐”(区域、地方)的祭祀活动,只以村寨为单位。每个村都有“神树”(loan sae),多数村寨每年二月第一个属牛日都要在“神树”下举行祭祀仪式,祈祷年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平安幸福。祭祀词(撵鬼词、叫魂同、送魂词)中多次出现“你的魂未落在布召社(pu caosae神爷爷),来落在寨中心的雅南社(ja nang sae神奶奶)”等句子。每种祭祀仪式上都要杀鸡、鸭、鹅,甚至是水牛、黄牛、猪、羊等,是最隆重的礼仪。所以,到了“媒娥”(me vau)“神”那里,这些礼物要全部交出去,她才会保佑人和牲畜,家禽和庄稼。如“鸟吃谷子请打嘴,老鼠吃谷子请打脸” (2)对死者的“魂”和对死者的观念。 他们认为:“人有30个魂,90个命”。这些魂有好魂也有不好的魂,乃至恶魂。魂有两个去处,一是杂居人世,一是到别个世界。出殡的第二天家人要到村口(过去的村墙门口)献饭,烧两炷香,把死者的好魂请回家“养”起来,保佑全家人及牲畜、家禽和庄稼。这类析祷如;“不要让每一个人随你进去,不要让他们停在坟墓,你把他们赶出来。”送上天以后,让死者的魂从“天堂”下来,来吃鸡头、鸡脸,来保佑死者的儿孙,不要让子孙生病,让好魂来到家中,让子孙的魂钻进被子睡觉,酣熟。不要放恶鬼进家进寨子。 其余的魂都从离村子不远的“哈翁”(Xa huang)放死者的第一个魂的地方开始,一站一站地送往“天堂“,经过小路、大路、田野、高山、深谷、河流、森林......,路途非常遥远。 对待死人,他们说:“一代养一代”。儿子养自已的父母,死去之后也一样。儿子死了,上一代父母就没有养了。“父母灵位”是在正房的墙角用土坯搭起一块比巴掌大的木板,有的放在灶台上,有的在固定放甑子的柜台下面。这叫“家神、家鬼”(phi bean nai);母亲死去的父母叫〔phi hean nu ak〕,“家外神、家外鬼”,牌位设在屋外侧面一米多高的墙上,插上两根棍子,搭上一块比巴掌大的木板,叫〔phi luang to〕。祭“家神”,每年大年三十就要杀鸡来祭,有的是初一早上祭父母,下午祭岳父母。 (3)“万物有灵”论的体现 除了人有灵魂之外,家禽、牲畜以及各种物品都有灵魂。 祭祀词有“人人(的魂)要回来,阿月(长女)、阿玉(次女)、(长子)、阿三(三子)”“于孙、亲戚、朋友都喊回来”,不要与亡灵作伴”,“叫谷魂、布魂、钱魂、衣魂、鸭魂、鸡魂样样都回来,你的儿才会富有,“叫猪魂、水牛魂、黄牛魂、狗魂、猫魂从媒娥(me vau神)家出来,全部都回来。”“把谷魂放人粮仓,布魂放人柜子,钱魂放人上柜,衣魂放人下柜,酒魂放人酒坛,果菜魂放在菜地,鸭魂放人鸭厩,鸡魂放人鸡厩,猪魂放入猪厩,狗魂放在阳台,各种魂各就各位。”(杨光远) (作者系云南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摘自《中国云南●新平花腰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本文责编:帕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