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畹町芒另村党支书岩晃,知道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是德宏全州唯一受到省委副书记丹增、州委书记刘一平、市委书记李春华肯定和表扬的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 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芒另村隶属畹町镇,毗邻中缅边境,居住着傣族、德昂族、汉族等117户490多人。50岁的傣族汉子岩晃生活就在这个村子里。改革开放后,岩晃担任该村的村长,协助村支书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经济,使芒另村群众的生活明显改善,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很多村民走出农村参加了工作。芒另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村”,199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同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这些荣誉的取得与时任村长的岩晃的艰辛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1999年芒另村委会换届,由于部分村民对村民自治条例理解片面,家族意识严重,岩晃在投票选举中落选。新的村委班子文化程度低,组织涣散。村里少数青少年禁不住诱惑,染上了吸毒的恶习,并随之出现了村民零星贩毒的现象;村里的治安日益恶化,经常有人酗酒闹事;集体的山林经常遭到少数村民盗伐,公房周围、村上道路两旁卫生无人打扫,群众大会经常吵成一锅粥。这些情况的出现使芒另村几代人艰苦努力换来的荣誉先后被上级取消。这一切,岩晃看在眼里,疼在心上。2003年芒另村两委班子换届,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岩晃主动请缨,并得到了村里党员群众的支持,担任支部书记。 率先垂范,带头致富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担任支书后,岩晃首先想到的是当好勤劳致富带头人。他家有15亩水田,近100亩山地。根据邻近城市的情况,除拿出部分水田种水稻保证口粮外,他在其余田地种蔬菜,供应城市,山地种甘蔗,甘蔗地里套种包谷。人勤地早,岩晃的辛勤耕作收到了回报,这些年他家的年毛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保证了基本的生活所需,岩晃开始寻找致富的路子。听说麻竹的收益好,他于前年调整了种植结构,拿出部分土地种麻竹,现在他供应着畹町所有餐馆的竹笋,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年增收5000余元。去年,看到橡胶价格不断攀升,考虑到以短养长,他又对种植结构做了进一步调整,拿出10亩土地种植橡胶,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橡胶长势良好。村民在岩晃的带动下,纷纷学习蔬菜种植,大搞冬季农业开发、橡胶种植,现在芒另村成为畹町冬季农业开发示范村、橡胶种植重点村,种植橡胶800多亩,为全村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正压邪,民主管理 在担任村长后,岩晃切实依靠全村群众,大力加强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民主管理,把全村群众紧紧团结在村支部周围;加强了对村民的教育管理,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禁毒防艾宣传工作。 自担任村支书以来,岩晃又带领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充分发挥民兵、妇女、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完善芒另村《村规民约》,组建了村民兵护村队,积极参加畹町组织的相关活动,活跃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彻底改变了前几年村里酗酒、打架闹事、偷盗事件频发的状况。自他担任村支书后,全村再没有出现零星贩毒的情况。村里的四个吸毒人员经他耐心做工作,现有2人在巩固阶段,2人在戒毒所戒断。现在的芒另村民个个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再也看不到闲游散逛的人。现在的村支部、村委会对村里的大小事情做到有人管、敢于管,村民看到这些变化,也充分尊重和拥护村两委的工作,一个团结进取、欣欣向荣的村寨展示在人们面前。 敢想敢干,开拓创新 芒另村近几年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变化的发生就是因为有了岩晃这样一个敢想敢干、善于开拓创新的好支书。几年来,岩晃带领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解决了关系全村人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2003年,在畹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筹资18万元,彻底改造了全村的人畜饮水工程,让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2004年,筹资18万元(村民自筹5.3万元),建盖了供全村人操办红白喜事、召开群众大会的公房;2005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筹资10万元建盖了漂亮的文化活动室;2006年,筹资30多万元改造全村的道路,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今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芒另村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家家户户花果飘香、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农村。 岩晃的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今年5月,省委副书记丹增到我州视察时,专门到芒另村看望了岩晃。在谈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岩晃满怀信心地对丹增副书记说:“我们决心把芒另村发展成为最富裕的傣族村寨,中缅边境最有魅力的村寨。”州委书记刘一平到芒另视察时,表扬岩晃“比我们在位的很多乡党委书记、镇长能干。”原市委书记李春华到芒另村调研后,把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场办公会安排在芒另村召开。岩晃于2004年被畹町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6年分别被州委、瑞丽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被畹町工委、管委评为“劳动模范”。
本文责编:帕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