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锅是傣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在建盖新房和佛事活动中常用来盛食物。用它来煮食物,其味香醇而且有利于保温;用它盛水,清凉透底,喝一口则沁人心脾。傣族民间还可用作火葬罐。 现在,从事土锅制作的人寥寥无几,其中要数孟连镇芒展办事处芒养合作社的咪叶根和咪艾嫩烧制的土锅最好,它具有壁薄质硬、美观大方的优点,很受市场青睐。两位老人每年烧制土锅的收入约在数千元,使这个工艺成为她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它不但满足了市场需求,还使这个具有传统工艺的文化遗产得以流传。在那里,土锅的制作过程纯粹是传统的手工操作,所用的工具有木槌、卵石、扁模(傣语,意为转动的木板)等。制作前先把土质上好的粘土运回家,敲碎后去掉石子,根据粘土的多少按比例配上颗粒均匀的细沙,把粘土和细沙拌匀后洒上水用脚踩成胶泥状,用塑料袋或薄膜包装备用,以防水份流失。制作时,根据锅的大小取一团制好的粘土拉成条卷曲于扁模中央,并堆积成若干层,然后转动扁模,并用手把它固定在扁模中央,制成钵状,用卵石抵住钵状物的内壁,用没有纹饰的木槌锤打钵状物的外壁,把土锅壁打薄抹滑,使之成形。稍加晾干后用有纹饰的木槌在土锅外壁上作装饰纹,把土锅放到阳光下晒干,并在土锅的里层刷上釉状物,晒干后入窑烧制即成。 烧制土锅的窑子,通常是在土坎上挖一个直径约1米的土窑,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土锅放置室,下层为入火口,两层之间以分格的孔道连接,烧制时可让火苗均匀地延伸到窑子和土锅四周。把制好晒干后的土锅放入窑中,以篾柴(干竹片)为燃料烧制2小时左右,待温度下降后取出土锅。这样的土窑一次能烧制20至30个土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