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乡佤寨换新颜(新春走基层 新风扑面来)
本报记者 许立群 李林宝 胡洪江
一幢幢色彩明亮的小楼映衬着蔚蓝的天空,一丛丛青翠的芭蕉掩映着粉墙红瓦,一盏盏别致的路灯排列在整洁的路旁——这不是富人的别墅区,而是农民的新家园。
春节期间,记者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看到,昔日的茅草房已不见踪影,今天的傣乡佤寨面貌一新。
贺派乡水平村村民魏永光一家三口两个月前刚搬进新房。他家的房子是一座粉墙红瓦的二层小楼,使用面积180多平方米,6个房间宽敞明亮,厨房、卫生间、沼气池一应俱全。搬进新房,他最大的感触就是“有了安全感”。1988年,这里曾发生过一场7.2级地震,震后的茅草房摇摇欲坠,令全村人胆战心惊。“现在,我们的新家能够抗8级地震。”魏永光底气十足地说。
水平村党支部书记王军介绍,2009年,水平村就提出了“整村推进,建设新家园”的目标。建房过程中,村理事会对村容村貌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订购钢材、水泥、砖瓦、门窗等主要建材,农户与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实行包工不包料的统一施工,建筑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村理事会对建设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在村党总支和理事会的组织带动下,全村还通过采取换工、还工等形式,鼓励村民团结互助,积极投身新家园建设,大大降低了建房成本。
依靠好政策和好带头人,短短2年间,以佤族为主的水平村106户农家中已有96户建好或正在建设佤族特色新居。
“群众建房过程中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短缺。”芒抗村党支部书记刀正华说,为解决这一难题,从2007年开始,村民以傣族为主的芒抗村开始创新融资方式,率先探索实行了“五位一体”的“芒抗模式”:即按照自愿、有偿、风险自担的原则,运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村民理事会+农户”的运作模式,帮助农户解决贷款难问题。刀正华说,“这个模式不仅有效帮助农民筹集到建房资金,还促进了甘蔗产业的快速发展。”
“党的好政策,让农民提前20年住进了新房。”贺派乡党委书记唐青华说,“生产发展才能生活富裕,农民增收才是新家园建设的经济基础。”
本文责编:帕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