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张力
——云南西双版纳农村傣族男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Tension between Inheritance of Ethnic Culture and School Education
——An Investigation of Problems in Education of Dai Boys in Rural Areas of Xishuangbanna of Yunnan Province
原载:《民族教育研究》(京)2008年2期第96~101页,邱开金,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职研究所所长,曾在西双版纳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温州 325003)
内容提要:傣族男童教育问题并非仅仅是性别范畴的问题,还与该族信教传统极为相关,因此反映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国民学校教育普及间的张力。该传统有淡化趋势,但仍有相当影响,因此导致的“男尊女卑”现象使男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反而“处境不利”;“和尚”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协调问题是当地教育的最大难点;“和尚”学生制度目前面临问题,对傣族男童的成长有不良影响。因此,当地要重点解决基于社区各方力量和智慧的学校发展;难点是建设性的保护和革新当地传统,其中寺院是关键,政府协调作用是主导。最终目的是促进当地每一个儿童的健康发展,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男童/教育问题/信教传统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人印象中,女童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本研究关注的却是男童教育问题。为什么?简要地说,在今日西双版纳农村地区,傣族男童教育问题并非仅仅是性别范畴的问题,在深层次上,它反映了当代少数民族教育(以下简称“民族教育”)日益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下简称“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普及间的张力。
总体来说,历史上,傣族积淀了一种特别的传统,傣族男孩到了七八岁时,都要进入佛寺当几年和尚,三五年便可还俗。对于傣族男童来说,进佛寺当和尚,曾是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因为这不仅可以习得民族语言文化,而且是男童成为“成人”所必需的。据说,传统上傣族男孩无当和尚的经历,会被视为“野人”,被人看不起,长大了找不到妻室。这种习俗在一定程度上一直传留到今天,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而今天,接受义务教育为国家法律所规定的,而进寺院学习佛教文化也是符合国家宪法的规定。显然,二者对于傣族民众而言都有合法性。这使农村傣族男孩(除非特别说明,后文的“傣族男童”主要指农村地区傣族男孩)面临着一个两难问题。
具体来看,今天,无论是当地学校教育,还是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不少“和尚”学生的成长、教育和管理等方面都面临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尚”学生是傣族地区学校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即有的傣族男童勉强兼顾国民义务教育和民族宗教教育,同时具有佛寺“和尚”和学校学生双重角色。在学校教育与佛寺教育分离下,“和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障碍增多,使学校教育管理也面临更多的困难。此外,如何处理好传统宗教文化与现代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问题,也较为尖锐复杂。总之,傣族“和尚”学生问题是傣族现代与传统教育中最具影响、最有特殊性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鉴于本文属于质性研究,因此采用了“有目的抽样”(purposeful sampling)技术,即为了达到研究目的,而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地点和事件。[1]我们对所辖的二县一市(即勐海县、勐腊县和景洪市)傣族聚居村镇的社区与学校进行了调查。为了对傣族男童教育问题做出较为全面的分析,本研究总体上借鉴了人类学三角互证的策略,即对同一问题的分析,运用分别从不同相关渠道收集的数据与材料,进行相互印证和补充,以获得较全面的信息。[1]因此,我们的具体调查对象为“在校‘和尚’学生”、“傣族成年男子”、“傣族母亲”、“当地教师”、“傣族男学生”、“傣族女学生”、“非傣族男学生”和“非傣族女学生”。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根据相关性的程度,侧重前六类。
鉴于这是本研究的前期基线调查,因此主要实施了问卷调查。共设计书面问卷8个,共发出问卷2 000多份,收回有效卷1933份。测试人群区域分布为西双版纳州的6个乡镇,10所中学和9所小学。学生问卷是课余在教室统一实施。对“傣族成年男子”和“傣族母亲”的问卷调查,主要是在学生辅助下,利用学校家长会集体填写,或是学生将问卷带回家让家长个别填写。问卷调查后,还进行了一定的个别访谈。侧重分析有关“在校‘和尚’学生”、“傣族男学生”、“傣族女学生”、“傣族成年男子”、“傣族母亲”和“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对于其余调查结果分析较略。
二、调查结果
(一)对傣族在校“和尚”学生的调查
参加本调查的“和尚”学生中,中专“和尚”生69人,初中“和尚”学生97人,小学“和尚”学生68人(因考虑到对问卷的文化支持,我们在小学只对高年级“和尚”学生作调查)。其中,当“和尚”不满1年的76人,超过10年的有5人。
“和尚”学生中反映出的值得注意的信息是:因为从佛与上学,有68人(占29.1%)觉得很累,有35人(占15.0%)认为两者相互的影响很大;对佛寺学习和学校学习的选择上,更喜欢佛寺学习的88人(占37.6%),更喜欢学校学习的136人(占58.1%),都喜欢的7人(占3%);傣文和汉文比较谁好学一些的选择是110人(占47.0%)和117人(占50.0%),有158人(占67.5%)认为两者的学习同等重要。佛寺佛爷和学校教师之间比较,更喜欢的选择分别是98人(占41.9%)和125人(占53.4%);到佛寺当“和尚”是自主决定还是父母意愿,自主决定类为149人(占63.7%),父母意愿类71人(占30.3%);今后理想方面,选择排名前三位的是大佛爷、商人和农民(并列)、科学家;对当前自己学校学习状态评价很满意的67人(占28.6%),今后将争取更好成绩的有172人(占73.5%),要保持这个成绩的有42人(占17.9%);面对别人的欺负怎么办的选择,要反抗的33人(占14.1%),要与之讲道理的76人(占32.5%),要忍让的60人(占25.6%)。
本调查表明,作为傣族“和尚”学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在自我角色认同、学习生活体验、成长抱负等方面确实带有许多鲜明的傣民族信仰和习俗。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和尚”学生感到学习苦、压力大。信教对傣族和尚心理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也的确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二)对傣族成年男子的调查
一方面,孩子入寺与上学的选择上他们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傣族成年男子是傣族男童的天然榜样,孩子身上出现的许多问题实际也是家长问题的折射。因此,此调查有双重意义。本调查在收回的300份问卷中有效卷281份。受试者的职业身份比例分别为干部12.3%,个体商人18.4%,农民62.1%,其他7.2%。学历分布大学专科及以上分别为11.7%,中专或中学26.7%,小学45.6%,文盲16%。其中曾当过和尚的占52.9%,5年以后还俗的占55%,20年以上的3人,最长的达25年。①他们的傣文水平情况是:能用傣文写作的占32.9%,能读简单傣文的35.8%,能说傣话但不识傣文的占31.3%。
调查发现,当年促使自己去当和尚的动力因素有95人(占32.8%)是出于对佛教的虔诚,有60人(占21.4%)的是迫于村寨传统舆论压力,有26人(占9.3%)是迫于家庭长辈的压力,其他还有怕上学读书苦或好奇好玩等原因;对傣族男子是否必须要当和尚的问题,有126人(占44.8%)认为信教者应遵循,有82人(占29.2%)认为信念存心底而形式不重要,有26人(占9.3%)认为可有可无;对今天傣族宗教信仰和以前相比,有93人(占33.1%)认为信教意识将会越来越增强,有73人(占26.0%)认为有淡化趋势,有92人(占32.7%)认为没有什么变化;在养儿育女观念方面,是否有性别歧视问题,认为没有的147人(占52.3%),认为有的81人(占28.8%,其中重女轻男约20%,重男轻女略高);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评价孩子的教育,有155人(占55.2%)认为学校教育和宗教教育都重要,有28.8%认为学校教育更重要,有9.6%认为宗教教育更重要;同时进行两种教育是否会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产生影响,100人(占35.6%)认为不会,认为有影响的占多数,但认为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的各占21%;对目前孩子成长最关注的五个方面是(按高关注点到低关注点排列)学习成绩、听话、安全、健康、会做家务;对“和尚”学生的管理,35.6%认为白天到学校晚上回佛寺,19.1%认为双休日去佛寺,其他时候在学校,25%则认为节假日在佛寺,其他时间在学校;当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有54.3%的人会冷静对待,有31.8%的人会采取回避。
可见,他们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无不带有宗教信仰的一些色彩,尽管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和被更多的信教群众认同;对于傣族男童接受两种教育的可行性,基本得到肯定;宗教信仰对傣族男子确有一些制约。
(三)对傣族成年妇女的调查
在傣族家庭里,成年妇女不仅有养儿育女观念,而且在家庭内外日常事务中发挥较大作用,她们对傣族男孩子进佛寺当和尚的态度,还间接具有异性认同的意义。共有281位傣族母亲参加调查,职业分布中农民为多数;接受教育方面,中专及中学以上的58人(占20.6%),小学189人(占67.3%),文盲34(占12.1%)。
傣族家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上,受访者自己成长记忆里认为有的34人(占12.1%,其中重男和重女相近),没有的247人(占87.9%);自己是否有性别歧视上,认为有的35人(占12.5%,其中重男多于重女),认为没有的246人(占87.5%);对孩子的关注方面,从高到低排位是“学习、身体健康、听活、能做家务”;有213人(占75.8%)希望孩于将来上大学;在自己当年选择伴侣时对对方是否当过和尚“很看重和看重”的31人(占11%),“一般”的84人(占29.9%),“没有在意”的166人(占59.1%);对没有当过和尚的傣族男子有无“歧视”方面,认为有的11人(占3.9%),认为没有的173人(占61.6%),认为不一定的91人(占32.4%);对当过和尚的傣族男人的评价方面,“最大优点”是文化知识水平高、宗教信仰虔诚、人品好、见识广,“明显不足”是心胸狭窄自尊心太强、怕吃苦、容易满足、胆小缺乏闯劲;对于“作为母亲你真的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当和尚吗”问题,选择“是”和“不是”各占23.4%和23.8%,其余则是“说不清楚的”;对于“孩子到佛寺你最大的希望”,认为可以得到虔诚信仰培养的51人(占18.1%),学好傣文153人(占54.4%),生活锻炼77人(占27.4%),其他27人(占9.6%);希望佛寺教育要加强教规教义教育的为79人(占28.1%),加强文化知识教育的139人(占49.5%),加强品行养成教育的30人(占10.7%),加强生活教育的26人(占9.3%);对佛寺学习和学校学习的时间安排上有11 1人(占39.5%)认为假期在佛寺学习,平时到学校学习为好。
可见,在养儿育女观念上,傣族成年妇女性别歧视已经淡化,希望孩子上大学成主流趋势,与以前有关研究比较是一大进步;在孩子进佛寺当和尚的问题上,传统影响仍较明显,不过,认为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为主流;尤其在对傣族男人是否一定要当和尚的看法,观念变化较大,更看重傣族男人的综合素质;小乘佛教中诸如与世无争的观念已经受到挑战。
(四)对当地教师的调查
接受问卷测验的教师共201人,其中小学教师108人,中学教师93人,民族教师约占30%。那么,教师们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呢?
调查发现,认为傣族教育中仍存在性别歧视的有38.4%,其中重男为36%,重女为2.4%;傣族学生与其他学生的比较,认为傣族学生优秀的占18.8%,其他学生优秀的占44.9%,无差别的36.3%;从管理角度,傣族学生与其他学生比较谁相对好管理,11%认为傣族学生,45.9%认为汉族学生,1 8.2%认为其他民族的学生,24.9%认为差别不大;学习评价方面,从性别上,认为男生优于女生的占 2.8%,认为女生优于男生的占74.4%;就傣族男生的学科成绩比较,认为艺体类最好的占 43.6%,理科类27.7%,文科类11.4%,学科成绩相对较差的是文科类50.8%,理科类31.4%;就“和尚”学生的评价,学科成绩从好到差的排列是艺体类47.9%,文科类14.4%,理科类13.8,认为学科成绩最差的是文科35.6%,理科33.9%;在“和尚”学生身上最大的优点是有礼貌(占30.4%),最突出的缺点是学习不刻苦(占58.2%);对于当和尚是否对学校学习有影响,46.6%认为影响特别明显,47.1%认为有一定影响,认为无影响的占6.3%;认为当和尚对其影响最大的是文化影响(占33.8%)、生活影响(占26.4%)、信仰影响(占21.4%)、人格影响(占18.4%);在傣族集聚的社区,在傣族人的意识里学校教育和宗教教育比较谁更重要,138人(占68.7%)认为宗教教育,31人(占15.4%)认为是学校教育,32人(占15.9%)认为都重要;对傣族宗教信仰,有39.8%认为不断增强,24.8%认为有淡化趋向,35.4%认为变化不明显。
可见,老师们认为,傣族男生的教育及管理问题是较突出的问题之一,且有一定普遍性;在学习压力、学习质量问题、偏科问题等方面,“和尚”生成为傣族教育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五)对一般傣族男生的调查
同是傣族的男性群体,又是傣族“和尚”学生的同龄人,他们没有去当和尚,或者有当和尚的经历但已经还俗,对关系自己成长的教育,他们有些什么想法,这也是很有意义的。共有傣族男生206人接受测试,其中独生子占7%,当过和尚并已还俗的97人(占47.1%),其中当和尚3~4年还俗的较多(约占50%),当和尚满10年的3人。
调查发现,受试学生反馈出,有12.9%的父母仍把送孩子当和尚看得比上学校还重要;如果有望当上大佛爷,受试学生中有21.9%表示会去当和尚,30.3%表示不一定,47.8%表示“不会去当和尚”;认为最能体现傣族人的品质特征,选团结互助的占54.6%,勤劳谦和的占24.2%,善良质朴的占18%;面对改革开放和文化交流加强,对傣族信教群众是否会有变化方面,有63人(占30.6%)认为不会受影响,有32人(占15.5%)认为会增加,有95人(占46.1%)认为会减少;认为当过和尚和未当过和尚的傣族男人有明显差别的有97人(占47.1%);认为今天的傣族对没有当过和尚的人有歧视的有22人(占10.7%),认为不明显的有92人(占44.7%)。
还俗后的学生的观点有其特别意义。他们较为突出的看法是,回想自己当和尚又当学生时感到学习压力大的有97人(占47.1%);认为当和尚对学习有很大不良影响的41人(占19.9%),不良影响较大的59人(占28.6%);认为接受佛教后对自己的人生影响很大的17人(占8.3%),较大的19人(占9.2%),一般的43人(占20.9%),没影响的18人(占8.7%);有35人(占17%)庆幸自己有当过和尚的经历;有44人(占21.4%)不后悔曾经去当和尚,但也有53人(占25.7%)曾经有过后悔或经常感到后悔;对“假如再有一次当和尚的机会”的选择中,一定还去的13人(占6.3%),不一定去的26人(占12.6%),不会再去的58人(占28.2%)。
可见,傣族一般男童也多认为,既当学校学生又当佛寺和尚,压力大;当和尚接受的不良影响,表明现行佛寺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对待;从“后悔当和尚”和“不再当和尚”的选项比例可以看到,信教民众的不满意倾向明显。
(六)对傣族女学生的调查
小学高年级以上的239人接受测验,其中独生子女占11.3%,农村人口占95.4%。据她们的回答,在家庭里感受到有性别歧视的占11.9%;从学校回家后完成家庭作业外花时最多的是帮家里做家务(占60.9%);认为父母对自己最关注的是“学习成绩好”(占44.3%),其次是“安全”(占35%),“家务劳动”仅占5.6%;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是“上大学”占74.2%,初中毕业后去打工或回家种田的各占8.9%;而自己的打算是继续读书的74.1%,初中毕业后去打工或回家种田的各占13.4%和12.5%;自己今后希望到外地发展的占31.9%,在家乡发展的占16.4%;作为傣族感到“很自豪”的129人(占54%),“一般”的70人(占29.3%);对傣族男孩要当和尚的教规看法,支持的61人(占25.5%),反对的43人(占18%),说不清楚的135人(占56.5%);对没有当过和尚的傣族男人你是否有成见,认为有的占5.4%,认为没有的占64.9%,认为不一定,还要看具体人的占29.7%;对三种教育谁的影响最大方面,认为家庭教育的79人(占33.1%),学校教育的78人(占32.6%),宗教教育的82人(占34.3%);与三类傣族男童相处,觉得与“和尚”学生最好处的比例为37.3%、还俗学生最好处的比例为13.3%,一般傣族男生最好处的比例为49.4%;认为在“和尚”学生身上,最突出的优点依次是有礼貌、热情、爱学习,最突出的缺点依次是学习不刻苦、纪律性差、胆小怕事。
傣族女学生的调查很有意思。其中,她们对自己将来要到外地发展的比例,高于男童,父母期望她们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劳动或打工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傣族男童;傣族女孩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宗教教育”的评价,差异较大;学校教育影响力在傣族女生中较低,表明学校教育也要作反思。此外,傣族家庭里确实也存在一定的重男轻女现象。在勐罕镇的访谈中宗教管理干部说,“有的傣族家庭依然存在一种观念,认为女孩生来就是要做事②的”,教师座谈会也有同样的观点。
三、进一步的分析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调查表明,信教传统不仅影响傣族男童教育,而且影响整个傣族教育,当然受影响最大的是“和尚”学生。概括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傣族信教传统深厚,今日仍有相当影响,客观上使农村傣族男童义务教育面临挑战,尤其是“和尚”学生的“和尚”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协调。一方面,前些年傣族村寨学校男生“一年入、二年跑、三年四年不见了”的现象少了,家长依法送孩子入学的意识普遍增强。但另一方面,传统对学校教育依然存在着深沉而复杂的影响。在部分信教群众的观念里,宗教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的观念仍然存在。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当地传统上认为,男童当和尚后,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傣族人因信仰而视他们为佛的使者,只接受佛爷的管教,父母都变成为他的信徒,得向他跪拜受礼而使其教育权消失;特别是“和尚”学生难以理智区分佛寺的和尚角色与学校的学生角色,容易将和尚的优越感带入学校,或完全以和尚的角色替代学生角色,容易造成“和尚”学生行为与学校学习要求及生活的不和谐,学习不刻苦,纪律上学校难管理。此外,个别访谈发现,优先建学校还是建佛寺的抉择,对于信教群众也是一个两难问题。③
2.傣族农村家庭中,因信教等传统而导致的“男尊女卑”现象,反而使男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境不利”。我们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传统上,在当地佛教信民眼中,和尚是佛的化身,是受佛的遣派来管教信民的,男孩才能当和尚,显然男孩高贵于女孩。所以父母对男孩的关注较大,他们从小受到太多的娇惯和溺爱,优越感太强。当“和尚”学生后,他们被视为小佛爷,不少人吃不得苦,更受不得挫折,成绩普遍低于傣族女生。此外,受宿命论思想的影响,一些傣族父母仍然认为孩子的“愚笨聪颖”、“财富贫贱”是“命中带来”,所以,他们对学校教育不重视。
3.佛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客观矛盾突出,对傣族男童的成长有不良影响。依据传统,佛寺教育不仅学习佛经和傣族语文,而且施行品格教化。当前,一些佛寺过于松散,各自为政,考核方式主要是背经文,既不求甚解,也不重视思想品行的管理。一方面,因“和尚”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受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这种学习的影响,他们很难适应学校教育管理。我们还了解到,傣族的宗教节日很多,佛寺一有宗教活动,“和尚”学生大多数要回寺念经,傣族男生也要参加相关的活动,所以,傣族男生请假旷课的很多。此外,寺院教育影响在今日开放社会出现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例如,容易满足和保守倾向,在傣族男童学生身上表现为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及抱负水平低等。[2]当然,这不能说都是信教或入寺所致,但有一定相关。连本地一位前任傣族领导也认为,这对傣族未来人口素质极为不利。
4.当地学校教育需要继续努力改革,各部门应加强协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为解决傣族男童问题,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花费了异常多的心血,取得历史上难得的成就。但是,由于傣族男童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艰难性,现有教育措施和学校模式不仅尚存在不适应之处,尤其是当地社会转型加速,可能使之面临更大挑战,因此,总结经验教训,应继续努力改革。显然,这需要各部门加强协作。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有以下初步感受,供当地有关部门参考。
1.基本原则是以当地男童的健全发展为本,坚持发展国民教育与保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原则。当地实践证明,二者可以兼顾,但二者都需改革,需要创新精神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智慧。重点是基于发挥社区各方力量和智慧的学校发展;中心是以学生为本;难点是建设性的保护和革新当地传统,其中寺院是关键。最终目的是,促进当地每一个儿童的健康发展,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2.有效体制是建立有机整合政府、寺院、家庭、学校、社区和舆论等方面资源的网络,其中,政府协调作用是主导,寺院支持是关键,学生参与的学校革新是重心,家庭等方面的配合是基础。
3.作为现代社会专门育人机构的当地中小学校不仅要适应,而且更应当积极促进当地文化的健康变迁。为此,学校应发扬创新精神,争取和鼓励各方对学校发展的参与,尤其是主动探索与当地信教传统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发掘和激发寺院育人的传统智慧。
4.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主动协调上下左右的合力,给学校以更充分的自主权,不可一刀切,要改进支持和评价体系,促进学校积极自主发展。
我们认为,“和尚”学生的出现,本身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是中国政府兼顾发展全民教育和保护民族传统的创新,因此,应该而且必定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
(鸣谢:本课题组感谢西双版纳州州委、州政府、州教育局、各县教育局领导,尤其是广大师生、家长,以及李永义局长、聂曲院长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何向荣院长的支持和帮助。)
注释:
①受试者中近40%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被迫提前还俗。有的是“文革”之后才入佛寺当和尚,最大年龄为37岁。
②当地口头语言,“做事”就是指做家务、劳动等。
③在傣族地区,每个寨子都建有自己的佛寺,而且各寨子的人多以佛寺为“面子”,是贫富的一种标志。因此,佛寺的大小与豪华程度很受寨民的看重,攀比现象也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