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伦理学视域中的傣族传统伦理
作者:网络转载x    点击率:2576  转自:网络转载 更新时间:2010/6/8 15:23:31

 

伦理学视域中的傣族传统伦理

 

    一、引言

    傣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用以调节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系统,学会并获得了一套较为完备和较为有效的伦理思想。傣族传统伦理思想从理论归属上来看,属于伦理学知识,但是伦理学知识是否能给予傣族传统伦理思想一个确切的理论定位,我们将把傣族传统伦理与伦理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以求找到答案。

 

二、伦理学知识的启示

 

    1·形成与发展

    伦理学知识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思想者不断深化、不断拓展而形成系统的一门学科。伦理学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的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知识即德性”是开启伦理学的源泉,柏拉图的《理想国》则深化和拓展了渠道,使伦理学如洪流般展示出来,亚里士多德系统地阐述了伦理学的目的论、完善论和德性论,他将柏拉图展示的伦理学洪流引入一个港湾,使伦理学真正成为一个完整形态的学科。后来经由斯多葛派、以及基督教哲学家的发展,使伦理学有了一种宗教的涵义,即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存在。我们将这段期间的伦理学知识划分为传统伦理学,它是以人格、德性、至善为中心的。而现代伦理学的主流则以行为规则、正当、正义为中心。康德对现代伦理学的贡献良多,而当代哲学家罗尔斯、哈贝马斯、诺齐克等对道德的探讨也受康德的影响颇深,他们进一步把这种诉诸合理理性的义务论伦理学推向关注现代性、关注正义的方向。叔本华、尼采以至萨特、福科等思想家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现代道德的困境和与传统断裂的程度。洛克、休谟、黑格尔、罗素、麦金太尔等则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为拓展伦理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可以说,伦理学的发展是思想者对社会道德关注与深化而得到持续的发展。傣族传统伦理则是在形成后,由本民族的知识分子“康朗”代代传承下来,他们记载并传承的伦理典籍和道德教科书中的道德知识,虽然丰富且充满智慧,有自己独特的成熟的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但它并不表现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形态,而是一个特定地区特定文化中形成并保存完整的道德知识。

    2·科学与知识

    伦理学是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理论研究的,它不是停留在简单的道德事实的记录和单纯的描述上,而是要深入到道德现象内部去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实质。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特点在于它是功利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是外在的社会价值和内在的主体价值的统一,这两个统一始终是与对行为的善恶评价紧密相连的。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内在地要求由知到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的统一,具有道德实践的特性,也就是说,道德意识只有转化为道德行为才是真正现实的道德。由此可见,伦理学既是一门哲学理论科学,又是一门特殊的价值科学,还是一门特殊的实践科学。应该说,伦理学是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知识的科学。傣族传统伦理是一种道德知识,它是存在于傣族人生活实践中的“道德知识的碎片”,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涉及善恶正邪的道德行为的反应和思考,形成的道德观念,它通过对人们社会行为进行一定比较抽象和系统的反思后,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道德意识的概念,可以说,傣族传统伦理是傣族人道德生活实践中的知识形态。

    3·理性与实践

    伦理学是伦理的哲学反思,是理性的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可马克伦理学》中,德性被区分为道德的德性(ethikearete)和理智的德性(bianoetikeareta)。道德的德性是实践的德性,实践的目的是实现以城邦为基础市民的善美理想,因而伦理的德性是城邦生活的德性,理智的德性则是基于理智理性的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永恒的逻各斯的理性,它的目的在于达到神的直观,即达到自己不动而推动万物的纯粹形式的神的直观。这种理性的生活是没有质料的自足性的生活,因此,它高于实践的生活。基于对道德的理性与实践的认识,我们可以作如是观:伦理学知识体现的是理性的德性,它是对道德实践的反思,在归纳、推理、联系中发展形成的一种知识体系,一个完整的道德知识体系。而傣族传统伦理则体现为实践的德性,它并没有在发展中上升到理性的实践,反而注重的是生活的实践,是道德知识传统的积淀。

    从以上的梳理中,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傣族传统伦理是一种道德知识。它所展现的道德知识草图,突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道德观念、情感、意志、信念等意识形式存在于傣族人的社会生活中,它的道德行为规范由一系列原则、规范、范畴组成,它的道德体系体现为一个具有强烈生活实践智慧的地方性道德知识。

    然而,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生活实践智慧的地方性道德知识的个体民族的传统伦理,它与主体民族即汉族的传统伦理相比较而言,是否具有自身特性的道德知识的可能呢?为了使这个可能成为能够,我们将考察汉族传统伦理与傣族传统伦理的差异和共性。

 

三、汉族与傣族传统伦理之比较

 

    1·差异性的体现

    汉族的传统伦理文化源于儒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儒学较好地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历史状况,因而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内容,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大一统的儒学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但是,由于汉族、傣族的传统文化处于不同的生态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之中,有着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等方面的差异,故而产生了迥然不同的传统伦理思想。这也是传统文化民族性的表现之一。汉族与傣族传统伦理思想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道德价值观、道德教育理念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

    (1)道德价值观的差异性体现。首先体现在道德价值观核心内容的差异。汉族的传统伦理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由中国传统家庭衍射出来的道德价值网络,首先是儒家所创造的亲亲原则和由此产生的孝的价值观念。亲亲原则不仅把“家”提高到人生中最重要的生活群体的地位,而且把维系家族血缘和群体感情的孝悌观念确定为最具普遍性的伦理模式和最高的道德价值。由“孝”的道德价值往下推衍,便是“忠”。《祭统》说:“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秦汉以后,由于专制政体的出现,以家庭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扩大,“忠”与孝一样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地位。傣族传统伦理中的道德价值观核心是“广行善事,求得正果”,它带有浓厚的南传佛教色彩,行善就是要孝敬父母,与人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对佛忠心,虔心赕佛。其次体现在道德价值判断标准不同。以家庭伦理为例。在汉族传统道德价值系统中,“男尊女卑”的价值判断占有重要地位。由孔孟至汉代,“男尊女卑”的价值判断已从社会零散的讨论抽象出一套完整的道德价值系统,并以哲理的形式将其系统化、凝固化、教条化。《汉书》中记载,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把贞节观制度化、法律化。这正是“男尊女卑”的道德价值观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相反,傣族的家庭伦理显示出的是自由、平等、和谐、民主等关系,它不同于汉族社会推崇的“男尊女卑”道德价值判断,没有“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来严酷地约束妇女的自由。而是男女平等,家庭是由一夫一妻组成,结婚离婚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自主决定。

    (2)道德教育理念的差异性体现。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智德并重、德才兼备。这一教育理念的确立首先基于一种“大学”的教育理想,《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民,在止于至善”。在儒家思想中,“大学之道”,在于造就一种既有完善美德的内在“修养”、又具“齐、治、平”之外达才能的“贤能”、“君子”或“仁人”,这就是所谓“内圣外王”,亦即《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德目”。这一教育理念是孔子所开创的,孔子认识到道德教育在培养人才和实现最终理想的重大作用,所以他在办教育过程中,始终是把德育放在首位。孔子在讲学和授学中,特别强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他教育学生“骥不称其力,称其行也”(《论语·宪问》)。都表达了德行重要的思想。《论语》记载,孔子把学生分属于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进行教育,其中为首的是德行科,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专门教育和训练,目的是通过道德教育将他的学生培养为“成人”即成为真正的人或完全的人,进而教育培养所有的人都“成人”。

    傣族传统道德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劝人为善”。由于南传佛教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使傣族传统道德教育理念具有浓厚的南传佛教道德教育色彩。从南传佛教在傣族社会民间的教育形式看,主要有三种教育方式来贯彻它的道德教育理念,一是寺院教育,二是佛教节日及活动中的集中教育,三是家庭中的个别教育。傣族男子人人均要为僧一段时间的习俗决定了傣族社会所有的男子都可以进入佛寺接受正规的、系统的佛教教育,包括佛教伦理道德的教育,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寺院教育,使佛教伦理道德为人们所接受。这些人还俗后,又形成一支强大的进行佛教伦理道德宣传和教育的“专业水平”的队伍。佛教节日及活动中的集中教育是傣族佛教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傣族佛教节日及活动非常之多,几乎一年到头都有节日及活动,如浴佛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豪干节、献经节、祭佛塔、赕白象和白牛、烧白柴、做帕戛等等。众多的宗教节日及活动,使这种集中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人们在这些活动中自觉接受佛教道德的熏陶,遵守其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家庭中的个别教育则是一种平时的、经常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劳作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随机进行的,由于家庭中的长辈均为佛教徒,这种道德教育的作用十分显著。

    (3)是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不同。“君子”、“圣人”是儒家思想中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其中“圣人”为最高层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达107次之多,表达了儒家创始者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较高要求。依据儒家的标准,君子的人格特征:第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之必可行”;第二,“主忠信”;第三,不求物质享受,“无所争”;第四,“崇德”,重“义”;第五,“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第六,性情“坦荡荡”。“圣人”的人格是君子“人格的进一步升华,其人格特征是:第一,通过对必然性的把握获得“从心所欲不逾距”的自由;第二,能时时“允执厥中”,贯彻“中庸”,以不变应万变;第三,敢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第四,具有“内圣外王”之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虽然提出道德修养明确的目标,但是他从不认为自己已获得圣人资格,而且认为:“圣人,吾不得而见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称自己在为求学做人而奋斗,认为君子“四道”(事君、事父、事弟、事友)都“未能也”。在他严格律己的榜样示范下,他的弟子每日“三省”:“人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由此可见,能成为“智、勇、德”都有的“君子”、“圣人”,是儒家弟子的最大愿望。而傣族传统伦理中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成为“善人”,即一心向佛,安守本分的社会成员。它所塑造出的“善人”是为统治阶级与南传佛教服务的。

    2·共性的体现

    汉族传统伦理与傣族传统伦理的共性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注重“孝”,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等等方面。但是,它们之间的共性体现还包含着差异性,共性和差异性是相互交织的,没有完全的相同表现。

(1)汉族传统伦理与傣族传统伦理都具有美德伦理的要素。所谓“美德伦理”,是指以个人内在德性完成或完善为基本价值(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尺度或评价标准的道德观念体系。傣族传统伦理思想因受南传佛教“个人完善”的思想影响,在其道德实践中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完善,追求的是个人内在德性的完善。儒家伦理有其完善的美德伦理精神,在孔子《论语》中美德伦理的基本立场是鲜明的,从“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可以看到“仁”至少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多种美德,可见蕴涵在其中的“仁学”可以看作是儒学伦理思想中美德伦理特质的表现。

    (2)汉族传统伦理与傣族传统伦理都体现出区域性的传统伦理思想体系的特性。傣族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仅仅是在傣族地区生成发展的,这个地区是特定的具有浓烈民族特性的,还因为傣族传统伦理所属的文化归属于东南亚佛教文化圈。汉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所体现的区域性在于:汉族传统伦理思想产生、发展于中国传统社会,具有中国本土化、民族化。它所属的文化圈,是中华文化圈,相对于西方文化来看,中华文化是一种区域性文化,而蕴涵其间的传统伦理文化自然属于区域性的。

    从傣族传统伦理与汉族传统伦理的比较中,可以作如是观之,傣族传统伦理与汉族传统伦理各自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有自成体系的伦理思想,它们是处于一种自然的平等的关系。但是,在现代的发展中,我们能感受到它们作为一种区域性的伦理思想体系,有着不同的发展:汉族传统伦理思想具有普世伦理的走向,它具有着一种内在的自我突破的机能,在它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具有一种扩张性,这使得它具有一种向外突张的要求。加上现代兴起的市场力量要求的拓展力,汉族传统伦理思想具有的向外延伸性与内在的文化拓展性相结合,形成了汉族传统伦理思想在现代的扩张性区域发展。而傣族传统伦理在自身思想体系上则显现为一种内在自足性,越来越表现为限定于自身生长地域的彻底区域化,它的伦理思想体系中各种构成要素的和谐性使得它逐渐形成了一种追求稳定性的文化精神。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傣族传统传播方式研究
 下一篇文章: 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文化信仰对植物环境的某些影响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