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传统传播方式研究
[摘要]我国傣族先民有着极为丰富的传统传播方式。如果从传播符号使用的角度来划分,有以自然物为符号的传播方式,包括结绳刻契,以篾片折、叠的方法记事,用相思豆和酸角籽记算物资和分配财产,以物件代表不同含义等;以人工物为符号的传播方式,包括图画文、崖画和壁画、纹身、说唱、舞蹈等。这些传播方式在傣族及其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傣文是傣族传播中最重要的符号和工具,其创制过程,是在实物记事的基础上不断融入人类智慧的演变过程,今天傣族大量的历史文献,丰富多彩的古代传说、故事,传唱不衰的诗歌等,都是依赖傣文而流传下来的。
[关键词]傣族;传播方式;自然物;人工物;傣文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和南部。公元1世纪,汉朝史籍《史记》、《汉书》等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 “僚”或“鸠僚”; 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白衣”等 ; 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族人民的自称和意愿更名为“傣族”。中国境内的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地理上毗邻而居,语言相近,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国际上以广义的“泰人”相称。
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分享,是具有双向社会互动行为的信息共享活动。传播伴随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壮大并与之相适应。人们凭借各种语言或非语言符号,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和渠道,直接或间接地传递和交流信息、意见、思想和感情等。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观点,他认为每一种媒介的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也就是说媒介本身代表着某种时代的信息[1]。作为中华民族当中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民族,傣族传统社会使用的传播媒介也深深带有那个社会时代环境的烙印。
傣族先民有着极为丰富的传统传播方式。如果从传播符号使用的角度来划分,有以自然物为符号的传播方式,包括结绳刻契,以篾片折、叠的方法记事,用相思豆和酸角籽记算物资和分配财产,以物件代表不同含义等;以人工物为符号的传播方式,包括图画文、崖画和壁画、纹身、说唱、舞蹈等;文字传播,傣文是傣族传播中最重要的符号和工具,其创制过程,是在实物记事的基础上不断融入人类智慧的演变过程,今天傣族大量的历史文献,丰富多彩的古代传说、故事,传唱不衰的诗歌等,都是依赖傣文而流传下来的。
一、 以自然物为符号的原生态传播方式
原生态传播即以自然物为符号的传播,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传播方式,其特点是利用自然物符号来表示某种特殊含义,进行简单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在傣族传统社会,最为常见的原生态传播方式有:结绳刻契,以篾片折、叠的方法记事,用相思豆和酸角籽记算物资和分配财产,以物件代表不同含义等。
1结绳刻契
结绳刻契是结绳记事和刻木为契的统称,曾经流行于各民族的原始部落,也是傣族及其先民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信息传播方式。所谓结绳就是在绳子上打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结,以表示不同的意思,用来记录某种事实或作为有关各方的一种信约。刻木也称为刻竹或刻骨,就是用刀片在木片、竹片和骨片上刻出长短、粗细、大小、深浅和形状不同的符号来帮助记忆或储存、传递社会信息。《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说:“金齿白夷,记识无文字,刻木为约。”《马可波罗行记》中关于金齿州的记载说:“彼等无字母,亦无文字。土人缔约,取一木杖,或方或圆,中分为二,各刻画二三符号于上,每方各执一片,负债人偿还债务后,则将债券人手中所执半片收回。”即使在傣文已经在民间普遍使用的明清时期,刻木为契的记事方法仍然在傣族社会生产生活中使用 [2] (P18)。在今天,傣族人善用刀做刻木画、编竹物等艺术品,也保存着当年刻木为契的遗风。
2以篾片折、叠的方法记事,用相思豆和酸角籽记算物资和分配财产
作为南国的特产,篾片、相思豆、酸角籽等曾是傣族传统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媒介。傣族先民分配实物时,用日常使用的竹篾片和常见的相思豆或酸角籽表示数字,并用它们来对实物或财产进行分配。例如:同时分几样东西,分一样就在每份上加1条竹篾片,满10就在“1”条竹篾片后面加一粒相思豆或酸角籽表示10。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记数方法,但如果分的东西越多,要的竹篾片和相思豆或酸角籽就越多,多而易失,造成混乱和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所以傣族先民发明了点“•”表示相思豆或酸角籽作记数符号。如“1”后加一点,形成“1•”,代表10;“1”后面加两个点,形成“1••”,表示100。用“•”代表“0”是傣族对数字的贡献 [2](P5)。据《波腊纳坦》记载:“由于折断篾片摆放的方法很易丢失和混乱,所以想出在一根篾片上按照所要记物资的数量多少折成相应的几节。如有三样东西,就在一根篾片上来回折三节;若是八样东西,就在篾片上来回折八节。以后人们才用木炭照着模样画下来,天长地久就被人们所牢记,变成最初的数字文。” [3]
3以物件代表不同含义
在没有文字和现代传播工具的传统社会,以具体物件代表不同含义是傣族社会最为普遍的传播方式。这些物件通常都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如:鸡毛、火炭、辣椒、芭蕉、槟榔、甘蔗等,根据具体物件的特点,赋予其各自不同的作用,代表不同的意思。例如:鸡毛表示紧急,火炭代表求助,若一个傣族寨子发生了战争,局势很紧急,就派人送一根鸡毛加火炭表示告急救援,对方接到这一物件后就会明白应该立即派兵增援。芭蕉、槟榔、甘蔗等,因为甘甜爽口,是傣家人喜爱的食物,所以是友好的象征。吃辣椒会使人上火,于是送去一包红辣椒则表示愤慨和断绝关系的意思。木杈有占为己有的意思,如果插上一根木杈作为记号,便表示这块地或这棵树是属于自己的,木杈上刻着代表自己的图示等 [2](P6)。
二、以人工物为符号的传播方式
人工物是以区分前文所提未曾经过人工加工或仅略做处理的自然物,是经过较为复杂的工序加工而成的物件,带有很深的人为因素。人工物符号在傣族传统传播中运用更为广泛,影响更为深远。主要有:
(一)画图记事
1.图画文
〖JP+1〗图画文是把一个复杂的事情或事件集中在一副图画中,图画只求形似,不求逼真。在没有语言文字对一具体事件进行描绘的远古时代,图画文起到了帮助傣族先民记事和识事的作用[2](P4)。以傣族青年最钟爱的“叁烘”(凤凰情书)为例,如男青年向女青年求婚,用叶子画好情书派鹦鹉送去,情书中有一对凤凰,右边的一只表示男的即凤,左边的一只代表女方即凰,画它们的脖子扭在一起,且嘴对着嘴。如果女方同意,她就画两只身体依偎,脖子扭在一起,两嘴同衔一朵鲜花的凤凰表示心心相印;假若女方不同意或已有了意中人,就画一对脖子扭在一起,嘴仍对着嘴,但要把代表女方的左边的凰背转过来对着右边的凤 [4]。
2.崖画和壁画
崖画和壁画与图画文一样,是一种以图像符号记载历史内容的传播方式。崖画是傣族先民镌刻在崖壁之上、反映古代傣族先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原始绘画,取材较为广泛;壁画则是傣族僧侣、艺术家绘制于墙壁之上的,多记录宗教传说、故事的各种艺术绘画[2](P317)。壁画的艺术价值极高,创作的时间也较长,通常由多人合作完成,在佛寺或房屋的墙壁上把一个完整故事的来龙去脉集中明确地在一幅画面上表现出来,图案大多是孔雀、大象、小鹿、马、粮食、水果、植物、花卉等,其中大部分是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
3.纹身表意
傣族人喜好纹身,傣语称为“刹多”, 是傣族男子的“种族证”和“身份证”。纹身传达了极为丰富的信息,可以解读出傣族先民的认识论和宇宙观,以及伦理道德、审美取向等,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审美意义。纹身是用特制的工具和颜料,有多种文刺方法和图案种类,有严肃的祭祀礼仪和痛苦的文刺程序,虽然这是一种与宗教、巫术相结合的残酷的原始艺术,但却是百越民族最为传统的一种习俗并一直保留至今,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寄托对英雄的崇拜和对祖先的怀念。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英俊勇敢的傣族男青年,名叫宛纳帕,为了傣族人的光明和幸福,他寻魔夺宝,经历了艰难险阻,遍身伤痕,终于降魔获宝。宛纳帕的伤痕变成了法咒花纹,能辟邪。后来,傣族青壮年男子,就仿照着他身上的花纹在自己的手臂、大腿、腰部和背部纹身,以示对其崇拜。二是文身与越人的生活环境有关,因古时的越人“陆事寡而水事众”,常在水中,所以文身是为了避蛟龙之害。对此,高诱注曰:“文身,刻画其体内,点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伤也。”三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所谓“以求荣也”,男子文身是壮美的标志,是勇敢英武的象征,极受女人青睐;不文身则被视为“分不出公母的白水牛”,甚至娶不到老婆 [5]。
(二)自身行为传播
1.说唱
傣族先民已经产生了有声语言,形成了古歌瑶、原始神话、祖先传说、祭祀歌、习俗歌、生产歌等有声传播形式。产生于远古社会初期的古歌被誉为傣族“文化的根”,在婚丧嫁娶和重要的节日时都要唱说相应的诗歌,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并不断地创作、积累而保留至今。早在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初期,傣族先民便创造了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但只是简单的口头传说,最初由负责祭祀的巫师讲述;傣族歌手赞哈出现以后,古歌等逐渐在民间流传。活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的傣族民间艺人被称为“赞哈”,他们是傣族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新者。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中存在这一特定的传播主体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们主要的活动是演唱,演唱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傣族社会、历史、生产、文化等各个方面,可称为傣族社会的百科全书 [6]。赞哈不仅保存、继承传统的节目,而且进行唱词的修改加工,赞哈们将口传的唱词记录下来,在内容上加以增删、润色,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2.舞蹈
每当节日或值得庆祝的日子,傣族人民总喜欢用舞蹈来表示心中的喜悦,傣族舞中又有很多分类:孔雀舞、象脚鼓舞、鱼舞、花环舞、蝴蝶舞等。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象脚鼓舞是傣族地区流行最广的男子舞蹈。每当栽秧后和丰收时节,就跳起象脚鼓舞以示欢庆。象脚鼓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乐器。傣族人民娱乐时,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脚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跳得有声有色、酣畅尽兴。
三、文字传播
“文字是从原始社会的刻画记号与图画文字逐渐演变而来的。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工具。” [7]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际范围的扩大,实物记事逐渐表现出局限性,为了更好地传达各种社会信息,傣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摸索,创制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傣文作为存储和传播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流传至今。
傣文的创制过程,是在实物记事的基础上不断融入人类智慧的演变过程,是传统传播媒介质的飞跃。弯弯扭扭的傣族“豆芽文”的产生,有关的传说有三:一说是“盘坝”(猎人)模仿虫蛀叶留下的记号,用硬刺在叶片上把符号划下来,用作记物符号;二说是一烧火的人,用火炭模仿吹火筒的印痕在木头上作记号,以后又把圆形和半圆形的符号组合在一起,变成许多不同形体的符号并在人们中间传播开来;三说还是“盘坝”(猎人)受小虫子爬在荷叶上蠕动的启发,想到利用这些不停变化形状的斑点来做符号记物记事,于是想起一个就用火炭写下一个,几天以后他家的房梁、墙壁、门板上都写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据说这是现在傣文字母的最初来源 [2](P6-8)。傣文史料贝叶本《巴塔麻噶波罕》、《尚嘎哈奔罗》和《波腊纳坦》等书中记载说明:“傣文字母诞生于荷叶之说,是指人看见虫在荷叶上蛀食留下的斑点痕迹受到启发,由此才使人发明创制出了文字。”因此,有理由推测,傣族文字是受虫蛀叶的启示而发明的。
世界上大多数文字形式的传播、扩散,都与宗教有联系,如阿拉伯字母与伊斯兰教,拉丁字母与天主教,斯拉夫字母与东正教,印度字母与婆罗门教和佛教 [2](P15)。作为全民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小乘佛教)的傣族,其文字的形式也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在傣族古老文字即象形文和数字文以及傣文字母的基础上,佛经梵文体字母被傣族逐渐接受,四十一个巴利文辅音字母的传入,充实了傣族文字。同时,为了反映傣语的实际,又增添了十五个辅音字母和十一个元音符号,对推动傣族文字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小乘佛教在傣族人民中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信仰问题,而且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直接起着支配作用。小孩子一生下来便注定是佛教信徒,名字是寺庙里的佛爷赐给的,结婚、丧葬、生病、盖房子也都要请佛爷来诵经、解祸。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每个家庭都有佛坛,老年人每天早上都要到佛寺里去献花拜佛,晚上则在家里的佛坛中焚香祈祷。每个男子到十岁左右,便需送到佛寺里当一段时间的和尚,时间以三天为底,多则不限,还俗后可娶妻生子,形成了傣族特有的佛教文化。小乘佛教在云南傣族地区的传播有两个特点,一是自上而下传播,宗教往往得到地方统治势力的大力提倡和扶持;二是在其传播地区具有全民性,傣族人民的文化、教育等也都发源于佛寺,掌握于佛寺,正是由于这种寺院教育制度在傣族地区的普遍建立与完善,才使傣族文字在民间迅速传播和广泛运用。可以说,佛寺是傣族传播历史中最重要的媒介,佛教是支配傣族人民生活的一股巨大力量,也是傣族民族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要形式。
文字产生以后,相应地也就产生了文字的写刻工具及记录文字的物质载体,即传播学中所定义的媒介。傣族社会经历了竹简、布帛、金石、芭蕉、贝叶和棉纸等不同载体形式的媒介,最具代表性的应数流行于西双版纳一带的贝叶,并留下了相当数量的贝叶经。
贝树是一种热带植物,形如棕树,高十数丈,叶皆生于顶端,其叶是便于书写、传递及保存文字符号的书写材质,因而被广泛用于傣族书写文字。“贝叶经”具体的制作过程是:采完整的大叶,镂刻经文于叶上,凃上植物油,待干后,形似宽两三寸,长尺许的薄叶片,用红绳联系成册,边沿上染以红漆,题上金子封面,每一经少则一册数十叶,多则十数册数百叶。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几乎都靠用一片片贝叶作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历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对贝叶经的管理也很严格,除绵纸抄写的有关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伦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内容的贝叶经是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现贝叶经在佛寺里流失的现象 [8]。丰富的傣族文化也得以通过这一形式流传至今。
傣文产生以后,就逐步由宗教圈走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傣族人民存储和传播各种生产生活信息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中,在本民族中流行之广,识字人数之多,傣文算是很突出的。今天傣族大量的历史文献,丰富多彩的古代传说、故事,传唱不衰的诗歌等,都是依赖傣文而流传下来的,傣文是傣族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媒介和工具,是傣族文化的光辉使者。
傣族传统传播方式是傣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用于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的人际传播模式。通过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我国傣族的传统传播方式非常丰富,其传播媒介也各具特色。这些传播方式是适应傣族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之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它们不仅造就了傣族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傣族与汉族及周边各兄弟民族的交流与传播。
作者简介:柳盈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基金项目:本文系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创新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传播历史与趋向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著,颜建军等译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2000:4
[2]华林傣族历史档案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0
[3]周厚坤试论西双版纳傣泐文的产生与完善[A]版纳文史资料选集(第7辑)[C]云南 出版社,1992
[4]岩温扁,征鹏编译傣族民间传说[M]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社,1983:14
[5]晓飞浅析傣族文身的文化构成和保护价值[DB/OL]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务信息网,
xsbngovcn/legalbill/quarterly/contentslist/200606/3110html[6]张公瑾傣族文化研究[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56
[7]张建文献信息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
[8]江应樑傣族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535
(纸媒文本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02期)
本文责编:帕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