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委婉动听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将葫芦丝的天籁之音送入了千家万户,走向国际舞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是葫芦丝文化的发祥地,2006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葫芦丝之乡”, 2009年,记者有幸走进梁河,亲身感受了葫芦丝之乡打造文化品牌的魅力所在。
置身于梁河,时而是从傣家竹楼里传来的葫芦丝情韵, 如丝绸般飘逸轻柔抚慰你的心;时而是欢快明媚的阿昌族民歌,如大海般奔腾咆哮激荡你的情。这里是民族舞乐的海洋,绿树环绕的世界;生息繁衍着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佤族等13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隘口。有上百年历史的“傣族故宫”南甸宣抚司,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根源故居。2006年,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葫芦丝在天南海北吹响
葫芦丝文化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民间乐器与民族器乐的融合。多年来,梁河涌现出了一批葫芦丝制作和演奏人才,在当今中国乃至国际乐坛尽显风采。被国家民委、文化部等命名的“傣族青年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是开创葫芦丝音乐的始祖,1980年,龚全国首次将葫芦丝搬上舞台;另一位是被称为“葫芦丝王子”的已故的哏德全,1996年,哏德全在昆明成立了葫芦丝加工厂,是第一个将葫芦丝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来发展的人。
在风景秀丽的梁河勐养坝傣族村寨,是一个吹奏、制作葫芦丝高手云集的地方,被当地人尊称为“筚朗道撒拉弄”,“撒拉弄”,傣语直译为“大师”。
帮盖村的冯绍兴,如今已是60多岁的人,他制作、吹奏葫芦丝在当地小有名气,是“葫芦丝王子”哏德全的启蒙老师,被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人”称号。2002年,他参加全州农村文艺会演,以一曲催人泪下的《幸毕班陶》,感动了所有听众,荣获葫芦丝演奏一等奖。如今,他将他的技艺一代代传扬,他的儿子冯怀利子承父业,在当地,不仅是吹奏葫芦丝的高手,还会制作葫芦丝,当地人都找他来买他制作的葫芦丝。
作为勐养镇葫芦丝业余演出队的莫安荣,是苡轩村芒岗人。近60岁的人,却是演出队的活跃分子,2002年被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人”称号。他自幼喜爱葫芦丝,和别人不同的是,他爱用大葫芦制作葫芦丝。目前他演奏的葫芦丝直径约为30厘米,像个小灯似的,普通人吹响都不容易,他却得心应手。
“70后”的杜德光,是年轻一代葫芦丝传承人。生长在芒蚌村户养,他从小耳濡目染,迷恋葫芦丝,1998年,向哏德全学习葫芦丝的吹奏技巧。1994年,又拜芒蚌村的老艺人沙永明为师,学习吹奏和制作。1997年,先后到瑞丽、缅甸木姐、南坎交流演出,并销售葫芦丝。1999年昆明举办“世博会”,他制作的葫芦丝,深受欢迎。2001年,他办起了自己的葫芦丝工作坊,专门制作、批发、零售葫芦丝,主要销往西双版纳、湖北、湖南、四川、上海、北京等地。
在葫芦丝艺人的共同努力下,葫芦丝已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文化市场。2002年,著名笑星赵本山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用葫芦丝演奏《情深意长》,让葫芦丝逮住了全国电视观众的眼球。哏德全在世时,曾赴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及韩国、美国演出,他收教的学徒中有来自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外的200多名留学生。2007年,“中国·德宏首届葫芦丝文化节”、“云南首届哏德全杯葫芦丝巴乌电视大赛”,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葫芦丝受到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人士喜爱。葫芦丝演奏光碟《丝竹情韵》等风靡市场,葫芦丝产品受到热捧。国内,一些中小学开始开设葫芦丝音乐课,云南民族学院已将葫芦丝列为必考科目和必须过级科目。
目前,葫芦丝文化已初具产业化雏形。梁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和挖掘,着力打造“葫芦丝之乡”品牌。德宏州委、州政府也将建设“梁河葫芦丝之乡”列为本州“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文化开发项目,在政策、资金、人力上给予支持。2007年,梁河完成“葫芦丝之乡”商标注册工作。县委、县政府确定了“挖掘葫芦丝文化、打造葫芦丝品牌、发展葫芦丝经济、建设葫芦丝之乡”的定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一是要求广播电视每天播放葫芦丝音乐;二是葫芦丝音乐进课堂。由宣传、文化、教育共同实施,宣传部投入2万元购得300支葫芦丝发放到各中心小学,文化局负责对音乐教师定级培训,教育局安排适当课时让学生学吹葫芦丝;三是在县城建设永久性葫芦丝标志物;四是组建葫芦丝演奏队、创作葫芦丝迎宾曲、举办葫芦丝演奏比赛;五是扩大葫芦丝生产制作规模,2007年已落实了“葫芦、紫竹连片种植”“葫芦工艺品开发”、“葫芦丝加工生产企业安家落户”的项目,全方位提升葫芦丝之乡的文化品牌。
民族文化的奇葩“阿露窝罗节”
“阿露窝罗节”是“葫芦丝之乡”一张独特的“阿昌名片”,汇集了阿昌民族文化的精华。
“窝罗节”,来源于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一种古老宗教仪式。1983年德宏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阿昌族人民的要求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正式决定阿昌族的传统节日为“窝罗节”。1995年改为“阿露窝罗节”,节庆时间定于每年的3月20日。2006年,阿昌族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舞蹈《阿昌族窝罗舞》,音乐《阿昌族民歌》和《梁河县葫芦丝艺术之乡》等4个项目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节日这天,在阿露窝罗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矗立着节日标志:弓箭和青龙白象,弓箭象征着遮帕麻用它来射落魔王腊訇制造的假太阳,青龙和白象代表吉祥如意。来自梁河及其他县市的阿昌族同胞身着鲜艳的民族盛装,翻山越岭,与各族群众欢聚一堂。
唱山歌,是节日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只见身着盛装的阿昌姑娘唱起了抒情的歌曲“看高山才知道你的坚强,看雄鹰才知道你的志向,山道弯弯,路儿长长……”阿昌小伙也对了一首歌“三只竹鸡闹得一箐子,三只喜鹊闹得满树枝,三个阿昌唱得满山寨,只因阿昌过上好日子……”。“豌豆开花牵挂大;挂心挂肝牵挂你。送郎送到寨门口,郎在前来妹在后……”“大田栽秧行对行,一对秧鸡来乘凉。秧鸡找着秧鸡伴,小妹找着合心郎……”。接着,《阿昌姑娘爱戴花》、《我们是阿昌》、《欢乐阿昌唱新歌》、《欢迎你到梁河来》等精彩的歌曲一支又一支,歌唱阿昌新生活。阿昌族唱山歌的习俗,至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唱的调子随着历史的前移,已几经变换。据说古时是用窝罗调唱,在家里院子中央烧一塘火,双方围着火塘边唱边跳,歌词内容多以玩笑为主。后来,发展为阿昌族未婚男女谈情说爱,交流感情的方式。如今,已延伸成为阿昌族节日中一个大家同欢乐、共娱乐、抒发感情的方式。阿昌族地区有一句俗语:“知了三个,叫声满山凹;阿昌三个,唱得满山歌。” 说明了阿昌人爱唱歌的性格特点。
接着是阿露窝罗大联欢,阿昌同胞排成长龙蹬起“窝罗”,现场的群众不断涌入队伍,和着象脚鼓、铓锣“嘣嚓、嘣嚓”的节奏,欢快地起舞,共享节日快乐。
梁河,是阿昌族比较集中的地方,在全国仅有的3个阿昌族乡中,有2个(曩宋乡、九保乡)就在梁河。如今梁河县一方面打造“阿露窝罗节”的民族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大力挖掘阿昌族文化风情,永和阿昌族民俗风情园正在建设之中。同时,还将对阿昌族服饰的制作、歌舞晚会、饮食等进行挖掘,使其具有一定的体验性和参与性。九保乡丙盖村已申报为州级民族文化生态村。
蕴藏深厚文化内涵的“傣族故宫”
在梁河,有“傣族故宫”之称的南甸宣抚司署和著名爱国民主主义者、民国元勋、辛亥革命名人李根源故居,分别是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甸宣抚司署在《大马帮》、《凤氏彝兰》等影视剧中都有展示,其壮观建筑是迄今为止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土司衙门建筑,具有一百多年历史。它不仅是旅游观光胜地,也是研究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古建筑技术、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
2004年,南甸宣抚司署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目前,梁河正在充分挖掘和充实宣抚司署文化内涵,增加文化陈列、旅游购物项目,提高解说质量,对社会流散文物和土司文物进行了征集、收集和整理挖掘,先后投入378万元进行修复,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观赏,了解梁河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扩大“葫芦丝之乡”的影响力。
为突出宣传李根源故居的名人效应,梁河设立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咨询台,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等宣传资料,对李根源故居进行保护和宣传。投资35万元对李根源故居进行修复。李根源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著作及部分手稿、信札、墨迹刻石等收集工作还在进行。2009年10月,梁河完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根源故居”申报材料。
截至2009年11底,梁河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1000人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梁河将插上“葫芦丝之乡”的翎翼在文化产业的领空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