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花腰傣与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比较研究
作者:陈锋    点击率:5235  转自:傣族网 更新时间:2010/2/1 9:10:31

 

 

花腰傣与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比较研究

 

摘 要

生活在云南滇中地区的花腰傣和花腰彝两个族群,以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服饰艺术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目光,迅速形成了一股研究“花腰文化”的热潮。花腰傣和花腰彝分别作为傣族和彝族的支系,两个族群生活的地域相连,居住方式和稻作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很相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受传统民族文化、族群文化、外来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创造出了与其他支系在服装造型结构、装饰艺术上风格迥异的族群服饰,并形成了具有族群特色的服饰装饰艺术。

本文基于服装设计学、民族学等学科理论,对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艺术及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展开研究。通过深入花腰傣聚居区的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和花腰彝聚居区的云南石屏县进行田野考察,广泛收集与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有关的各种史料和实物,从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他们族群的历史文化,对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进行系统的阐述和研究。论文以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的艺术特点、民族文化内涵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简述两者族群的历史文化和服饰特征的基础上,从服饰的图案、色彩、装饰工艺、银饰、头饰、腰部装饰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全面解析他们的服饰装饰艺术及蕴含在其中的民族文化信息,努力探求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对传统民族文化、族群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族群心理、审美意识的体现。在研究过程中对两者装饰艺术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性研究,结合他们的分布区域、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交流,进一步分析传统民族文化、族群文化以及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对他们服饰装饰艺术所产生的影响。

论文的研究涉及了服装设计学、美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交叉学科,逐层深入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进行尽可能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和论述。以此为例,总结了云南少数民族在“大杂居,小聚居”的聚落格局下,在民族文化和民族服饰艺术中恪守传统和相互交融的特征。

 

关键词:花腰傣;花腰彝;民族服饰;民族文化;装饰艺术;装饰语言

 

 

Abstract

Living in  the central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two groups Huayaodai and Hua yaoyi, are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home and abroad with their unique national cultures and the art of national costumes, and the study on  Huayao Culture is booming rapidly. With the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Huayaodai and Hua yaoyi as the branches of Dai nationality and Yi nationality, who live close, whose life style and patter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of rice are very similar, created their own national costumes which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branches in costumes plastic structure and decorative art, and formed ethnic costumes and decorative art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the ethnic cultures and foreign cultures.

Based on Fashion Design, Ethnology and other scientific theory, the article studies decorative art and their inherent culture of Huayaodai and Huayaoyi. The author have been to investigate Xinping Yi and Dai Autonomous County where Huayaodai live together and Shiping, Yunnan Province where Hua yaoyi live together, extensively collect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material objects which are relevant to national costumes and their decorative art of Huayaodai and Hua yaoyi, and get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The author has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and research on their ethnic costumes and their decorative ar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Huayaodai and Hua yaoyi on the use of systems analysis method, inductive method, and comparative method and so on. The paper tak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the ethnic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uayaodai's and Huayaoyi's ethnic costumes and their decorative arts as the main objects of the study on the basis of brief elaboration of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the costumes of the two minorities, deeply analyses the pattern, color, decorative craft, silver decoration, hair decoration, waist decoration of ethnic costumes, comprehensively analyses their ethnic costumes and their decorative art and ethnic culture information embedded in them, strives to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ethnic history and culture, religion, ethnic psychology,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Huayaodai's and Huayaoyi's ethnic costumes reflect.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the author studied comparativel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ethnic decorative art, and further analyzed the effects the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ethnic cultur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nations have on their costumes decoration while combining with their distribution area,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The paper relates to the fashion design, aesthetics, ethnology, folklore and other cross-disciplinary, with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layer by layer, studies and expounds the ethnic costumes and their decorative arts of Huayaodai and Huayaoyi as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as possible. Take the above for an example, the article sums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or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abide tradition and blen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ethnic costumes art, in the settlement pattern of big mixed, small communities.                         

Key words: Huayaodai; Huayaoyi; national costumes; national culture; decorative art; decorative language.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服饰与特定民族和人群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民间习俗、社会形态具有着密切的关系。[1]民族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外在特征,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历史标记,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每个民族的服饰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文化交流以及生活环境和物质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都会面临一个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之下,如何做到使民族服饰不仅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成为研究民族服饰的一个关键问题。国内对少数民族的服饰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旅游经济等学科,很少从专门的服装学和设计学的角度对民族服饰及其装饰艺术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偶有部分研究涉及民族服饰,大多是从民族服饰艺术中剥离出一部分,如图案、色彩、饰品等局部来进行分析,因此从服装设计学的角度对民族服饰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生活着26个民族及众多的支系,这些民族和族群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服饰艺术。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这些民族以饱含民族特色的服饰艺术,吸引着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在这种大背景下,生活在云南省滇中地区的花腰傣和花腰彝这两个族群,以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服饰艺术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学者的目光,迅速掀起了一股研究“花腰文化”的热潮。相对而言,人们对花腰傣服饰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但是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对花腰傣民族文化及旅游业的开发上,忽视了在新情况下对花腰傣服饰艺术的研究和保护,导致花腰傣服饰文化和装饰艺术出现大量的流失,粗制滥造的材料和一些现代加工工艺的使用也严重影响了花腰傣服饰的艺术价值。更为迫切的是在众多的研究中,还没有人从服装学和设计学的角度对花腰傣服饰及其装饰艺术进行专门的研究和保护,面对花腰傣服饰文化的大量流失,对花腰傣服饰进行全面的、有效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花腰彝服饰被外界认识的时间相对较晚,一直到1999年云南省石屏县哨冲乡彝族女子舞龙队在中华舞龙大赛获得金奖之后,花腰彝这个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族群才逐渐被外界所认识,但是此后对它的研究主要是在民族歌舞和民俗等方面。花腰彝服饰得到外界关注,是在2004年《花腰新娘》这部电影播出之后,剧中的花腰彝服饰以强烈的色彩、五彩缤纷的刺绣、别具一格腰部装饰、令人震撼的装饰艺术使之一举闻名,引起了许多服装学者和民族学者的注意。由于被外界了解较晚,所以外界学者花腰彝服饰的研究还比较少,对花腰彝服饰的研究主要是当地民族学者出于宣传目的对服饰文化和服饰图片资料进行的收集整理,一些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和旅游开发上,直至今日还没有人对花腰彝服饰及其装饰艺术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因此从服装学和设计学的角度对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进行研究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相对空白的课题。

    1.2论文研究的范畴
    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为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艺术,在对两者服饰装饰语言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其装饰艺术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时对两者装饰艺术中的异同进行比较性研究,并深入到民族文化的层次分析这些异同的成因,参照两个族群的族源、历史变迁、族群文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深入探讨传统民族文化、族群文化、民族文化交流对他们服饰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对花腰傣服饰的研究主要从装饰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花腰傣男装在解放后逐步汉化,已经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界定在花腰傣女装的装饰艺术。在花腰傣服饰中虽然傣卡、傣雅、傣洒三个支系的服饰有所差异,但主要表现在造型结构等有限的范围内,服饰的主要装饰要素基本相同,本文的研究重点侧重于花腰傣服饰的装饰艺术,因此忽略这些分支的之间的某些不同将他们归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本文主要立足于对花腰傣女装装饰艺术的图案、色彩、工艺、银饰、头饰、腰部装饰等装饰细节进行研究,在对其装饰艺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对服饰装饰艺术进行全面解析,并与邻近地区的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艺术加以横向的对比研究。

    在花腰彝民族服饰中,男装在解放后受外来因素影响已经很少穿用,现存男装的装饰艺术十分的简单,在装饰上是仅使用了女装的个别装饰语言,因此本文对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的研究范围限定为花腰彝女装。此外由于花腰彝女装在八十年代后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服饰的色彩、装饰图案上逐渐出现庸俗化的趋势,并且大量使用现代材料和工艺来代替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降低了花腰彝服饰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的花腰彝服饰。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主要通过于对花腰彝女装装饰艺术的图案、色彩、工艺、银饰、头饰、腰部装饰等装饰细节进行研究,结合花腰彝的民族文化,全面剖析其服饰装饰艺术。

    1.3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3.1关于花腰傣服饰的研究
    目前,对云南花腰傣服饰的研究显得很不均衡,大多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文化保护等角度进行研究,部分涉及花腰
傣服饰装饰艺术的研究也主要是对花腰、配饰及服饰图案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多是把花腰傣服饰中的装饰元素零碎的穿插在其他的研究课题里,对花腰傣服饰装饰艺术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关于花腰傣服饰艺术的记载文献多以图片资料为主,文字资料相对较少。总体而言,对花腰傣服饰及其装饰艺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下:在花腰傣的历史、渊源和族群文化、服饰类型等方面,主要有岩峰编著的《傣族文化大观》、江应编著的《傣族史》、黄惠焜编著的《傣族文化志》都阐述了:花腰傣的族源,简单介绍了服饰整体特点,以及在民族文化和服饰艺术上与傣族其他支系有着较大的区别,并且花腰傣服饰还分为有傣雅、傣卡、傣洒三种服饰类型,同时也图文并茂的介绍了这些支系的基本特征。仇学琴编著的《花腰大沐浴》、王国祥编著的《傣族历史文化实录》主要介绍了花腰傣的民族文化和生产生活,以及民族文化对其服饰的影响。和少英编写的《云南特有族群文化调查》在对花腰傣的介绍中,从民族文化、整体服饰特征等方面对花腰傣服饰进行了描述。袁焱撰写的《穿在身上的艺术写在身上的历史----新平花腰傣服饰文化浅说》从色、形、态的角度归纳出花腰傣服装和配饰的总体特征,并认为花腰傣服饰是穿在“身上的艺术、写在身上的历史”。孙琦编著的《云南物质文化·少数民族服饰工艺卷》中对花腰傣的服饰结构造型、面料工艺、挑花工艺、银饰、臀饰等方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邓启耀编著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民族服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杨德鋆编著的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杨雪果编著的《传扬生活妙韵的技巧——云南民族工艺》、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民族服饰》(画册)、李昆声、周文林主编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等书,通过文字和图片直观的的介绍了花腰傣整体服饰形象、装饰纹样、银饰品等装饰细节。

    目前,随着外界对花腰傣服饰的关注,新平地方政府多次举办花腰傣服饰文化学术讨论会,出版了由李永祥主编的《花腰傣服饰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花腰傣服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从花腰傣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服饰艺术、保护开发等角度对花腰傣的民族服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更可贵的是其中部分论文对花腰傣的服饰特征、装饰图案、装饰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新平县当地学者陶贵学也在研究花腰傣服饰艺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陶贵学主编的《中国云南省新平花腰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文集》、《新平花腰傣文化大观》等书广泛收录了花腰傣服装和配饰的研究成果,对花腰傣服装和配饰的类型特征、制作工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述。

    1.3.2 关于花腰彝服饰的研究
    花腰彝由于被外界认识较晚,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是一些史料记载和民族传说、民族歌舞以及一些图片资料
,涉及花腰彝服饰的内容只是在一些研究花腰彝歌舞、民族文化、民间工艺中对花腰彝服饰特征有一点概括性的介。

    在石屏县志办工作的李朝旺作为花腰彝当地学者,对花腰彝的研究工作开展的较早,主要作品有《龙武史话》、《彝族花腰人》、《石屏彝族》、《石屏彝族民俗》等书。在李朝旺编著的《龙武史话》对龙武地区生活的花腰彝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较系统的描述。在《彝族花腰人》一书中对龙武、哨冲等地生活的花腰彝的民族文化、刺绣工艺、民俗、民族歌舞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也有少部分对花腰彝服饰的描述。《石屏彝族》则侧重描述石屏县境内生活的彝族各支系的民族文化及服饰特点。在《石屏彝族民俗》对包括花腰彝在内的诸多彝族支系的民族传说、民歌进行收集介绍,其中很多内容与花腰彝服饰图案的来源有着重要的联系。在李朝旺最近成书的《“花腰”文化走廊》主要介绍了花腰彝居住的村寨、节庆、民歌、舞龙及节日服饰等方面。普梅笑写的《花腰彝服饰的变化》引自《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主要侧重对花腰彝服饰20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在色彩、图案、材质、工艺上的变化的研究。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杨久金主编的《红河彝族尼苏迁徙史》对彝族尼苏支系及生活在石屏地区的花腰彝的族源、民族迁徙史、民族服饰进行了介绍。孙琦编著的《云南物质文化·少数民族服饰工艺卷》中对花腰彝的服饰结构造型、面料工艺、刺绣工艺以及一些具体的刺绣手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还没有专门研究花腰彝服饰的著述,对花腰彝服饰及其装饰艺术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的阶段。

    鉴于以上的研究成果,目前学术界并没有把花腰傣服饰装饰艺术和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单独进行研究,只是将其作为服饰的一个部分捎带提及,对他们服饰装饰艺术的细节、工艺技术、艺术审美、艺术特点、民族文化内涵的研究尚显不足,然而这些正是花腰傣服饰和花腰彝服饰的精华所在,也是可供借鉴和开发的艺术瑰宝。因此,本文通过对花腰傣和花腰彝的服饰装饰艺术进行研究并加以分析比较,希望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者,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宗教、地理环境等因
素的综合反映,也是当地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方面的集中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显性特征。在我国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由于许多民族没有文字或缺乏文字记载,致使民族文化大量的遗失,以至于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出现诸多的不便。民族服饰作为一个民族“穿在身上的史”,大量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以装饰艺术的形式记录在他们的民族服饰中,许多装饰语言都与他们的民族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接或间接的体现着他们族群的历史和文化,因此对少数民族服饰及其装饰艺术所蕴含的民族信息进行研究整理,已经成为发掘和还原他们的民族文化和服饰文化的重要途径,对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花腰彝和花腰傣作为都是以民族服饰的特征来命名的族群,更是深刻的体现着这一点。

    从服装学和设计学的角度来讲,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艺术在体现着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具体而言,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装饰是以图案、色彩、银饰、花腰带、头饰等作为主要装饰元素,结合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工艺,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以灿烂多姿的腰部装饰为核心的整体服饰装饰艺术。在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中,不仅实现了装饰内容与民族文化内涵的统一,更是以高超的装饰技艺把来源于生活的许多具象形态转化为独具特色的民族装饰元素,实现了生活与艺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这些都给现代服装设计及装饰设计带来了诸多的启示。

    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变迁中由于各种原因,在民族分化中逐渐产生了新的支系,这些支系在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族群文化和服饰艺术。本文所要研究的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都是在传承原民族服饰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受到族群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新的服饰类型,与原民族的传统服饰相比,无论是在文化内涵还是造型装饰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区别。他们的这种形成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视为众多少数民族服饰形成和变化的缩影,研究他们服饰的形成模式,对研究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在服饰的装饰艺术上花腰傣和花腰彝这两个族群在装饰技法、色彩、工艺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参照两个族群的生活地域及历史文化,对花腰傣和花腰彝的服饰装饰艺术进行比较性研究,可以清晰的发现两个族群一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文化交流,弄清楚这一点,有利于解释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在装饰上存在诸多共同点的原因,并且有助于我们研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对民族服饰的影响。

    1.5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5.1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对花腰傣和花腰彝历史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的艺术特征,对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正确理解“花腰”装饰的内涵——“花腰”在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艺术中不仅仅指腰部的装饰,更是他们整体服饰装饰艺术的代称;

   (2)通过从花腰傣服饰的色彩、图案、装饰工艺、银饰、头饰、腰部装饰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对花腰傣服饰装饰艺术进行全面解析,并深入探寻民族文化与服饰装饰艺术的联系;

   (3)通过从花腰彝服饰的色彩、图案、刺绣工艺、银饰、头饰、腰部装饰、刺绣艺术与剪纸艺术的结合等方面进行研究,对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进行全面解析,并深入探寻民族文化与服饰装饰艺术的联系;

   (4)对花腰傣和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艺术进行比较性研究,从他们服饰装饰艺术的联系中分析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对民族服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在民族服饰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传统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

     1.5.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田野调查法:通过对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花腰傣服饰和云南石屏县花腰彝服饰进行实地考察、资料收集、获取第一手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文献检索: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实地调研的资料做补充;

    (3)比较法:运用比较学的方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横向重实物,纵向重文化,以横向比较为主,以纵向比较为辅;

     以横向对比为明线,以纵向对比为暗线,对花腰傣、花腰彝服饰装饰艺术进行比较分析;

    (4)归纳法:将收集的图案资料分析、归纳,总结规律;

    (5)系统分析法:本文是多种学科交叉的研究,涉及设计艺术学、美学、服装设计学、色彩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结合花腰傣和花腰彝的生活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族群特点、审美心理和工艺水平等因素对花腰傣和花腰彝民族服饰的装饰艺术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体现出学科交叉的研究特点。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德宏傣族取佛教信徒名称的文化内涵
 下一篇文章: 提升潞江泼水节文化活动档次的对策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