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傣乡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大发展,不仅甩掉了缺粮的帽子,还实现了粮食向外供应的历史性跨越;六个农民增收千元项目的启动,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基础、增加了农民收入。
土地承包带来了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号角,我州拉开了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序幕。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作出《关于加强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和意见》,改革农村“吃大锅饭”的土地生产经营模式,实行“包产到户”。截至1981年12月30日,全州有2103个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10多万农户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1.54万份,占总户数的94.5%。 土地承包的强劲动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0年、1981年,我州粮食连续增产,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返销粮比1978年减少了76.8%。1982年,我州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一举从粮食调入区变成为粮食调出区,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粮食生产大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8.2元。改革开放后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27元。改革初期的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上的村有11个,如今有19个村委会5.3万人收入达到了4000至5000元。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过去的傣家竹楼变成了现代别墅;电话村、轿车村逐年增多,农民骑着摩托车、开着汽车收胶水处处可见;村寨水泥路、庭院种鲜花,是傣乡新农村的真实写照。 六个千元项目: 夯实农业基础 增加农民收入
橡胶、粮蔗茶、畜牧水产、果蔬、云麻、竹藤是州委提出的农民增收的“六个千元项目”。通过提升六大支柱产业,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大力推进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力促进了全州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全州农业和农村工作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通过推广旱育稀植、双行条栽、优质稻、杂交稻、杂交玉米、冬马铃薯等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和新品种,我州粮食生产不断发展,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2万吨左右,成为我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孔雀、椰象等知名品牌优质米,成为了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 民营天然橡胶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州农业的顶梁柱,是农业产业化整体效益最高、为农民提供人均收入最多的产业。截至2007年,全州民营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达214万亩、开割面积83.3万亩、干胶产量达10.98万吨,为全州60多万农民提供着人均1240元的纯收入。 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州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茶叶产业快速向规模化、规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到2007年,全州茶园面积发展到60.9万亩,采摘面积39.42万亩,干毛茶总产量达2.53吨,面积和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2.2倍和7.3倍。 热带水果、水产和畜牧业大力发展。2007年,我州热带水果面积达14.49万亩,产值2.2 亿元;全州肉蛋奶产量2.7万吨,人均占有肉蛋奶43.5公斤;生猪存栏43.1头,猪肉产量1.9万吨;大牲畜存栏14.1万头,牛肉产量0.52万吨;全州养殖水面达到7.5万亩,水产品产量达1.47万吨,水产面积和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66%和297%。冬季农业从无到有,面积迅速扩大。今年,全州冬季农业开发面积33.68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2.8亿元。小耳猪、茶花鸡等本地名优畜禽品种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开发。 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力发展。目前,我州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有165个,其中国家、省级龙头企业和州级农业龙头企业40个,经营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特产品加工等,带动了约11万户农户进入市场,使约30多万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本文责编:帕相
|